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牛建国2012年2月一、建设任务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土地权属等内容,集影像、图形、属性、文档等数据于一体,建立互联共享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二、基本要求2.1数据库逻辑结构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由主体数据库和元数据组成。主体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组成;元数据由矢量数据元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元数据等组成。2.2数据库内容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文本等其他数据。二、基本要求2.3数据分层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根据数据库内容和空间要素的逻辑一致性进行空间要素数据分层。分层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4数据库标准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三、技术指标3.1数学基础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方式: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按3°分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按1.5°分带。三、技术指标3.2分幅与编号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一般采用1:1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采用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采用矩形地形图分幅,图幅大小为50cm×50cm。四、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4.1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4.2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栅格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4.3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各元数据等的检查和入库;4.4成果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五、软件选择原则软件的适应性与完备性;与硬件的兼容性;与其他软件的接口能力;模型化能力;二次开发能力;数据交换能力;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六、数据源准备6.1数据源内容6.1.1调查底图及调查界线资料:包括调查底图、调查界线、控制面积。6.1.2已有的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土地权属资料、土地利用资料、宗地档案等。6.1.3外业调查资料:外业调查工作底图、测量控制点、地籍调查表、界址点成果、地籍调查表、地籍图等。六、数据源准备6.2数据源要求6.2.1统一性要求:对上级统一下发的数据资料,各相关单位不得更改,必须与其保持一致,如有问题确需要修改,应及时报上级单位批准。6.2.2合法性要求:数据源必须采用审查验收合格的资料和数据;土地权属调查资料须保证其合法性,当数据源为数字形式时,还要填写数字形式数据源数据说明表;对其他数据源的来源须作说明,并提交相应证明文件。6.2.3质量要求:原始资料内容详尽、完整;资料精度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及日常管理需要;地籍调查资料具有较强的现势性。六、数据源准备6.3数据源质量检查6.3.1图面检查对需要矢量化的纸介质图件应检查图纸精度及变形情况,以便做好图纸的校正与配准。对电子数据要检查符号是否符合图式要求,图面注记是否齐全。6.3.2界址点数据检查对原始的界址点成果表及其他测量成果进行核对,确定坐标数据无遗漏或错误。对于界址点的电子文档数据,检查其格式、精度等,确保数据的正确转换;对已建数据库中的界址点进行核对,确保其精度。六、数据源准备6.3.3宗地表格检查对宗地表格数据进行检查,包括申请书、地籍调查表、审批表、土地登记卡、归户卡等,检查表格的规范性、完整性和逻辑一致性等,并对错误进行更正。6.3.4电子数据检查当数据源为电子数据时,应根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检查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数据精度、现势性等方面的内容。6.3.5已建数据库数据检查建库资料是已建立的数据库时,应根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检查其精度和现势性等内容,确保其合理继承。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1矢量数据采集方法1)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2)扫描矢量化;3)矢量数据转换;4)基于外业电子数据采集;5)基于PDA的3S一体化采集手段。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2矢量数据采集要求7.2.1总体技术要求1)数据应分层存放,具体要求参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2)数字化作业时应处理好各要素间的关系,各层要素叠加后应保持协调一致;3)点状要素须采集符号定位点;4)线状要素上点的密度以几何形状不失真为原则,点的密度应随着曲率的增大而增加;5)具有多种属性的公共边,只矢量化一次,其他层可用拷贝方法生成,保证各层数据完整性;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6)数据采集、编辑时应保证线条光滑,严格相接,不得有多余悬线;7)要素不得自相交和重复数字化;8)在完成编辑、修改后,所有数据层数据结构应符合建立拓扑关系的要求;9)如果以图幅为采集单元时,需要进行相邻图幅接边处理;如果以村或宗地为作业单位时,则需要进行权属单位接边处理;10)弧段的所有伪结点一般应是不同属性弧段的分界点;12)有方向性的要素其数字化方向正确,需连通的地物保持连通,各层数据间关系处理正确。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2.2基于正射影像的信息提取要求1)矢量化要求①规定不同要素的分层编码、线型、颜色和代码等;②图内各要素与影像套合,明显界线与矢量化底图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mm;③土地权属等界线应以调查底图和外业调查成果为准;④当同一要素有不同来源,并发生矛盾时,应核对有关资料,讨论确定要素矛盾处理方案。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2)数据接边要求①矢量数据接边要注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逻辑一致性;②当相邻图幅图廓线两侧明显对应要素间距小于图上0.6mm时,可直接按照影像接边,否则应实地核实后接边;接边后图廓线两侧相同要素的矢量、属性数据保持一致;③不同比例尺数据接边以高精度的矢量和属性要素为接边依据。