1从《康熙王朝》看企业管理康熙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清朝成为一个盛极一时的鼎盛王朝。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成长史,我们可以从中学到颇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领导技巧。如果说康熙是一个企业的董事长,那么成就他伟业的风云人物,如鳌拜、吴三桂、郑经、噶尔丹就是大清企业的竞争对手,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索额图、明珠、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等等就是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从康熙统治大清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解决企业问题的办法。1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大清是在马背上崛起的帝国,为了江山的世世代代,孝庄与顺治从小就对接班人玄烨进行定点培养:一是最严格的素质培养,每天玄烨都要背诵120遍书,苦练骑射;二是强调实践,玄烨从小列席朝堂,耳濡目染学习领导技巧、管理知识;最重要的是传承了家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因为董鄂妃的去世,大清集团董事长顺治伤心不已。他甚至要放弃董事长的身份。感情用事会让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如果顺治克制自己的感情,化悲痛为力量,以他的才能使能成就一番伟业的。顺治轻易放弃祖辈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事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23万念俱灰的顺治试图自杀,抛弃他的家族事业,抛弃他的家庭,挫折是最好的老师,如何面对挫折、战胜心魔,是企业家必修的一堂课。成功的企业家应该越挫越勇、越战越猛,但顺治选择了逃避。顺治对待挫折的消极态度为继承者玄烨做出了一个坏榜样。4在《罪己诏》中,顺治总结了自己多年来所犯的过失。《罪己诏》是顺治触及灵魂的反思,他不仅是总结过去的教训,更是对后人的警醒,更重要的是它给玄烨指引了未来的变革方向。《罪己诏》的作用在于: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球的员工的谅解,建立独特的个人魅力,同时也能为未来指引方向。任正非、马云等企业家都曾经给员工写过公开信。5四人辅政是权力平衡的产物,也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为了让这四个人能尽心辅佐康熙,孝庄将平衡之术运用得淋漓尽致:一是她极力保持势力上的平衡;二是采取恩威并用的手段;三是充分掌握四个人的弱点;四是积极培养核心中层团队;五是通过借势来打压势力突出的一方;六是保持绝对权威和绝对领导权。6康熙与孝庄对鳌拜的核心骨干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处死吴良辅是为了剪除鳌拜的羽翼,重用济世是为了用起长处。对待竞争对手的人才有四个标准:一是能否为我所用;二是品性是否端正;三是能否以3公司利益至上;四是是否有真才实学。对一个领导者来说,站错队不重要,有缺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创造价值。7科举考试是大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举荐制、顶职取仕制,科举制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才制度,它让许多普通人有了晋升的机会。但科举制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它将一些读书不多但时间经验丰富的实干家排除在外,例如周培公。8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公私不分是高级管理者的大忌。鳌拜之所以成为孝庄和康熙的眼中钉,不在于他的功高盖主,也不在于他的势力多么强大,而在于他从来不考虑大清的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一己私利,鳌拜不惜代价消灭异见者,甚至牺牲大清的利益。公司利益至上,是一个高级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不管鳌拜立过多大的功劳,如果不能做到公司利益至上,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高级经理人。9联姻索尼让康熙的权力大大增加,而鳌拜的势力也因此大大削减。善借势者让成功早来十年,善借势者往往能够以弱胜强。在各种借势策略中,联姻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策略。对内与高管层结亲,对外与蒙古各部和亲,通过联姻,康熙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另一方面扩大了大清的势力范围。