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篇中国古典园林园林的发展过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第一章古典园林概况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古典园林分类古典园林概况§1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一、形成时期(先秦——魏晋)1.商周的“囿”(萌芽期)先秦时期,帝王贵族狩猎苑囿。“囿”——蓄养野兽供打猎的场所,台——高台,摹拟圣山,以观天象、通天神及登高远眺。·纣王筑沙丘苑台,西周设“囿人”管理,林囿内树木繁茂,蓄养大量飞禽走兽,供王打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强大,竟建苑囿。魏有温囿,鲁有部囿、吴有长洲苑、越有乐躬苑。吴王阖闾筑始苏台。夫差作天池。古典园林概况2.秦、汉的苑(形成期)统一——国力强盛——造园大发展道教发达——相传有长生不老的地方《史记》——徐福的故事秦始皇在上林苑开池,建蓬莱山汉武帝建太液池,池中建象征仙境的三山“蓬莱、瀛州、方丈”“一池三山”从此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建园宗旨:“移天缩地在君怀”满足追求仙境的需要,以模仿自然为主。上林苑想象图古典园林概况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大变革、大动荡、大解放、大灾难时期——关注生的价值,崇尚隐循山林,私家、郊邑、寺观园林兴起。自此开始一种艺术创作。对自然美的发拙和追求,成为这个时期造园艺术生机勃勃的推动力。古典园林概况二、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唐——宋)1、隋、唐经济强盛——知识分子变避世退隐为积极干政。文化兼容并蓄,艺术气度开廓恢宏,园林昌盛。绘画与造园相互促进私家园林兴盛。王维“辋川别业”、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诗人参与创作——昭示文人园林的萌芽,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进诗情画意,诗、画、园林三种艺术相渗透。志趣盎然,开扩、接纳的姿态。辋川图王维古典园林概况2.宋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更注重功能关系布局,形成优美的环境,追求奇巧。宋徽宗“艮岳”古典园林概况三.明、清(全盛期)两个高潮: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官僚地主园林的繁荣;清中叶帝王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家园林的兴盛理论:计成《园冶》明——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沈夏《浮生六记》(清)大批造园家的诞生古典园林概况§2传统园林的分类一、私家园林官僚商人居住,又称“文士园”.二、皇家园林又称“帝王苑囿”三、寺庙园林主要包括佛教园林,道观园林,名人祠堂园林特点:1、公共性强;2、选址自由;3、具有旅游性4、寿命长5、数量大第二章私家园林宫殿私家园林的作用和创作思想私家园林的构成要素园林的设计手法苏州拙政园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官僚商人居住,又称“文士园”.构成形态多为“宅+园”,是家居生活里的多功能空间,一般面积不大。特点:小空间,短距离欣赏,格调素雅、洁新、轻巧.私家园林§1私家园林的作用和创作思想一、作用1、物质功能2、精神功能(1)寄情山水(2)审美(3)附庸风雅私家园林二、创作思想1、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禅宗的影响2、私家园林的造园思想私家园林营造中存在的两个矛盾:(1)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2)占地面积与追求自然山水如何解决?(1)在人工环境里追求自然环境(2)在有限空间里追求无限意境私家园林三、《园治》中的造园思想关于《园冶》为明代计成所著,共三卷,内容包括:从造园的选址到园林建筑的种类,包括堆山造等,且系统总结古代的造园理论。1、造园的优化原则:“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私家园林2、造园的优化方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随地势之高低,察地形之端正,应用原有景观适宜建。。处建。。。。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3、造园的优化标志“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过分强调“体”则“拘”过分强调“宜”则“率”私家园林4、重视规划构思“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5、重视设计步骤“目寄心期,意在笔先”6、重视造园鉴赏指引私家园林§2私家园林的构成要素一、园林的建筑(一)厅、堂占据好的位置,好的朝向,好景观,可出廊.厅堂的区别:方形梁为厅,圆形梁为堂(二)房、轩、厂、斋、馆、室放在次要位置,数量多,布置灵活(三)楼、阁通常做二层,体量宜小不宜大。可提高视点。