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3)数据拓扑要求①各要素无线段自相交、两线相交、线段打折、碎片多边形、悬挂点或伪节点等图形错误;②数据拓扑关系正确,面要素应闭合,各相邻实体的空间关系可通过完整的拓扑结构描述;③公共边线或同一要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型特征时,应保证位置的一致性;4)数据项值域要求地类编码、行政区划代码等代码值域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及《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2.3扫描矢量化要求1)图件扫描①根据图件介质和图内要素的不同情况确定扫描方式和扫描参数;②为避免扫描影像的歪斜失真,扫描时应注意保持扫描送纸的水平,DRG与水平线的角度不宜超过0.2度;③检查扫描影像清晰度、扫描参数、影像数据格式和信息文件的正确性,并记录检查结果,不合格影像应视情况重新扫描。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2)几何纠正①选择四个内图廓点和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公里格网点为控制点,当矢量化底图图件变形误差超限时,应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以保证纠正精度;②控制点的选取应在DRG放大2-3倍的条件下完成;③纠正后的DRG,其图廓点和公里格网交点坐标与理论值的偏差不大于0.1mm;④将图廓点、公里格网点、控制点等坐标按检索条件在屏幕上显示,与理论值套合检查纠正精度,记录检查结果,不合格影像应重新纠正。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3)坐标系统及投影变换①当基础图件与数据库的坐标系不一致时,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当涉及跨带时,需要进行投影变换作换带处理,统一为同一中央经线;②根据数据跨带情况,选择任意中央经线方法或投影主带进行换带处理;③检查数据库各要素数学基础的正确性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2.4矢量数据转换要求1)数据检查①要求对已有矢量数据的格式、坐标系、精度、现势性等进行检查,并针对检查问题进行修改;②转换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③精度检查的方法是已有的矢量数据与省厅统一下发的DOM套合,检查对应要素的位置偏移精度,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矢量数据需进行修改;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2.5基于外业电子数据采集要求1)外业电子数据检查①要求对外业电子数据的格式、坐标系、精度等进行检查,并针对检查问题进行修改;②转换坐标系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③精度检查的方法是外业电子数据与省厅统一下发的DOM套合,检查对应要素的位置偏移精度,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矢量数据需进行修改;2)数据精度、数据接边、数据拓扑建立等的要求参见(基于正射影像的信息提取要求。)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3属性数据采集7.3.1手工录入1)依据外业调查资料在建库软件中逐个宗地录入属性数据;2)利用Access、Excel等软件集中录入属性数据,并通过地籍号与矢量数据关联。7.3.2分析计算通过数值计算、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属性项进行计算赋值。7.3.3直接导入对已有数据库中的属性数据或外业采集的电子形式属性数据进行转换、编辑、完善,并直接导入数据库中。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4属性数据采集要求1)数据结构和编码方法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要求;2)属性数据采集以数据源为依据;3)属性值应保证正确无误;4)属性数据与矢量数据应保持逻辑一致性。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5栅格数据采集方法7.5.1DOM由省厅统一提供;7.5.2对需要保存的审批文件、合同、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相关文档资料,直接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扫描或拍照,生成存档数据文件。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6存档文件采集要求1)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像清晰、不粘连;2)色彩统一、RGB值正确;3)与原资料内容完全一致;4)存储为JPEG格式文件;5)需要有说明文件,附加说明文件内容无错漏。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7元数据采集方法7.7.1对数据采集过程中产生的新数据,其元数据的获取由数据生产单位同时提供;7.7.2对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的已有元数据的资料及数据,应按照《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要求对其元数据进行相应的补充、修改及完善。七、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7.8元数据采集要求1)数据项要求齐全;2)数据内容正确、无漏;3)元数据采集需按照《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要求。八、各要素数据采集8.1基础地理要素8.1.1定位基础1)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中为可选项,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中为必选项,测量控制点属性表中,X(E)_XA80、Y(E)_XA80、Z_XA80三个字段为必选字段;点之记字段存储点之记影像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径及文件名。八、各要素数据采集2)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中有此可选项。在实际建库过程中,此要素常常可以忽略,但如果某些地方的正射影像图的精度不能达到要求,则必须实地测绘纠正控制点,对正射影像图进行纠正,使之达到精度要求。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属性表中,X(E)_XA80、Y(E)_XA80、Z_XA80三个字段为必选字段。3)测量控制点注记测量控制点注记要素为可选项,通常由建库软件根据测量控制点要素自动生成。八、各要素数据采集8.1.2行政区划1)行政区行政区为必选项,由二调数据转换而来,在转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时,如果调查区采用的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与二调数据不一致,则行政区数据必须经过换代计算处理,才能转入到数据库中。2)行政区界线行政区界线为必选项。由二调数据转换来,在转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时,如果调查区采用的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与二调数据不一致,则行政区界线数据必须经过换代计算处理,才能转入到数据库中。八、各要素数据采集3)行政区要素注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中,行政区要素注记为可选项;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中,行政区要素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