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教育观: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三、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四、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五、(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1、基础性:基本素质(人之为人的素质底线)2、发展性:原有基础上发展3、自主性:主体性(三个“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4、全体性:全民族、全体适龄儿童(教育公平)5、全面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6、未来性:面向未来(前瞻性)六、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①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②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③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教育;④审美素质教育七、幼儿素质教育的策略:1、从小事抓起,培养幼儿积极成功的心理情绪2、以导为主,以教为辅3、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综合能力①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②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③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八、幼儿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标2、加强教育改革3、改革课程设置4、实现家园共育、发挥社区作用5、提高园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6、实现家园共育、发挥社区作用儿童观:儿童观是幼儿教师实施幼儿教育的思想基础,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儿童的本质是人,这是构建科学儿童观的基本点。一、科学的儿童观:1.儿童是人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①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②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①儿童和成人具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价值;②儿童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③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特殊性4.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现代儿童观坚持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育人为本是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终极目的。即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承认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有潜力、幼儿是完整的个体,充分尊重、关心、理解每个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才,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育人为本”的内涵:1、幼儿是身心发展迅速的人2、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幼儿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幼儿在受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其学习的方式更多的是依靠“做中学”。3、幼儿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生命精灵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固然是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使每个人都富有特点地个性地发展。个人的本质意义是体现在他的与众不同的个别性之中的。4、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幼儿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不仅具备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二)“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1、以“幼儿发展为本”,提高身体素质;2、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智力发展;3、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人格健康发展。(三)“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1、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发展,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只强调某方面的发展,忽视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教育实践中要杜绝只重智力而忽视德育、体育的片面做法。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2、公平公正地看待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这就要求老师做到:①自觉学习;②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③一视同仁地爱每个幼儿;④实事求是,赏罚分明(赏罚本身往往是次要的,幼儿在意的主要是赏罚所体现出的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惩罚”和“体罚”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罚的程度和性质);⑤面向全体,点面结合3、尊重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如幼儿的个性、爱好、隐私,给幼儿自由,尊重他们的选择;关心幼儿,热爱幼儿,但要爱而不溺。4、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教学,使每个幼儿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好的发展。①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幼儿的个人特点和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寓“育人为本”于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中(活动是树立和落实“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的有效载体)5、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意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调教育以服务幼儿为前提,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服务于幼儿的身心,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②服务于幼儿的学习;③服务于幼儿的生活;④服务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使教育成为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增强幼儿面对未来的适应能力6、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的人格和教师的人格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盲目以成人自居,无视幼儿的人格、不容许幼儿有丝毫挑战的心理,随意批评、侮辱、惩罚幼儿。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人格,建立一种平等的师幼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的意义:1、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2、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3、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4、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1、互动性;2、民主性;3、分享性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障碍:1、缺乏科学的教师角色定位;2、幼儿的人格未受到尊重;3、忽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1、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2、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3、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4、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观:幼儿教师是专业人员,幼儿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幼儿教师是教育者、支持者、引导者,幼儿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一、幼儿教师的角色(充任保姆——担任教师——角色多元化)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观(老师、伙伴、妈妈):1.教育者(1)是幼儿物质环境的提供者和组织者(2)是幼儿的细心观察者和记录员(3)是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4)是幼儿学习的指导者(5)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探索者(6)是教室文化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7)是公共关系的调节人2.玩伴和知心朋友3.幼儿的第二任母亲4.研究者和理论建构者:行动研究、侧重教研、围绕实践二、职业责任与价值1、幼儿生活的照顾者;2、班级管理者;3、学习活动的引导者;4、园本课程开发者三、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成为合格的教师专业人员的过程。(1)内涵: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三大特征:有意识的、持续的、系统的(2)五个阶段(德赖弗斯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适应与过渡时期;分化与定型时期;突破与退守时期;成熟与维持时期;创造与智慧时期(二)内容:1、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2、教师的专业技能3、教师的专业情意:①专业理想;②专业情操;③专业个性倾向;④专业自我(三)要求:(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2)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3)提高专业能力(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组织能力;3.向幼儿进行教育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教学改革、教学研究1、规划引领,正确发展思路;2、制度激励,强化发展动力3、评价导向,促进自主发展;4、终身学习,保持发展的活力(四)策略:1、教研结合;2、协调合作;3、经验反思(五)自身专业发展:(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三对关系:师幼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的类型:①高压型:这种关系中教师受师道尊严思想支配,过分突出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地位,以高压手段对待学生,师生关系如同猫鼠关系。②放任型:这种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在学业上、思想上、道德上缺乏应有的要求,采取一种听其自然的放任态度。师生关系呈现出“宽松”“随和”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缺乏真正的威信,造成学生在思想、学业上不求上进,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③民主型:这种关系中个,师生以人际交往为基础,以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的以民主、平等、对话与合作为特征的师生共同完善其人格的和谐关系。教师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3、关爱尊重幼儿——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幼儿。保护幼儿安全,关心幼儿健康,维护幼儿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幼儿良好品行,激发幼儿创新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知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需要;传播终身学习观念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①思想行为规范;②教学行为规范;③人际行为规范二、教师需处理的几大关系:1、师生关系:①师生平等;②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③宽容学生的缺点;④慎用惩戒;⑤拒绝体罚2、教师与家长的关系:①建立平等关系;②良好的沟通习惯③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