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填报时间:2012-02-07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文号:成府发〔2012〕7号签发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签发时间:2012-01-30生效时间:2012-01-30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前言循环经济是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破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出路。本规划作为《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我市“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重点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展望期为2016—2020年。二、成都市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1.区域位置。成都市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东北与德阳市相接,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北与阿坝州相邻,南与眉山市相连,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是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主体。2.地理特点。成都市位于长江流域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米至5364米,平均海拔500米,东临龙泉山脉,西临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3.气候条件。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较少,多云雾,属典型的盆地气候。(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1.经济发展情况。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极核、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5.9%,年均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年均增长30.1%。2.产业结构情况。“十一五”以来,成都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步伐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优化为5.1∶44.7∶50.2。3.产业布局情况。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成都市形成了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主,二、三圈层以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服务业发展上,构建了“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战略性空间格局,优先规划建设了23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工业发展上,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形成了21个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空间布局上,在城市近郊发展“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在城市中郊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优质高效农业,在城市远郊发展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农业和山地丘陵特色生态农业。4.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成都市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1149.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30元,比2005年增长83.4%,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5元,比2005年增长82.9%,年均增长12.8%。城乡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扩面提质,教育事业更加均衡,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三)资源环境概况。1.资源概况。土地资源。成都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平原面积比重大,土地垦殖指数高。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水资源。成都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6.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9.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2.93亿立方米,两者重复计算量26.41亿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需求。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需求不相适应,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总体利用率仅为24%。能源资源。成都市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以电力、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电力资源相对平衡,2010年成都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为590万千瓦,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但仍然存在用电高峰期电力不足情况;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累计探明储量777亿立方米,探明可开采储量415亿立方米,剩余可开采储量320亿立方米;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彭灌煤田和崇大煤田,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为1.46亿吨。受盆地气候影响,成都缺乏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优势。矿产资源。成都市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8类60种,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22种。总体来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地域分布较广,部分矿种比较优势突出,金属矿产种类少、规模小、品位不高。2.环境概况。水环境。流经成都市域的河流属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均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2010年岷江、沱江两大水系设置的8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以Ⅱ、Ⅲ类为主;饮用水源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大气环境。环境质量方面,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2010年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0.031毫克/立方米和0.051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机遇与挑战(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效。1.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以来,按照国家和省节能减排工作要求,以及《成都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规定的任务,我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对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2010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20.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3.7%和22.7%,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2.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工作,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思路,废弃物资源化率不断提高。建成龙泉驿洛带垃圾焚烧发电厂,启动了双流九江、青白江祥福、龙泉驿万兴环保发电厂建设;加快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建设,建成1530个社区回收网点,13个再生资源市场、4个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2010年回收废铜铁、废纸张、废塑料等再生资源150万余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获批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3.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十一五”期间,我市被省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全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扩大到46家。其中,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包括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4家,省级清洁生产试点单位9家,市级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单位11家。(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1.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独立章节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四个层面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作为西南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应当带头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确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标杆地位。2.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迫切需要。我市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与循环经济的内涵是高度统一的。同时,构建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和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目标,也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相关技术创新和设施平台建设。3.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内在要求。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城市化中期向后期演变的加速期,这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阶段,也是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和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阶段,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此外,我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三)有利条件。1.优越的科教资源。“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总数已分别达到76家、69家;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2家,国家级技术检测中心6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引导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组建了成都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建成了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聚集了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200多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19台(套)。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所具有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2.独特的地域文化。成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成都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成都被联合国授予了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鲜明独特的休闲娱乐文化,为构建循环型社会提供了良好文化底蕴。3.较强的经济实力。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位列中西部省会城市前列。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4.突出的产业基础。2010年,成都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44.7∶50.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85.1亿元、2480.9亿元和2785.3亿元,服务业逐步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此外,在产业空间上,基于全域成都统筹发展以及与市域生态本底相协调的原则,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多个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5.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一五”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5〕38号)要求,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规章和办法,为推动成都循环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四)制约因素。1.循环经济发展意识较为薄弱。当前,我市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污染减排形势严峻;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水措施不足、水质污染堪忧、再生水利用水平不高、河流生态用水缺乏;建设用地增长较快,耕地占补难度不断增大;能源自主调节能力较弱,节能任务艰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数量大,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2.循环经济能力支撑体系较弱。我市循环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仍然不平衡。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责任延伸制度、统计制度等不够完善,区(市)县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工作较为滞后;试点单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企业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亟待增强。3.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基础较弱。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平台建设滞后;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不足,且未得到普遍推广,还缺乏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