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北理人的视角看PPT:黄佩雯王廷轩材料收集:黄则临刘田田洪思明王帅刘斌超视频剪辑:闫琰世界中国北理工北理人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机遇与挑战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机械应用到工厂中1760工厂实现大规模生产1870实现生产自动化1970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制造2013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与大机械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与电气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自动化与网络化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与互联网结合1.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于制造领域,制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智能产品推动社会进步,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颠覆性技术交叉应用于多个领域,产业部门发生重大变化1.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生产方式智能化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工业智能化英国工业设备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被重新认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英国工业20501.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1.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资料来源: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网站;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网站世界中国北理工北理人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机遇与挑战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2.1中国:机遇与挑战历年来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制造业综合指数:表征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世界上的地位。各国制造业均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此过程与其工业化进程相吻合。工业化完成后,各国的制造业发展出现了分化,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德国、日本保持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第一梯队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第四梯队资源输出国,包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工信部部长苗圩2.1中国:机遇与挑战2.1中国:机遇与挑战国家制造业研发强度对比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2.1中国:机遇与挑战资料来源:2010-2017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中国科技网)我国制造业有着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TEXTHERE2.2中国: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我国在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我国制造业拥有巨大市场,需求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我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已有优势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弱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资源利用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低我国所需的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2.2中国: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2.3中国:中国制造20252014年12月2015年3月5日2015年3月25日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李克强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五条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2.3中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各阶段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和我国GDP增长率,构建了如图所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预测模型,对未来30~40年我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3中国: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2.3中国:中国制造2025世界中国北理工北理人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机遇与挑战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3北理工:仿人机器人美国Atlas代表放人机器人力矩控制世界最高水平。现可进行向前、上跳跃及后空翻。视频发布于2017Humanoids会议,技惊四座。侧重军用日本Asimo可完成行走、奔跑、服务性动作等,现具备了人工智能,能依据人类的声音、手势等指令,来从事相应动作,还具备了基本的记忆与辨识能力。其他代表性机器人:HRP-4CT-HR3侧重服务性中国BHR-6P具有“摔、滚、走、爬”等多种运动功能,具有智能感知决策能力、高性能运动与越障能力,能在一般轮式、履带式车辆难以通过的复杂地区完成任务。其他代表性机器人:HIT系列具备自主研发实力,但仍与国外相差较为明显3北理工:航天航空陆地时代大航海时代航空时代太空时代15~17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载人飞行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3北理工:新能源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规划数量3北理工:新能源车6135817425837149580411751670228930006133911617227030349569310521540204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乐观)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悲观)推广成效不明显•目标达成率约18%•乘用车仅约7%用车环境不健全•私人购车仅占1成•充电规格未统一,使用不便技术隐忧•车辆自燃事件•电控技术不成熟•引发支持HEV声浪政策方向摇摆•发展方向和目标仍待明确化•无序发展,资源分散不集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瓶颈3北理工:生物医学工程2030年2016年2010年2015年1940-50年人工智能诞生中国脑疾病精准诊疗引领世界谷歌无人驾驶AlphaGo围棋大战谷歌确定人工智能优先战略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深度学习分割脑MR图像优于传统方法2015年,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工智能糖网病诊断精度可用于临床2016年,Google人工智能皮肤癌诊断精度达专家水平2017年,斯坦福大学样本量>100,000数据来源:Siemens3T机构一家样本量128,175数据来源:公开数据库机构>3家样本量129,450数据来源:公开数据库机构>3家3北理工:新材料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其发展方向:1、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2、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3、提前布局和研制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全球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世界中国北理工北理人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机遇与挑战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我们所做的事情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黄则临:中国的仿人机器人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仿人机器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愿“家家都有机器人”的美好愿景能早日实现!王帅:航空航天是人类拓展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产物洪思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高端装备创新的征程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刘田田:数字医疗,建设健康中国!王廷轩:我们要做的是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闫琰:生物医学工程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是未来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课题!黄佩雯:智能制造将给中国新的生命力,我们拭目以待!4北理人刘斌超:相信在不久的数年内,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将日趋成熟,并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成为我国新的核心竞争力。附:参考文献•邓泳红,张其仔.中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J].中州学刊,2015,No.222(6):23-28.•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黄萌萌.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契机与问题[J].世界知识,2016(22):66-68.•李金华.全球新兴工业区兴起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工业区建设的现实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3-113.•何枭吟,王晗.第四次工业革命视域下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7(6):151-156.•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1):41-49.•高潮.“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和而不同[J].中国对外贸易,2016(5):29-31.•张茉楠.中国制造2025实现变道超车[J].全球化,2015(6):78-90.•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17.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