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空心村发展案例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内外空心村发展案例研究“空心村”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发达国家和地区因为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在国外,部分艺术家已开始投入了拯救村落的队伍,用艺术的方式重新赋予村庄活力,这是艺术村的独特之处,也是幸运之处。它们的存在给了我们许多启发,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村落未来的更多可能性。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1990年代泡沫经济崩解,经历失落的十年后,日本社会开始重视地域价值,试图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经营提出方案,而以地域价值来对抗全球化与强势西方价值的能量,也在日本社会各层面中展现出来。如何重新激活大地的价值?除了以粮食养育文明,大地是否能以独特的精神价值警示城市文明?始于2000年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也许是一项有参考价值的尝试。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穿越县界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川端康成小说《雪国》开篇描绘的便是越后妻有。这里群山环绕,常年积雪,分布着200多个村落。当地村民持续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聚集居住,夏耕冬读。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了生息之地。越后妻有地区人口密度仅为东京的六分之一,共约7.5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30%,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出,民居大量空置,学校也逐渐被废弃。整个地区被贴“低效益”的标签,留守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陷入了衰退境地,休戚与共的农村社群文化随之断裂。每至隆冬,越后妻有被皑皑白雪冰封为一片雪国,群山、田野与道路间鲜有足迹。夜色降临,村庄里没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光亮,仿佛仅有的生气也在严寒中消散了。一、断裂的乡村社群文化20多年前,在策展领域已享誉国际的北川弗兰(FramKitagawa)用艺术的方式,开启了一场精彩的地域革新。从2000年开始至今,在越后妻有地区一共举办了6届“大地艺术节”,共有350多组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参与,他们以越后妻有的土地为灵感,与村民和志愿者们一起完成各种艺术作品,将日本农耕传统文化与各种形式的现代艺术作品融合成一个神奇的自然体呈现给大家。现在,整个地区的活力变得超乎想象,当地人乐在其中,城市里的人也纷纷回到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二、地域艺术革新——“三年一度”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户外型国际艺术节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创办理念:人类属于大自然主要举办区域:越后妻有当地的十日町、川西、松代、松之山、中里和津南,2015年新增峰方山平、下条飞渡、上乡和清津四个区域。举办时间:50天举办形式:邀请游客享受户外风景,同时参观世界上最大的画廊。游客们将穿过200个村庄、大约190000英亩的日本新泻山区。参观内容:所有土地都因地制宜地放置了来自全世界160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使这个艺术节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有野心的艺术节。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户外型国际艺术节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2015年第六届参展作品(部分)蔡国强(中国),蓬莱/岛蔡国强以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蓬莱岛为灵感设计创作了大型动态装置作品《蓬莱山》,将在越后妻有里山当代美术馆中心池塘安装,并与美术馆大厅即将开始的火药画《岛》一同亮相。