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书法欣赏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书法美是造型美和书写美的高度统一,在中国写意艺术传统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成为古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韩愈曾这样地评价过张旭的书法: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可见书法艺术表现空间的博大精深。子钟鼎文(金文)青銅器上拓下的文字康定利泽长久诏版上的小篆眉心书法艺术中国特有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结合书画艺术中国书法是在一定空间展示运动的徒手线条的时间艺术凝固的音乐中国书法史概述汉字的产生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图画记事符号记数象形符号记写音节表意为主的意音文字系统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草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六国古文隶书今草行书章草楷书古文字今文字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東汉魏晉以后甲骨文迄今发现的最早已成系统的文字主要通行于殷商时代用刀刻于龟甲、兽骨上笔划纤细、字型像图画金文指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叫金文,又叫钟鼎文因采用铸刻技术,字型比甲骨文宽、粗篆书篆是字体加長、引長的意思篆书---有大篆、小篆两种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的文字笔划圆匀,结构繁复篆书---有大篆、小篆两种小篆---又称『秦篆』秦国统一天下后通行的文字笔划圆匀,粗细一致,结构比大篆简单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发展至汉代,才被却认为正式字体隶书摆脱了图画幸而成为纯粹的符号,为近两千年来的方块汉字奠定基础隶书与小篆的比较由圆转绵长的线条演变为平直方折的笔划字形从竖长方形变为扁长方形字体结构从繁复变为简省带有图画性的象形特征大多消失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萌芽于汉、魏之际,至南北朝时成了主要的字体字形正方或长方,笔划平直、结构方正流传至今,成为现代汉字的通用字体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笔画相连的字体有今草、狂草、章草之分草书—章草汉代的草书叫章草章草命名之说法1字体构造彰明2认为适用于写奏章3汉章帝的爱好4因史游用于写急就章横画挑法减少,有的笔划连成一笔,但字与字之间不相连接草书—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笔划更简省,书写更方便每一字笔划相连多字与字也常游丝相连草书—狂草草书中最为放纵的一种唐代张旭、怀素是著名的狂草书法家行书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名闻千古的行书杰作字体比较—楷书、行书、草书楷书—如人的端坐印相心我字体比较—楷书、行书、草书行书—如人的行走字体比较—楷书、行书、草书草书—如人的跑步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嶧山刻石(释文)皇帝立国維初在者嗣世称王字体:小篆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东汉漢曹全碑(釋文)等恤民之高年抚育家钱糶米字体:隶书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宋黃庭坚黃州寒食诗跋(释文)東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悲太白有未到楚此书兼颜魯公杨少师李西台字体:行书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晋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朱楚人今所在往得其字体:草书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字体:楷书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字体:字体:隶书草书印相心我(文释)书法欣赏与字体辨认字体:字体:字体:行书小篆楷书石门颂石门颂全称《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为《杨孟文颂》。隶书,东汉建和二年刻。此颂结字大小不一,洒落自然,纵横劲拔,字里行间颇饶趣味。乙瑛碑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又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或《孔龢碑》。清方朔跋此碑云:“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何绍基跋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礼器碑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为《韩敕碑》。郭宗昌评此碑云:“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神助,弗由人造,所谓流星电转、纤踰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髣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接也。”孔宙碑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清杨守敬跋此碑云:“波擎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视《杨孟文颂》之开合动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极其妙,未易轩轾也。碑阴亦淳厚。”史晨碑史晨碑有二碑,并刻于一石,都汉建宁二年立。碑正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俗称为《史晨前碑》,碑阴刻《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俗称为《史晨后碑》。清万经评此碑云:“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凌不可犯,其品格当在《卒史》、《韩敕》之右。”西狭颂西狭颂亦称《李翕颂》,清杨守敬评此碑云:“方整雄伟。”曹全碑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清万经评此碑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张迁碑张迁碑亦称《张迁表》,清方朔评此碑云:“雄浑朴茂。”文徵明文征明的隶书,在结体上极为平正,这是因为自唐朝以降,隶书笔法渐渐失传之故,由此可看出在清朝复兴篆隶风气之前,隶书的风格。邓石如四体帖之一邓石如的四体帖中,波砾发露,刚劲浑厚,可以称得上是其代表之作品。何绍基隶书联讲道毓德立诚垂范,研书赏理敷文奏怀。赵之谦隶书五言联赵之谦融合北魏时期碑刻中,雄浑豪迈的精神与变化,将之融入隶书之中,使得其隶书充满刚劲的姿态。