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9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点一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1读遥感工作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2)原理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感知电磁波(3)主要环节(4)特点探测范围,获得资料速度、周期短、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受地面条件限制。(5)应用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大快高少环境监测2读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2)程序信息源→→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3)应用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及评估预测。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数据处理动态监测【温馨提示】“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1.遥感技术的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具体分析如下: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考向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考题引领]1.(2015·江苏卷)下图A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B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2)题。(1)图A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冲积扇D.盆地(2)图B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0平方米D.减少了2700平方米【解题关键】明确冰川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从而确定遥感图像中地势越高,光线越明亮。【解析】第(1)题,根据遥感成像原理可知,地势较低的山谷处光线较暗,地势较高的山脊处光线明亮,图中甲点所处的地方光线较暗,又在冰川冰舌的延伸方向上,应为山谷。第(2)题,图中1表示非冰川,2表示冰川。读图可知,2009年的冰川方格比1973年少了3个,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故冰川面积减少了2700平方米。【答案】(1)A(2)D[变式训练]1.(2018·长春模拟)下图所示是对水稻长势进行监测的工作原理。监测过程中获取水稻光谱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分析―→管理措施A.GPSB.RSC.GISD.数字地球解析:RS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光谱信息。答案:B考向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考题引领]2.(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解题关键】理解RS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析】第(1)题,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较弱。第(2)题,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区位因素多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相联系,与居民点和岩层联系不大。【答案】(1)A(2)C[变式训练]2.(2018·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月考)网络模式是地理空间教学分析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是不同地理信息的网格图,每格为100km2。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该地域布局重化工业区,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选址,应增加的主要信息有()①气候②土壤③交通④居民点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2)根据已有的信息,下列网格最适合设立重化工业区的是()A.乙—ⅠB.戊—ⅡC.丙—ⅣD.丙—Ⅴ解析:第(1)题,重化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因此必须考虑所处地区的风向(气候),尽量减轻对城区的污染;同时重化工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较高,因此需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区。第(2)题,根据干支流的分布可判断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因此乙—Ⅰ位于河流的上游,在此设立重化工业区会对河流产生污染,影响城区供水的质量;戊—Ⅱ位于断层上,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布局重化工业区;丙—Ⅳ距离城区太近,也不适合布局重化工业区;而丙—Ⅴ距城区有一定距离,且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适宜布局重化工业。答案:(1)A(2)D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与数字地球1读全球定位系统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2)组成部分①——GPS卫星星座②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③用户设备部分——导航空间部分GPS信号接收机(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时间,广泛应用于野外调查、交通、军事等领域。三维坐标【温馨提示】“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2读数字地球从数据采集到应用全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构建奠定了基础。(2)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地球信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可知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考向GPS的应用[考题引领](2018·福建泉州质检)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A.GPS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C.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2)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①网络实时监视②所处位置获取③失窃汽车查找④行车路线追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题关键】可联系实际情况分析。【解析】第(1)题,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这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A错。GPS技术本身不能扩大出行范围,B错。随着GPS技术的普及,人们使用越来越方便,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C对。有手机信号不一定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手机必须开通此项服务才行,D错。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导航,所以D对。GPS没有监视功能,也没有查寻功能,①③错。所以A、B、C三项错。【答案】(1)C(2)D[变式训练]北斗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读北斗导航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精确划定城市地价等级范围,提高土地利用率B.可对某地区的自然灾害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估C.可以监视长途客车的行驶路线,获取位置和速度等信息D.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是人视力的延伸(2)北斗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题,北斗导航系统实质就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实时定位可以监视长途客车的行驶路线,获取位置和速度等信息,故选C项。A、B两项需要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是人视力的延伸。第(2)题,材料中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定位,还有短文通信功能,由此可以确定③、④的描述是正确的。提供灾区影像的技术是遥感,统计灾区经济损失可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C(2)D温示提馨请做:限时规范训练29(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