《蓬莱山》和《岛》都是以“岛”的概念为主题,某种意义上来说,蔡国强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反映东亚国家之间不断发生的岛屿归属纷争,并希望以太平洋战争70周年纪念为契机,呼吁东亚地区内部和平。YoshiakiKaihatsu(日本),蒲鉾面日本艺术家YoshiakiKaihatsu赋予这些当地特色的房屋以各种表情。起初,他只画笑脸,后来,当地人建议他画不同的表情。所以,他也开始画一些鬼脸、哭脸。当他在一个仓库上画完哭脸,房子主人说:“我不喜欢看到一张悲伤的脸。地震毁了我的房子,只留下这个仓库。”这番话感动了艺术家。2015年第六届参展作品(部分)BrunoMathon(法国),六的故事如果大地会说话,它会传达怎样的讯息?法国艺术家BrunoMathon的作品源于这样一个问题。它包含了6种不同的形式和诗意。而数字6也代表越后妻有的6个地区。DominiquePerrault(法国),亭台这个舞台可以表演能剧或者狂言。屋顶运用了反射性材料,模拟蝴蝶翅膀或是万花筒,艺术家希望借助这种方式让群山的美景和舞台演员美丽的衣装从视觉上重叠在一起。在冬天,舞台的屋顶可以折叠起来,以避开大雪侵袭。2015年第六届参展作品(部分)AkiraGo(日本),丝绸的水脉十日町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交易中心,其名字“十日市场”意味着早在平安时代这里便是物品交易的市集。养蚕技术于公元前2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便有越后妻有的丝绸运往奈良东大寺的纪录。艺术家将信浓河的石头搬运到这里,放置成一个环形。当春季大雪融化时,这些石头会逐个显露出来,缓慢地,正如越后妻有地区涓涓的历史。LluisSans(西班牙),彼岸花这个雕塑是基于彼岸花的形状创作的。在冬日里,彼岸花会蜷缩起来,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春天来临。这件花型雕塑缺少第五片花瓣,象征着没有回到故土的人。地域革新的五大行动:①艺术与乡村风貌的融合改造②老屋的功能性艺术化改造③废弃校舍的功能性艺术化改造④为用而生的新作品创作⑤农产品的艺术化包装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很多作品非常巧妙地融入在乡间、自然中。与在美术馆、画廊孤独地创作不同,在这里,艺术家的创作与当地、当景紧密联系着。创作时村民也会前来帮忙,在这些帮忙的瞬间,作品就不仅仅是艺术家一个人的东西,也成为当地村民的作品。艺术与乡村风貌的融合改造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树案山子棚田茅塔泥石流纪念碑公共艺术作品艺术与乡村风貌的完美结合有很多利用无人居住的空屋、废弃的学校进行改造和创作的作品。其中已利用的废弃学校超过10所,空屋则超过40座。这些逐渐老坏的东西通过艺术家、建筑师之手,变得比新的东西更具魅力。有些老屋经过艺术家的主题设计和改造,如MarinaAbramović的“梦之屋”、“脱皮之家”,在这些同时是作品和旅馆的空间,观众可观、可赏、可体验、可生活,还有一些原住民经营的民宿也加入艺术祭当中,作为观众参观之余歇脚用餐、购买土特产品、体验原住民生活的场所。用这种方式,废弃的空间从“负资产”转为充满魅力的“正资产”,成为延续乡土记忆和生发交流的中心。津南装置梦之屋《梦之屋》是第一个被改造的空屋,前南斯拉夫女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把这间原本破旧不堪的空屋改造为名为“梦之屋”的旅馆,四间被改为卧室的屋子里备有供住客记录梦境的日记本。还给原本住在这里的老奶奶预留了房间,随时都可以回来居住。《津南装置》用居民们捐献的旧衣服做成,用温暖的色彩表达了当地居民在漫长冬季中的坚持。老屋的功能性艺术化改造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蔓蔓金属人之家最后的肖像——回到永恒脱皮之家老屋餐厅妻有降临老屋的回忆老屋的功能性艺术化改造因为人口向大城市流动,越后妻有地区留下了大量废弃的中小学校舍,艺术祭将他们改成展场,还在其中开设了咖啡馆、轻食餐厅等设施,布展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空间条件,让观众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体验乡村学校独有的情调。法国艺术家ChristianBoltanski和JeanKalman的作品《最后的教室》出色地唤醒了这些废弃校舍的旧时光,微弱的风扇声唤起记忆深处的情感,与二楼强烈的心脏跳动声形成强烈对比。人缺席了,但回忆开始在幽暗的空间充盈。另一所学校被规划成“土壤博物馆”,走廊里铺满泥土和木屑,窗台上长出了仙人掌,策展人用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手段展示了越后妻有地域内土壤的多样性。在展览的最后,越后妻有各个地域不同质地的土壤被作为艺术品展示了出来:土壤每生成1厘米就需要100年,1米需要一万年,动植物的生死返归和人类的活动影响、重塑着土壤,这些作品不啻是大地在数万年的时间里描绘出的图画。