晋朝王羲之频有哀祸帖字体:章草明朝文徵明阿房宮赋字体:行草唐太宗温泉銘字体:行书宋高宗字体:行书秦朝石鼓文字体:篆书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字体:楷书王羲之,字逸少(307年一365年),他曾做过右军将军的官,所以后世又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一门皆善书法。他从小从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书,以后又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楷书、行书、草书都取得极大的成就,成为后世学习的范本。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兰亭序》对后世影响最大,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聚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醉意朦胧,当场铺开蚕茧纸,手执鼠须笔,一气呵成写下了《兰亭序》。酒醒以后,他又重复写了好几本,但都没有原作好。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宇。笔力遒劲秀逸,结字章法浑然天成,完全是心手相得之作。全篇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可以看出行草书的特点,每个字都须依上下字的笔势而定,避免状如算子,一字万同。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名士的精神写照,骨气内敛,文采斐然,达到了行草书法的极致。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爽爽有一种风气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棨,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晋人的书法是这种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王羲之是尚韵时代孕育出的大家,他远离世俗去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而逐渐达到无滞于物,天人合一的境界,思处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他用闲瑕和从容来挥洒《兰亭》,笔迹轻盈妍美,格调清新高洁,形态静若秀女,穆若清风,行云流水,而顾盼生姿。张旭草书使书法成为抒情的艺术张旭(658?-724)字伯高,吴郡(今苏州)人。自认师承先从二王,但其实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楷书曾有创新,但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把草书作为抒情的手段的艺术精神。其以书法宣泄情感,达到心手两忘,使草书完全摆脱了实用的羁绊,成为了纯抒情的艺术。他的草书创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重要里程碑。其后的怀素(725-785),作为和尚,也以书法宣泄情感,但与张旭又不尽相同,其起伏变化不如张,而有着超尘脱俗,以书法为佛事而求解脱的意味。張旭˙古詩四帖看张旭的草书作品,以静观之,如雕塑,结字物体大气磅礴,浑厚雄强;以动观之则如音乐,取势运笔,连绵跌宕,金声玉振。集古今楷书之大成的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因曾被封为鲁郡公,世称为“颜鲁公”。初学王,又曾转师褚遂良,更多汲取营养于北朝碑刻,终集古今楷书之大成,创造了影响百代的“颜体”。其风格大致是:点画浑厚饱满、转折多变、提按分明,字形显得端庄雄伟,章法茂密丰实。颜真卿千福多宝塔碑《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起伏跌宕。《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祭侄稿》是颜真聊最精彩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唐人尚法:法度森严,筋骨强健,端庄凝整,雄秀劲媚。颜真卿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尽管王羲之自唐以降被尊称为书圣,颜真卿却以天纵的格力变古法,立新法,改变二王柔媚的习气,以雄强之风取而代之,成为一代楷则。在唐代,艺术与精神相通最为典型的书家就是颜真卿,被誉为颜真卿现象.他抗敌卫国,大义凛然的气质为历代所敬仰。他那坚挺的主导性格和刚毅的生命气质,影响着他对笔法、字体和风格的审美选择,而且具备正面全向着刚正不屈的伦理人格。由此可断言,他那刚健雄浑、大气磅礴的独创审美风格,同他的气质、性格和人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后人评之为“唐人楷法第一”。创造了“欧体”,其风格笔划瘦硬端直,字形平稳清秀,结体疏朗。柳公权(778-865)字诚恳,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初学二王,取法欧最多,“柳体”与欧同属瘦硬端直疏朗一类,但转折犹为顿挫有力。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世称“颜筋柳骨”。宋代书法产生了著名的宋四家,以苏轼为首,黄庭坚、米芾、蔡襄推波助澜,形成追求意趣的宋代文人书法。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能书善画,说自己: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可见他重在意趣。他被贬黄州时遭遇困顿,满怀怨愤地写下《黄州寒食诗帖》,真可以说是笔随意转,跌宕起伏,高潮处可听见悲鸣之声。苏轼黄庭坚的“尚意”米芾的“尚法”和风格的创新宋徽宗的“瘦金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唯推求”——苏轼黄山谷不计较点画是否合乎法度,而注重其中表现出的感情。运笔迅疾自称“刷字”,中锋侧锋同用挥洒自如,笔画高低向背,跌宕变化,结字大小欹侧,通篇布局又呼应得体。笔画极其细瘦疏硬,似于刀刻,有明显的顿收。字体亦狭长,略向右上斜。《寒食帖》与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书法艺术期待创新的阶段从米芾的“尚法”以降,宋代书法家们渐失去了创新的锐气。“尚法”本身即已意味着追求谨严的法度,这直接导致了元代赵孟頫结体精工、用笔柔媚、字只端秀,而意蕴浅薄的,集古今楷书妍美之大成的风格出现。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其楷书与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并称为“颜柳欧赵”。中国书法欣赏要素一、始于用笔书法是线条艺术,毛笔是软毫,运转极具变化,行笔如舞者旋飞舞池,轻重提按间,让线条飞动自如为上。中国书法欣赏要素二、基于结构字由一笔一画到结成完整的字,无论笔画多寡,总有基本原则,古人有谓:疏可容马、密不透风。结构要能稳当妥贴,再求险峻。中国书法欣赏要素三、成于章法章法是经营书法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要件,泼墨落纸,字里行间要能金生玉润,或跌宕、或攲侧、或低吟、或长啸‧‧‧它是书家个性、气质、胆识、修养、审美、

1 / 1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