私家园林(四)榭、舫私家园林(五)亭点状建筑,独立无群,高度灵活性,占地少,开敞的,造型变化丰富1、作用休憩点观赏点点景2、形式独立式;组合式;亭廊结合私家园林(六)廊路的室内化处理1、作用交通作用划分空间导游线2、形式按剖面:单面廊;双面廊;复廊;双层廊按平面: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二、园林的水(一)水的作用1、物质作用2、精神作用自然情趣的三大载体之一;动态的景观;构成虚空间(二)水的形态水形水色水态私家园林三、园林的山(一)作用1、园林风景的基本构成,确定园林的地表形态2、自然美的信息载体3、划分景区4、延展空间5、登高远眺6、塑造多种山体形象7、入口的屏障8、构成土方平衡私家园林(二)山的构成(三)山的做法1、土山2、石山3、创作中的原则“远望之取其势,近看之取其质”“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私家园林四、园林的用石(一)作用1、叠山2、驳岸、护坡3、建筑构件、石做小品4、与绿化配置形成景点5、做峰石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二)用石要点1、强调石头的材质常用的两种园林用石:太湖石、黄石太湖石:瘦;透;漏;皱。黄石:边角偏圆,厚重感强2、注意石于与土的关系:有机结合,总原则是追求然3、注意石与石的关系私家园林五、园林的绿化(一)作用1、自然关的信息载体,构成山林气息2、调节局部气候3、组织景区空间4、取得景物层次5、独立构成景点6、构成园林的季节感私家园林(二)绿化要点追求自然形态注意与具体地段相结合注意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绿化的色香味声追求特定的形态特定的文化背景私家园林六、路(一)作用1、交通2、剪辑:先后、远近、角度、久暂、渐现和突现(二)设计要点1、游览的诱导性2、行进的曲折性3、周始的循环性4、形态的变换性5、铺装的多样性私家园林§3园林的设计手法设计步骤:1、立意;2、划分景区;3布置主要建筑;4、叠山理水;5、安排完成;6、布置次要建筑;7、配置植物;8、取名。一.先立意:“残粒园”“壶园”“耦园”“相照楼”私家园林二.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个景区一般都有自己的特点。1.景区有大虚有小实,立意明确,自然形成主从关系。2.景区划分的手段:山,水,堤桥,墙或廊,树木,建筑与建筑群,组合。3.划分原则——1、有主有次,不可均分2、各景区要有各自特点3、各景区要“分而不死,隔而不断”私家园林二、塑造自然的山水形象(一)造山1、塑山模式2、山水布局模式:主山隔着主水对着主建筑3、真假山结合私家园林(二)理水1、水面应有聚有分,聚分得体2、设水口3、水岸宜低不宜高4、控制水生植物(三)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的矛盾1、隔绝式2、缩小大体量建筑的相对尺度3、复合界面私家园林四、巧妙处理建筑空间留园入口留园“揖风轩”私家园林五、运用扩大空间感的手法(一)划分景区(二)尺度处理(1)小中见大(2)大中见小后再小中见大(三)凹凸处理私家园林(四)不尽尽之具体做法:(1)化有为无(2)化实为虚(3)隔而不挡(4)巧于因借(5)源流不尽(6)周而复始私家园林§4苏州拙政园一、中部1、布局以山水为主1)水面有聚有分2)两山构成一大一小,两种风格2、中部符合标准山水布局模式3、建筑以少总多二、西部主要建筑:一馆三阁四亭空间处理有虚有实私家园林第三章皇家园林皇家园林造园特点颐和园皇家园林§1皇家园林造园特点又称“帝王苑囿”特点:1、规模大,功能多元2、往往都是自然山水和人工山水相结合3、表现皇家气派,格调雍容华贵4、统一的景观构成宫殿;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奇观;街市酒肆;田园村舍。5、集锦式造园格局皇家园林6.建筑外形——色彩庄重,屋角平缓、稳定。7.序列设计——“远近高低各不同”,由外→内→外,变化、对比强烈,扩张→完整的感觉。皇家园林比较孤立,私家园林与居住分不开;皇家园林主体起控制作用,以观者为中心,布局观象面向外看,外向、离心、发散,私家园林则向心、内聚、给人以亲切感。皇家园林背景一)历史沿革:1750乾隆—1860英法联军—1886光绪——1888慈禧——1900八国联军——1905部分修复总面积290公顷,保留较完整二)清漪园得以建造有三原因:1治水,以利北京城的供水。仿汉武帝昆明池2乾隆为母亲祝寿献礼3以“三山五园”为主体全盘考虑,成为“三山五园”的中点,一园建成,全局皆活。静宜园、静明园、清华园、畅春园、勺园§2颐和园皇家园林1)疏浚西湖,拓宽东岸,使山水对位2)填养水,筑西堤、支堤3)补前山,疏通后湖,进一步密切湖山关系一、整治地形原有地形缺陷:1)山水不对位2)瓮山坡度过陡3)养水湖水位不稳4)山后水泡皇家园林二、宏观特色1、湖区:岛堤结合2、山区:1)前山“寺包山”,后山“山包寺”2)前山后山形成两种境界皇家园林三、宫廷区布局:设离宫,生活办公结合1.东宫门外:牌楼、水湾儿、影壁、一正四厢,点出皇家园林入口的气派。2.仁寿殿:宫廷区的主体,皇帝上朝用。两进四合院:仁寿殿←仁寿门←东宫门。用了些端庄的布局,但内容都是园林的。3.德和园(戏园子)4.玉澜堂(皇上居住)5.乐寿堂(太后居住)地段最优越,正房豪华6.服务用房,占据八个四和院,院子标高下降皇家园林四、前山区:高60米,长100米1.排云殿:进行一些重要的仪式2.佛香阁:八角形,四层楼阁,48米高“异塔建阁”①塔瘦高分量不够将会显得孤立、单调、唐突②万寿山不高,不宜做太高的建筑③没有别的形态呼应④塔的高度若超过山的高度,塔尖暴露给后山将破坏后山轴线和“山包寺”的总格调。⑤避免与玉峰塔雷同皇家园林3.智慧海:为无梁殿4.两侧退晕:建筑均衡,但并不对称5.长廊273间728米①提供了一条全天候的游览路线②是前山和昆明湖的过渡层次③构成上,长廊起了引线串珠的作用,收拢前山的建筑山上建筑散,与水面交接处用粗线条连接起来。④画框——“移步换景”。彩画14000多幅。皇家园林五、后山后湖区1、两山夹水2、六段水面,水面收分与两岸山势紧密结合3、堆叠的北岸土山与南岸真山配合协调4、后湖中段设河街皇家园林六、前湖区一个主题:“海阔天空”。三大岛、三小岛1.南湖岛:十七孔桥、龙王庙、亭①丰富地貌联系湖山②分割湖面形成两个景区,自身又成一景自龙王庙北望:华丽的人文景观自龙王庙南望:自然景观,用“近大远小”的手法夸张南湖的深③尺度对比突出南湖之大,南湖岛为参照物④位置适中2.知春亭3.小西泠:水网地段仿苏州,景观仿扬州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