410功高盖主不可怕,功高胁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才可怕。作为一个功高盖主的功勋员工,鳌拜应该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第一,事实为公,不谋私利;第二,推恩施惠,将功劳推给上级,把利益分享给下级;第三,避免拉帮结派。可惜的是,鳌拜一样都做不到,而鳌拜事事都以“劳苦功高”作为筹码,寻求个人利益,从这点看,鳌拜不仅功高盖主,而且功高胁主。11--13善扑营是康熙倾力打造的执行团队,他堪称是高效执行团队的完美的典范。高效团队有几个特征:一是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二是执行力强;三是完美的配合;四是抗压能力强;五是无比忠诚。康熙善扑营的成员后来都成了大清的中坚力量。14自大清并购大明之后,吴三桂就一直掌管西部市场,手握重权,在所辖区域享有极高的威信。由于分公司权力太大,吴三桂逐渐脱离了总部的管控。对待这样手握重兵、权倾一方的经理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蚕食策略,慢慢扶植他的亲信,拉拢他的部下,逐渐分散他的权力。15藩王坐大而造成的“弱总部,强地方”是很多企业的心头之患,历史上的七王之乱,朱棣造反都是因为削藩引起的。苏东坡认为削藩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想清楚利害关系;第二步是要做到临危不惧,5指挥若定;第三步是要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16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是因为经验不足。同样的错误犯两次以上,是因为能力不足。犯错误的前提如果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就是因为品行不端。对经验不足的员工要开导教育,对能力不足的员工要强化培训,对品行不端的员工要坚决辞退。周云龙就犯了两个大忌:一是贪污,二是欺瞒。康熙处理周云龙的作法值得管理者借鉴。17民主和集权,到底哪种管理方式好?过度的民主会导致效率低下,而过度的集权很容易让企业领导者犯大错。18朱国治是康熙制约吴三桂的重要力量,朱国治是大清职业经理人的榜样,他不仅处处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敢于直面困难,用于承担责任,具有牺牲精神,最重要的是胸襟宽广,能推荐比自己能力强的周培公。得到朱国治这样的人才,是大清集团之福。19吴三桂的性格注定了他惨白的结局。他太看重个人利益,仅平西一处的开销就花掉了大清三分之一的资产;他太投机,在大清进攻大明的关键时刻待价而沽;他太不守信,因此无法与耿精忠、尚可喜结成攻守同盟;他太精于算计,使得他在是否首付长江以北市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这些性格缺点使他与康熙的对决中错失良机,功亏一篑。620唐太宗李世民写过两句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是在危机时刻才能看得出忠臣的赤诚之心。在一个企业里,没有什么比忠诚更重要的,一个不忠的人能力越高,他给企业所带来的伤害越大。吴三桂的不忠诚,使得大明垮台,差点让大清覆灭。所以康熙再选拔员工时,首先取其忠诚,而后取其公允,再后取其能力。他为什么不干重用汉人员工,是因为他担心汉人员工不够忠诚。朱国治称得上“诚臣”的代表。21颇具才干的周培公获得了重用,科举制度虽然能选拔出优秀人才,但是过于注重文采与策论,无法将周培公这样的实战派人才纳入囊中。该怎样破格提拔人才呢?一是才能获得大多数认得认同;二是要制定破格选拔的标准,标准不能太过随意;三是要给他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当然,破格选拔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会伤害员工的感情,打击员工的积极性。22逼管理者站队的做法其实很愚蠢,这会造成团队的分裂。在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逼管理者站队,所起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王辅臣在攻打吴三桂所表现出的犹豫不决是情有可原的。对待关键时刻摇摆不定的管理者,可以采取三个办法:一是晓之以理,二是诱之以利,三是动之以情。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一定要信守承诺。723周培公将骄横的八旗贵族子弟打造成了一纸虎狼之师,他主要有两个绝招:一是用铁律政府他们的骄傲和散漫;二是用纵容激活他们内心的贪婪与凶狠,纵容虽是很好的激励手段,但只能用在非常时期,平时不可乱用。24周培公被弃,许多人认为这是康熙卸磨杀驴。康熙为什么要将天大的功劳给图海,是因为大清很早定下一个原则:武靠满人,文靠汉臣。康熙如果让周培公立下天大的功业,必然会对满人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打破势力的均衡。满人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也是康熙的嫡系部队,从全局上看,康熙弃用周培公是有利于大局的。25合纵连横就是大清变强变大的重要原因。从策略上说,联合弱国,能阻止强国兼并;联合强国攻打弱国,可以加快兼并进程。