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本节要点•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一)封建制与庄园经济•(二)修道院经济•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一)“十字架”与“宝剑”(二)“阿维农之囚”四、十字军东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是名副其实的封建制,它由“宗主”(Suzerain)或“领主”(lord)与“封臣”(Vassal)之间的层层分封的金字塔形结构组成•这种封建关系中,国王名义上拥有封邑的所有权,封臣只具有租借权,实际上封臣在封邑中拥有绝对的权力。作为这个封建关系金字塔的地基而支撑着整个塔身的,是封邑中的农奴封建社会的金字架式等级结构在庄园中劳动的农奴(二)修道院经济中世纪修道院遗址•随着基督教在中世纪成为整个西欧社会唯一的宗教信仰,教会的角色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经济方面,教会从穷苦人的精神抚慰所变成了最富裕的庄园主。到了10世纪,修道院已发展成为西欧最大的庄园主,寺院经济基本上控制了整个西欧经济的命脉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查理曼在亚琛的皇宫复原模型(从这位伟大帝王的简陋皇宫,可以想见当时一般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中世纪的庄园生活并不像后来的浪漫主义者们所描写的那样,充满了田园诗般恬静优美的情调。•城堡中的贵族们和教区里的教士们在生活资料方面拥有吃不尽的粮食、肉类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却十分糟糕•现代科学家们通过对中世纪人的骨骼进行研究,估算出整个封建时代人们最长的平均寿命不过42岁,而在此期间的某些阶段,如黑暗时代的末期,人们的平均寿命甚至还不足30岁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一)“十字架”与“宝剑”查理曼大帝圣物盒•罗马帝国崩溃以后,西欧社会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各蛮族王国分而治之的状态下•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一方、以日耳曼封建王侯为另一方的教俗之争,构成了西欧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通过《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分裂,西欧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分散隔绝的封建状态中分裂的查理曼帝国(二)“阿维农之囚”•1302年,雄心勃勃的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第一次三级会议,反对罗马教皇充当法国的太上皇,并推选出法国波尔多大主教继任教皇,即克雷芒五世,并且把教廷从罗马迁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置于法王的控制之下。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十年之久的“阿维农之囚”时期(1305-1377年)•1378年,乌尔班六世则在罗马重新组建枢机主教团,与阿维农的教廷相抗衡。于是,继“阿维农之囚”以后又出现了40年之久的“西方教会大分裂”,这种分裂的局面直到1417年才结束。四、十字军东征十字军进入耶路撒冷•自从1071年耶路撒冷落入凶悍的塞尔柱突厥人之手以后,西方基督徒的朝觐活动不得不中止,圣地也遭到异教徒的破坏和亵渎•格利哥里七世在位时(1073—1085年)就曾经策划组织十字军东征之事,乌尔班二世任教皇时开始付诸实施。首批十字军于1096年在“穷汉”瓦尔特和“隐士”彼得的率领下从法国出发,这群乌合之众后来与由贵族们率领的十字军主力部队汇合在一起,终于在1099年7月15日攻占耶路撒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穆斯林又开始威胁和逐渐蚕食西方人设在东方的那些据点和公国。于是基督教世界又组织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十字军东征•基督教文化呈现为一种无法克服的痛苦的自我分裂。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劣欲念,在基督教文化中以一种令人震惊的野蛮方式融为一体,其结果就导致了普遍的伪善•由神性与人性之间的这种尖锐矛盾所导致的巨大痛苦,必然会把人引向最无耻的虚伪和最无情的残忍•由于基督教会是凌驾于一切分散软弱的世俗权力之上的唯一的统一性社会组织,基督教会自身固有的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导致的普遍虚伪,必定会对整个西欧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衍生出种种骇人听闻的罪恶和伪善,最终酿成深重的文化危机修道院与庄园经济1、“封建制度”(FeudalSystem)的内涵和起源,领主与封臣的层层分封。庄园构成了封建制度的基本“元素”。2、修道院和教会通过控制灵魂上天堂的特权而成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庄园主。3、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粗鄙生活。罗马教会与封建王国统一而组织严密的罗马教会分散而彼此隔绝的封建王国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中世纪西欧历史的主线,罗马教会的权力在13世纪达到顶峰,从“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开始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1095-1291年)进一步加深了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仇恨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基督教世界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西欧基督徒的狂热信仰与贪婪欲望的奇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