最后的教室土壤博物馆废弃校舍的功能性艺术化改造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除了改造空屋、老屋,也会有一些新的作品,它们都具有某种用途,而不仅仅是为了呈现一种艺术。比如JamesTurrell的光之馆,就是为供人住宿和使用而建造的。艺术家们致力于做能一直存续下去、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为用而生的新作品创作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农产品的艺术化包装为了以城市的智力资源反哺农村,艺术祭还发起了“根”计划,这个计划联结起当地的农业和土特产从业者、以及艺术家和设计师,请设计师们来到当地考察,重新发现传统材料和工艺的美和魅力,赋予当地农产品和土特产更好的设计和包装以及品牌规划。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世界上最奇怪的美术馆商店,这里大部分的商品是包装精致、散发地域文化之美的大米、面条、猪肉脯、果酱和手工艺品。而艺术祭还开办了网上商店,将这些产品销售到全世界。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社区自治管理模式2008年7月,越后妻有·里山合作组织宣告成立。由本地居民以及区域外的支持者组成,目标是协助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自立运作,支援地区建设、城市农村交流、地区事务宣传及爱好者培育、文化设施管理运营、地区形象提升、地区振兴调研提案等等。里山合作组织通过废弃房屋与学校的重新利用、荒芜田地的重新翻种、创造就业机会等办法为越后妻有的地区发展提供可能。越后妻有社区的自治精神已萌芽,当地居民正在决策家乡的未来,修复人与地区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新勾画地域身份。三、组织保障“小蛇队”志愿者组织针对当地乡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艺术祭成立了一个名为“小蛇队”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们会被安排参与与越后妻有有关的一切:不仅是协助搭建和维护艺术品、接待艺术祭的参观者,他们还会在农忙时节为农民做帮手,或其他任何能帮助当地人的事,艺术祭引入的“外来人”与原住民的感情与日俱增。当地原著民从最初不理解艺术、排斥艺术祭,到欢欣地迎接各地观众、为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提供淳朴热情的服务,这当中经过了十几年的光阴,“小蛇“们也在这过程中蜕去青涩的外皮迎来自身的成长。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三、组织保障“妻有之友卡”多年经营,大地艺术祭已经培养出大量的“粉丝”,艺术祭发行了“妻有之友卡”,这其实是一种个人募捐,通过购买一张为期三年的会员卡,粉丝们可以直接地支持到艺术祭的可持续发展,并感到自己成为艺术祭的一员,为自己喜爱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大地艺术祭还积极呼吁大众运用新税制来支持活动的运作。日本越后妻有——以大地艺术振兴乡村韩国釜山甘川洞文化村——釜山的圣托里尼被誉为“釜山的圣托里尼”的甘川洞文化村前身只是1950年代太极道信徒和6•25避难人民共同聚居形成的城中村或叫棚户区。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对待这种村子的方法简单而有效,就是一拆了之,然而韩国却没有这么干,它们选择的方法是就地改造,注入文化和艺术元素,把它打造成了一个富有小资气质和文化氛围的著名观光和文化创意区。鉴于它仍然保留了釜山近现代的历史痕迹,为了保持这一特色,充分发挥文化村历史价值,艺术家们和当地居民共同携手打造了这些村庄艺术,每年吸引了近30万游客前来观赏。甘川的艺术大改造开始于2009年,当时开展了公共艺术项目,邀请了艺术生和艺术家来“装扮”这个村庄。公共艺术项目在邀请艺术家的同时,呼吁全民参与。“文化园”系列中有图画的木鱼是由艺术家JinYoung-sub、ParkKyung-seok和当地居民设计完成的。始于公共艺术项目设计韩国釜山甘川洞文化村——釜山的圣托里尼村民在用柔和的颜料装扮自己房屋的同时,艺术家们为整个村庄添加了更多的色彩,将村里的街巷墙面、楼梯地面等各个角落点缀成涂鸦的王国。色彩更是以暖色调为主,例如嫩绿色,粉色,黄色,很是漂亮,并亲切地称之为“韩国的马丘比丘”和“韩国的圣托里尼岛”。“涂鸦王国”韩国釜山甘川洞文化村——釜山的圣托里尼涂鸦小雕塑三大游览特色韩国釜山甘川洞文化村——釜山的圣托里尼阶梯式住宅形态:所有住宅均漆成了色彩斑斓、极具童话风格的小房子,沿着玉女峰至天摩山的山麓,依靠地势特征,井然有序地呈阶梯式依次排开,将街头巷尾串联成一个天然彩色迷宫。蜿蜒曲折的胡同:胡同的无数条小路如迷宫般蜿蜒曲折,而这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