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古地理复习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2、相序:指一种相过渡到另一种相的一系列像的关系或相的组合。3、瓦尔特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或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4、沉积模式:一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描述了再现的沉积作用的面貌,是对沉积特征的一种全面概括。5、三角洲:指在河流与海洋的汇合地区,在河流作用与海洋(或湖泊)作用共同影响和相互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堆积体系,在平面上呈三角形状。6、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常被称为沉积物重力流,也称块体流。7、碳酸盐台地:指地形平坦的浅水碳酸盐沉积环境,原指地形平坦的浅水碳酸盐沉积环境。现指所有碳酸盐沉积环境(不考虑地形是否平坦)。包括潮坪、生物礁、浅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等8、碳酸盐缓坡:从岸线向盆内具有缓慢倾斜的斜坡(通常坡度不足1°),与较深水的低能环境无明显的坡折(有时有),波浪搅动带或最高能量带位于近岸处。二、填空1、主要层理和层面构造:层理:平行层理,水平层理;层面: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2、沉积相分类:大陆相,过渡相,海洋相3、相标志:沉积学标志,古生物谷生态标志,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学标志。4、冲积扇沉积物类型:泥石流沉积物(泥流、泥石流),水携沉积物(河道沉积物、漫流沉积物、筛积物)。5、冲积扇分类:旱地扇,湿地扇。6、冲积扇亚相:扇根,扇中,扇端。7、河型分类:平直河、蛇曲河、辫状河、网状河。8、曲流河亚相分类: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牛轭湖亚相。9、湖泊分类:按盐度分:淡水湖、咸水湖(淡水湖(含盐度0.1%);微咸水湖(含盐度0.1~1.0%);咸水湖(含盐度1.0~3.5%)盐湖(含盐度3.5))。按成因分:构造湖、河成湖、火山湖、岩溶湖、冰川湖。10、湖泊沉积相带划分: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和深湖亚相。11、三角洲三端元分类: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12、重力流分类:碎屑流(基质支撑)、颗粒流(颗粒支撑)、液化流(超孔隙压力支撑)、浊流(湍流支撑)。13、重力流形成条件:1、充沛的物源2、一定的触发机制3、足够的坡度4、一定的滞水环境和足够的水深。14、海水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浊流。15、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洋底(深海盆地、海岭、海峰、火山脊)。16、海洋分带: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17、碳酸盐台地分类:潮坪、生物礁、浅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等。三、简答题1、沉积相模式及其四种基本作用。答: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4.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2、辫状河、曲流河和网状河特征比较(图1)。答:曲流河(1)单河道、高弯度(河道弯曲度>1.5,宽/深<40);(2)一般发育在冲积平原中下游平原地区(3)坡度较缓、流量稳定,搬运方式以悬浮和混合负载为主,沉积物质为较细的泥砂(4)水流强度中等,常发生凹岸侵蚀,凸岸加积,侧向迁移形成的二元结构(5)典型微相:边滩、天然堤、决口扇、牛轭湖、泛滥平原等。辫状河1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大于40,弯度指数小于1.5,河道砂坝(心滩)发育。2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故又称为“游荡性河”。由于河流经常改道,河道砂坝位置不固定,故天然堤、河漫滩及牛轭湖不发育。3由于玻降大,沉积物搬运量大,并以底负载搬运形式为主。这种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网状河1地形:发育于坡度平缓、气候湿润、植被发育的河流中下游地区;2河流形态:是由几条弯度多变的、相互连通的、宽深比值较小的分叉系数较高的河道组成的低能复合体,沉积环境较为稳定;3沉积物:主要为网间河道、冲积岛、泛滥平原等沉积。其中,冲积岛、泛滥平原沉积被称为河间“湿地”;网间河道被包围在其中,平面上呈鞋带状;剖面上呈相互叠置的透镜状。3、曲流河亚相分类及其特征。答:图24、三角洲亚相、微相划分及其特征。答:图3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河控三角洲是河流作用远远超过海洋的作用下形成。表现为大径流量和大输沙量、小潮差、低波能,和浅而稳定的充水盆地。形态:按照三角洲的形态,可进一步分为“鸟足状”和“朵状”两种类型。鸟足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又称为舌形或长形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建设性三角洲。有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和较发育的滨海沼泽。朵状三角洲:朵状三角洲形态呈向海突出的半圆状或朵状。与鸟足状三角洲相比,朵状三角洲波浪作用有所增强,泥沙输出量有所减小,但河流输入沉积物的数量仍高于波浪和潮汐作用改造的能力。亚相划分: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河控三角洲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亚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沉积特征:浪控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故又称为鸟嘴状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河流流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由于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在港湾中堆积的泥砂受潮汐作用的强烈破坏和改造,仅形成小型三角洲;属于破坏性三角洲的一种类型。