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流派环艺122夏云Page2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中期)□生产技术落后→解决能力有限→技术相对简陋→穴居窑洞及山洞□生产能力不足→物资财富有限→满足基本要求→形式→巢居□生存压力大→建造目的单一→满足基本生存要求→木墙,泥墙Page3穴居Page4巢居、干栏式建筑Page5中期阶段(奴隶社会中期、封建社会至工业革命前期)□生产技术进步→技术能力提升→结构复杂→eg:哥特式(中:斗拱、瓦砖西:肋拱)□生产能力加强→物资财富增多并集中→大的、消耗性强的→皇宫别墅山野□建造目的复杂化→生活及享乐的观念→形式复杂、风格多样→洛可可、巴洛克、楼台亭阁Page6斗拱Page7瓦砖Page8肋拱Page9皇宫故宫(明清二代皇宫)日本皇宫Page10别墅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清代署名的皇家园林Page11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Francigenum),“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Page12哥特式巴黎圣母院建于1345年Page13巴洛克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Page14巴洛克罗马圣卡罗教堂Page15洛可可风格特点: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洛可可对于府邸形制的影响:府邸整体亲切而舒适,平面功能分区明确,不同于古典主义内部功能受到重视,建筑物外表着重条理整饬而内部着重功能,房间、院落均为方形抹圆角或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空间。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Page16洛可可Page17楼中国名楼之一:黄鹤楼楼有作为商业空间的茶楼酒肆,或作为卧室、书房和观赏之用体形繁简不一,有简单的形式,也有体形复杂的。Page18台台是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古代的宫殿多建造于台之上。古典园林的台后演变于厅堂前的露天平台,既月台。Page19亭亭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供游人亭外观赏。常把它们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四面、六边、八边、扇面、圆形、梅花等不同的形式。Page20阁阁收藏珍贵文献。长方形平面,二层楼,正面满开窗,其余三面都是石墙。Page21当前阶段(工业革命至今)□求实功能,注重运用新的科学与技术,追求室内空间“舒适度”的提高。□讲究人情味,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追求个性与独创性。□重视室内空间的综合艺术风格。Page22室内设计风格□一、传统设计风格传统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性、色调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Page23室内设计风格□二、现代风格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构图手法。Page24室内设计风格□三、后现代风格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9(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在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对现在主义纯洁性的逆反心理,既为后现代风格。Page25室内设计风格□四、自然风格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认为只有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可以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情趣,也常用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气氛。Page26室内设计风格□五、混合风格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于一体,例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配以现代风格的墙面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欧式古典的琉璃灯具和壁面装饰,配以东方传统的家具和埃及的陈设、小品等等。混合型风格虽然在设计中不拘一格,运用多种体例,但设计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Page27室内设计的流派□一、高技派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汇丰银行等。Page28室内设计的流派□三、光亮派光亮派也称银色派,室内设计中夸耀新型材料及现代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及光亮效果,往往在室内大量采用镜面及平曲面玻璃、不锈钢、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石等作为装饰面材,在室内环境的照明方面,常使用折射、折射等各类新型光源和灯具,在金属和镜面材料的烘托下,形成光彩照人、绚丽夺目的室内环境Page29室内设计的流派□四、白色派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5”与“白色派”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Page30室内设计的流派□五、风格派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Page31室内设计的流派□六、超现实派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Page32室内设计的流派□七、解构主义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Page33经典作品分析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age34经典作品分析(1)功能分区与总平面分析:流水别墅地下室设置了储酒室,一层则设置了厨房和餐厅与起居室,并有大量观景平台。厨房餐厅起居室平台储酒室Page35经典作品分析(2)功能分区与总平面分析:流水别墅二层设置了主卧与次卧,三层则设置了书房,二层三层均设有大量观景平台。主卧书房客卧平台主卧Page36经典作品分析(3)交通流线分析:交通流线比较合理,并且结合了观景的需要。Page37经典作品分析(5)别墅立面分析:立面风格较为简约,并且紧密的和地形结合在一起。别墅南立面别墅北立面别墅东立面别墅东立面Page38当代作品分析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蓬皮杜中心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是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Beaubourg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1969年是已故总统蓬皮杜决定兴建蓬皮杜中心,设计者是从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中的获胜者意大利的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和英国的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GeorgeRogers),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中心大厦南北长168米,宽60米,高42米,分为6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大厦内部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它南面小广场的地下有音乐和声学研究所。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Page39当代作品分析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Page40当代作品分析顶层平面图总平面图Page41当代作品分析平面分析:建筑表面面积:约90,000平方米;体积:430,000立方米;楼层高度:共8层,其中6层为地上建筑;共166米长,42米高,60米宽;室内面积:每层7,500平方米的巨大平台;2000年1月1日维修后重新开放,增加了8,000平方米的空间;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整座建筑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