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南海中学分校德育处2011年4月13日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景之下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它既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也存在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借心理效应之石攻班级管理之玉一、蝴蝶效应1963年12月,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应用要诀: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注重关联,控制全局。西方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启示: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它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因势利导,给一点启示,给一些赏识,给一声喝彩,就有可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蝴蝶效应”,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轨道,成为学生生命中新的起点。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好蝴蝶效应:教师要积极开发蝴蝶效应的积极作用。教师不要忽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失误。教师要注意引导个别的蝴蝶所引起的效应。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要像对待花瓣上颤动欲滴的露珠那样,小心地呵护孩子们的心灵。”二、南风效应——班级管理中要“以柔克刚”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启示:班主任和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感到温暖。班级管理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泰戈尔:“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批评要人性化:夹心面包批评法。就是将批评夹杂在肯定和赞扬之中,像夹心面包一样。陶行知的“四块糖”雪球式批评法。一种因势利导的渐进式批评法,适合那些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不准备承认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劝导。延时批评法。在一定的场合,不争论,不批评,甚至保持沉默,就是一种延时的含蓄的批评艺术。间接地指出过错。推荐:魏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习习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何愁学生不向你敞开心扉呢?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学校是每个人可以犯错误的地方”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会正确。三、门槛效应——确立和实现班级目标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其实质是社会心理学家为说服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采取的一种说服策略。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又称为“层递效应”。启示: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班级管理中,应该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并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呈阶梯状的子目标。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一级门槛。此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步提高目标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班主任制定具体的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1.目标的合理性。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3.参与性。4.教育者的主导性。四、拆屋效应——杜绝“讨价还价”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启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拆屋效应”。五、禁果效应—抽刀断水水更流“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启示: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沟通。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避免禁果效应,巧妙地教育学生。抽刀断水水更流,禁止则更有吸引力。如何利用好禁果效应:利用禁果效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禁果效应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禁果效应和青少年性教育:要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从性成熟到合法婚烟的建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异性,引导其把对异性的向往升华为纯洁的情感,要允许他们与异性交朋友等等。鲁迅先生:“对性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理直气壮地谈论它,研究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它,以增强对性犯罪的免疫力。”六、马太效应——要公正地对待学生《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班级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学校中是很普遍的。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做法,就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的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苏霍姆林斯基所:“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如何防止和抛弃马太效应:我们首先要树立“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的观念,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偏颇,有时甚至更需照顾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帮助和关心。学生干部宜轮流做,评先进时要看基础(即进步的幅度)给学生均等的机会,或者设立一些单项奖和进步奖。培养尖子和“大面积丰收”相结合。七、自己人效应—缩小师生心理距离走进心灵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启示:说服别人按照你的建议去做,只是向人们提出好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强化和发挥“自己人效应”,让人们喜欢你。避免好的建议遭到拒绝。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使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从而使你提出的建议易于被接受。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制造“自己人”,如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运动,一起探讨难题,一起谈笑风生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八、鲶鱼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直到船长去世,才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这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它们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在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中也可以应用这一效应。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1、建好班委,以拉动班级;2、选好课代表,以促进学习;3、用好特长生,搞好班内活动;4、立好表率,以带动每个学生。九、破窗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启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班级管理中可能诱发“破窗效应”的因素:开局不慎对错误行为制止不及时对学生错误行为教育不得法规章制度不严密班级管理中容易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课堂纪律,特别是一些非重点科目的课堂纪律考风学习习惯公共财物保护语言习惯奢侈浪费之风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措施:平时的预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度重视“心理暗示”;重视班级的各种“第一”。事故发生后的抓源头:处理事故也要做到快、准、狠。事后的宣传宣传与讨论切不可流于形式。对过错学生的处理原则对过错学生的惩罚措施,应体现有阶梯性、教育性及可弥补性:学生第一次犯错与再犯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学生犯错后,其所受的惩罚应对完善其人格有益,对其今后发展有益。十、情绪效应——做一个“五官端正”的教师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做一名阳光教师:教师应该是人格最丰满、活得最快乐、最受人喜爱的人,陈如平专家说:“教师不应是园丁(剪枝修叶、扼杀个性)、不是春蚕(作茧自缚)、不是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该是‘阳光’,要先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童心告诉学生: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