常发育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呈裂指状散射且断续分布的潮汐砂坝,这一特征是区别其他类型三角洲的重要标志。发育条件潮控三角洲一般发育于中高潮差、低波浪能量、低沿岸流的盆地狭窄地区。5、古代三角洲鉴别特征。答:1、岩石类型单一三角洲沉积以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在三角洲平原中常见有暗色有机质沉积。无或极少砾岩及化学岩,这是与河流相和湖泊相区别之一。碎屑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比河流相高。2、粒度分布特征由陆向海方向,三角洲砂岩中的碎屑粒度以及分选有变细变好的趋势。3、多种沉积构造层理类型复杂多样,河流中沉积作用和海洋波浪、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同时发育。见流水波痕、浪成波痕、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以及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变形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4、生物化石混生海生和陆生生物化石的混生现象是三角洲沉积的又一重要特征。生物主要为广盐性生物,如瓣鳃,腹足,介形虫等。5.反旋回沉积层序三角洲沉积在垂向上出现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6.朵状砂体形态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分布,剖面上呈发散的扫帚状,向前三角洲方向插入泥质沉积之中,与前三角洲泥呈齿状交叉。6、鲍马序列及其特征。答: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岩组成,近底部含砾石。粒度下粗上细,递变清楚;冲刷一充填构造和多种印模构造,如槽模、沟模等。A段常比其他段厚度大,代表递变悬浮沉积的产物。B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为渐变关系,比A段细,多为细砂和中砂,含泥质,显平行纹层,粒度递变不大明显。剥离线理。若B段作底,则与下伏鲍玛单元呈突变关系,其间有一冲刷面,可见各种印模构造。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小型流水型波纹层理和上攀波状层理,包卷层理、滑塌变形层理;是在A段和B段沉积后,浊流转变为低密度流,出现了牵引流水流机制所致。D段——上平行纹层段: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有断续平行纹层。是由薄的边界层流造成的,厚度不大。E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E段和D段有时不好区分,两者均属低密度重力流沉积。F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生物灰岩层,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有时与E段难于区分,合并在一起统称E段。7、海相组的一般特征。答:1.岩石类型:极为多样2.沉积构造发育各种类型的层理、波痕、雨痕、泥裂及其他沉积构造。某些构造组合在海相组较为特征。常有生物遗迹或遗迹化石等生物活动形成的构造。3.自生矿物海相特征自生矿物——海绿石,常与碎屑岩、碎屑石灰岩共生。4.生物化石既有广盐性生物,也有狭盐性生物生物分布与海水深度有密切关系8、无障壁海岸亚相划分及其特征。答:特点:以波浪作用为主分类:砾质海滩、砂质海滩、泥质海滩滨岸相1.海岸砂丘亚相包括海岸砂丘、海滩脊、砂岗等沉积单元。海岸砂丘:系由波浪作用从临滨搬运至前滨和后滨而处于海平面之上的海岸砂,再经风的吹扬改造而成。—风成细—中粒;圆度和分选好,重矿物富集;具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常见层系界限为上凸形的前积交错层理。海滩脊:在最大高潮线附近出现的线状砂丘。呈平行海岸的单脊或成组;常由较粗砂、砾石和介壳碎片组成;底部具冲刷面和水平层理;上部具交错层理。2.后滨亚相砂,比砂丘带粗;圆度及分选较好;具平行层理,见小型交错层理。当有较浅洼地并被充填时→低角度交错层理。浅水洼地内→见藻席,并发育虫孔、生物搅动构造。风暴期在后滨与海岸砂丘交界附近,水的分选→使重矿物集中→砂矿。3.前滨亚相以中砂为主;分选较好;冲洗层理发育;对称和不对称波痕以及菱形波痕大量出现;极浅水的其他标志:如冲刷痕、流痕、变形波痕、流水波痕、生物搅动构造亦常见到。前滨下部沉积物分选比上部差,并含有大量凸面朝上的贝壳碎片和云母等。不同生态环境的贝壳大量聚集,可为鉴别古代海滩砂体的标志。4.临滨(近滨、滨面)亚相常发育沿岸砂坝,波能愈弱,沿岸砂坝越少,在低能海岸区仅有一条沿岸砂坝发育于低潮线附近。沿岸砂坝向陆一侧伴有凹槽→有浪成波痕、小型流水波痕。临滨上部发育大量砂质沉积物→较大型交错层理。越向岸交错层理越多;越向海的深水部位交错层理渐少,而生物搅动构造增多,且出现水平纹层。越向临滨下部沉积物越细,并渐变为过渡带的更细粒沉积。5.过渡带泥质粉砂岩—细砂,生物扰动强烈,潜穴发育,原生层理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可形成均匀层理6.远滨(滨外)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水平层理,典型海相化石,生物扰动中等-强烈,各种生物潜穴属清洗沉积范畴9、碎屑岩潮坪沉积特征及其亚相划分。答:10、碳酸盐沉积模式、相带划分及其特征(威尔逊模式)。答:威尔逊(1969,1975)综合了古代及现代碳酸盐岩的大量沉积模式,按照沉积环境的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水深及水循环等因素的控制,建立了综合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划分出3个相区、9个标准相带、24个微相。盆地相区(盆地、陆棚、深陆盆边缘)盆缘相区(台地前缘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浅滩)台地相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台地蒸发岩)。11、碳酸盐相模式的变化。答:拉波特模式与欧文模式的变化和对比关系1.拉波特模式的潮下低能相带相当欧文模式的X相带2.拉波特模式的潮间高能相带相当欧文模式的Y相带3.拉波特模式的潮上低能相带相当欧文模式的Z相带4.在潮下低能相带相进一步划分出无和有陆源碎屑的两个亚相带威尔逊模式与欧文模式的变化和对比关系1.威尔逊模式的1-3相带相当欧文模式的X相带2.威尔逊模式的4-6相带相当欧文模式的Y相带3.威尔逊模式的7-9相带相当欧文模式的Z相带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