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北京大学为了保证按国家批复的《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建设,我们对学校的总体建设方针、各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认真的研讨与论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北大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晰和科学,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完成“985”二期建设任务,为下一阶段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信心。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全校师生员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全面展开了以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和建设,我们坚信在“985工程”的持续支持下,北京大学将进入一个快速稳定发展的时期,扎扎实实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北京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的使命,完成这项使命需要大力提高北京大学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学校的人文和学术环境,使北京大学成为国家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因此,教育部将“985工程”(二期)的重点放在提高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上是有战略远见的。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和对北京大学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尽管学校在空间、经费、仪器设备、科研成果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均有差距,但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是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同时,要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学科齐全,综合优势强(81个重点学科)的特点,重点发展前沿交叉学科,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提出了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总体方针:“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前沿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调动各方面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北京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保障“985工程”二期建设的进行,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985工程”领导小组,讨论和决策“985工程”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985工程”办公室,负责“985工程”的具体实施。各平台和基地也相应建立了“985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与平台相关的“985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执行。学校还制定了《北京大学“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北京大学“985工程”中央专项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大学“985工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专项管理办法。下面按照通知精神,分“平台、基地的建设情况”,“体制与机制改革思路与举措”,“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方面的工作”和“困难与问题”几方面汇报一年来的进展情况。一、平台、基地的建设情况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重点开展13个科技创新平台和7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和基地的建设,使我校在生命科学、医学、数学、分子科学、微米和纳米技术、环境等学科领域中的某些重要方向上,形成能够冲击国际学科前沿的实力和队伍,并产生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成果。在过去一年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步启动与重点支持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各个平台在队伍建设和公共设施方面选择一些关键和瓶颈问题,优先安排建设资金,同时,学校选择若干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领域,进行重点支持。下面先汇报几个已启动的平台的情况,然后介绍学校在多渠道开源进行标志性平台建设方面的几项工作。(一)分子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分子医学平台涵盖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命科学学院等机构,是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的重点领域。分子医学平台将重点建设一些关键技术平台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生命科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985”二期计划引进和培养15-20名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届时生命科学的研究小组负责人(PI)将达50人。2004年引进2位教授,1位副教授;2005年引进3位教授,1位副教授。两年共引进和培养了5名长江特聘教授(2005年的3位长江特聘教授已报教育部审批)。目前PI总数已达40人,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并将实现生命科学竞争力提高的第一阶段目标。医学部在队伍建设方面,2004年度新增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7名新世纪优秀人才通过教育部的评审。新引进了4名海外优秀人才。在科研技术平台方面重点建设了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实验动物中心。以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为主体,以覆盖面大、关键的大型公用设备为基础,以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试验动物中心目前重点建设了以大型斑马鱼房为特色,包括线虫、果蝇和小鼠在内的系统化模式动物研究体系。鉴于很多重要的基因在进化中的保守性,利用不同的模式动物的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发现与克隆、发育和疾病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在此基础上,建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提高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水平。在小鼠技术平台建设中,我们已建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如小鼠克隆、四倍体技术培育小鼠、体外诱导生殖嵴干细胞向卵细胞分化,并培育出子代小鼠以及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条件敲除等技术。相应研究工作已全面地展开,使北大在这一领域已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最近,与日本熊本大学Yamamura教授和德国的RudiBalling建立了功能基因组学的合作研究关系,并获得了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会关于GrandChallengesinGlobalHealth基金的资助(190万美元)。(二)湍流与复杂系统科学创新科技平台湍流与复杂系统科学平台是学校加强和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试点。在过去一年中,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力学系进行了人员调整和机构改革,在队伍建设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学校“以交叉学科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以湍流和复杂系统科学为重点,凝炼学科方向,以高水平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牵头,调整了重点实验室和力学系的课题组设置,重点加强了湍流物理机理的理论、实验与计算研究、复杂流动的计算与工程应用,、复杂智能系统与航空航天结构的动力学与控制、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等前沿和交叉领域,努力参与和解决航天航空等国防建设与国家建设中提出来的关键问题。