大清将这两个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一方面通过联姻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通过各个拉拢的方式分化蒙古同盟。在合纵连横之下,康熙在蒙古的地位牢不可破,为收复噶尔丹奠定了基础。26姚启圣是典型的“恃才傲物”型人才。对待这样的人才,要有几个策略:一是以德收之,也就是花时间、精力去感化他;二是以能服之,即在才能上将其彻底征服;三是恩威并用,对其充分授权,但要制定较高的目标,让他签订军令状;四是适当的时候挫其锐气。康熙8正是通过这四个办法,一步一步让姚启圣所折服。27姚启圣迁界禁海虽然牺牲了大清的部分利益,但对郑经却是致命打击。这种做法常用在企业竞争中,比如价格战。在市场中,实力强大的企业通常采用低价战略,将竞争对手拖入价格战的深渊中。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就是通过价格战来抢夺市场的。虽然在短期内牺牲了利润,但是换来的是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28剃发、登岸、称臣是康熙与郑经谈判的底线,这一原则其实也是企业并购的三原则。削发易服其实是要求认同大清的企业文化,并购最大的难题是文化,从皇太极开始,大清就要求员工剃发,否则“留发不留头”;登岸则是要求领导层推出权力中心,融入到大清的团队;称臣则是要求移交管理权,服从大清的统一管理。29大清等级森严,管理层级太多,一些底层员工的好建议往往在中途就被废止了,很难传达给最高管理者。由于流程太多,康熙要获得真实的市场信息很困难。风闻奏事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风闻奏事权的员工可以直接将公司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直接汇报给CEO。康熙就是通过此制度,才得以全面了解整个大清的具体运营。风闻奏事是秘密进行的,这无形中给管理层带来了一定压力,让他们更自律、更具有危机感。康熙通常将风闻奏事的权力授予给那些信任的中层管理者甚至基层管理人员,比如施琅。930半部论语能治天下,儒学可以说是做成功的企业理念。一个成功的企业理念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获得公众的最大认同;二是影响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与行动;三是激发企业活力,促使企业发展。从两汉到明清,儒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几乎所有朝代都以儒学为核心理念,其影响面之大、群众基础之深无可替代。以仁为本、崇尚儒学定为大清的企业理念,不仅能获得最大的员工认同,也能管好前明的员工。31索额图不顾姚启圣、施琅的反对力主攻台,实际上反映的是领导要坦诚对待自己的短处,不嫉贤妒能,心甘情愿搭舞台;其实是要充分放权,主抓宏观,具体事务要放手;然后要有驾驭人的能力和战略;再次是要有畅所欲言说真话的氛围;最后是要尊重内行,尊重行业。32索额图公台大败,原因在于听得见炮火的人没有决策权。只有在一线市场上听到“炮火声”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战场上打出漂亮的胜仗来。作为拥有决策权的董事长,一定要亲自站在能感受到市场信息的地方。33团队冲突虽然可怕,但实际上一团和气才最令人担心,因为一团和气的团队里,漠不关心和精神懈怠随处可见。GE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认为开放、坦诚、不分彼此以及有建设性的冲突是团队合作10成功的必须要素。苹果准备进军手机领域时成立了两个充满竞争的开发团队,正是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才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手机。34姚启圣与施琅的冲突是由两人在攻台策略上的分歧引起的。管理者冲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公事冲突,它是由于两人在具体事务的认知差异引起的,就像姚启圣与施琅的冲突;一种是个人冲突,它通常是由个人问题引起的,如索额图与明珠的矛盾。任务冲突好化解,关系冲突难开导。遇到下属冲突时,企业领导者要秉持三个原则:不能侵害组织利益;如不是工作矛盾,不要轻易介入;对恶意制造矛盾者绝不手软。35康熙祭拜明孝陵,目的是为了收拢人心。长久以来,大清的关键职位大都由满人担任,满人员工在福利,还是在职位上,皆实行世袭制度。大清在用人制度上不公平,严重影响了汉族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周培公被弃,引发了汉族员工的不满,许多汉族员工开始怀念大明,虽然在崇祯的治理下,大明千疮百孔,但至少汉族员工有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而大明存在了三百多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明的文化氛围和用人制度。为了寻求这些人的情感认同,康熙不仅祭拜了明孝陵,而且重用了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汉族人才。36康熙处罚魏东亭,可以看到他在人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