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学设计在讲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时,可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拉近师生距离,提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和期待,现举两个教学中的片段来说明。片段一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标题: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1.教师引导:为什么我们把做买卖的人叫“商人”。2.创设图片和文字材料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以范蠡为代表的春秋末期大商人的兴起。材料1:范蠡认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材料2:“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商帮,体会古代中国优秀的商业精神。出示以下材料:材料1.“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马可·波罗游记》材料2。“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材料3.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晋商创办票号的条件,感悟晋商诚信的商业精神。4.教师引导:大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学生交流后,呈现学者对明清十大商帮的总结: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5.教师小结:我们看,从商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经历了从先秦的个别大商人到明清商帮的发展过程,表面上反映的是商人数量不断增多,深层的是商业资本越来越雄厚,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不是全部,因为,厚重起来的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商业活动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有商人千年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已经进入到中华文明的骨子里。(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或图片情境,使学生知道商人产生、春秋战国大商人的兴起和明清商帮的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繁荣发展,进而感悟日益丰富的优秀商业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国商业文明。片段二中国古代的城市标题: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中心。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的内容,分析古代“城”和“市”的含义,以及城市职能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引用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诗句。引导学生认识“市”在唐以前的特点。并呈现《清明上河图》,创设图片情境,初步体会北宋汴京的繁华。3.比较唐、宋的城市格局,运用所学知识,城市格局变化的内涵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呈现唐长安和宋汴京的城市格局图。教师引导:哪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方便?为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读图和由表及里获取信息的方法。参考考思路:北宋汴京:繁华的商业街——打破了坊市界限,形成街市;夜市——打破市的时间限制,鱼市——出现专门市场;瓦子——娱乐综合场所。4.小结:从唐长安到宋忭京的城市格局变化,正反映城市职能发生的变化。唐长安是以往城市的总结,规范严谨,市场繁荣却受限制,其城市经济职能只是附属;而宋汴京却是新发展,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市场扩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更加方便。我们也可以想象,天子脚下,哪里人多市场大,哪里就是商人活跃的地方,比起以往是何等的自由,(板书“自由”二字)政府放松控制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呀!(设计意图)城市发展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在这里选取典型的两个城市、两个阶段作为代表进行比较,意在勾勒出商业发展在城市变革这方面的体现。教学过程中,使用诗歌和图片资料等进行分析对比,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发展,理解商业的“自由”精神,体会商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