学校也正在努力改善湍流与复杂系统科学平台的科研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学实验大楼项目(7000平方米)正在上报审批,部分实验设备也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前不久,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评估验收。目前,正与航天技术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就建立合作研究机构事宜进行磋商。(三)微观、宇观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启动了北京大学自由电子激光平台(PKU-FEL),以及配套的低温液氦系统。北京大学自由电子激光平台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综合平台,也是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核心。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973计划的支持,同时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科技工程中的重要候选项目。PKU-FEL一方面是重大科技工程的前期研究,同时其实验装置本身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电子束,可以用来进行THz波、红外FEL、相干同步辐射,以及X射线、射线等光源的研究,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PKU-FEL的关键部件是超导型注入器和超导主加速器。超导加速器能在连续波或脉冲模式下运行,产生高亮度、低发射度、低能散、超短脉冲结构的高品质电子束,是常规加速器无法替代的。PKU-FEL采用了1.3GHzTESLA超导加速腔,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腔型。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利用北京大学和国际著名实验室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与德国电子同步辐射中心(DESY)、Rossendorf实验室、美国康奈尔大学、Jefferson实验室、德国ACCEL公司、瑞士林德(Linde)公司、法国法液空(AirLiquide)公司,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以保障把PKU-FEL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技术装置。(四)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以凝聚态和光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主要支撑组建的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平台是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的一个典型例子。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以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为牵引,优先启动建设了“周期量级激光相干调控与阿秒光物理”实验平台;并在基础比较好的III-V族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电子材料等方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配备了半导体材料电学和输运性质测量系统,建设了III-V族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电子材料研究实验室。目前,“飞秒光物理与介观光学”实验室已经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为2005年的创新团队,III-V族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电子材料研究实验室也为承担重大国防科研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五)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新基地重点支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的启动和研究工作。目前“《儒藏》精华本”已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为此,北京大学成立了实体性机构“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具体执行。一年多来,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在教育部的关怀下,已完成下列工作:组织联合攻关。教育部要求中标学校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认真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落实教育部的要求,作为《儒藏》工程牵头单位的北京大学,于2004年4月和8月召开了两次有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包括台湾地区学者)参加的“《儒藏》编纂与研究工作会议”。在会上,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如何修好《儒藏》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儒藏》精华编目录”、“《儒藏》精华编编纂体例”、“《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协议书”、“《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参与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关于《儒藏》精华编校点的说明”以及“《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这些文件已印成《儒藏工程工作手册》,并发送各参与单位。会后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与各合作单位签订了合作项目协议书。落实合作任务。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根据校点内容及合作单位的专长,已约请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对460部儒家典籍的校点工作。现各单位的校点任务大都落实到人,并开始进行校点。这些合作单位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古籍所、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和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历史系经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和电子文献中心、四川大学古籍所、吉林大学古籍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中心(儒藏研究所)和古籍所、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深圳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古籍所、苏州科技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哲学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江西上饶师范学院等。建立工作制度。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在工作中逐步建立各种工作制度。我们定期召开北京大学儒藏编纂工作小组会议,讨论研究重大问题,并印发工作简报。迄今为止已召开37次工作会议,印发了27期工作简报。中心每周召开中心例会,处理日常工作;还建立了值班制度、档案制度、收发制度等。为广泛征求意见,并为《儒藏》工程的参与者提供参考,2005年8月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制1册《论语》专集作为《儒藏》的样书,其中包括5种《论语》注疏。通过样书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知难而进,以校点排印的形式整理出版《儒藏》精华编,是正确的决定。这不仅避免了因影印出版将造成与其他影印丛书重复的问题,而且易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全文检索,更方便大家使用。我们的做法证明,如果取法乎上,认真对待,经过努力,确实可以整理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信实可靠的新本子。样书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更坚定了我们用高标准编好《儒藏》精华编的决心和信心。样书还表明,我们已开始利用流传域外的有关版本,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吸收域外的有关成果积累了经验。二、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思路与举措(一)学术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队伍建设。近年来,在“985工程”和“211工程”支持下,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