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在江苏内容提要■重症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的贡献■重症医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重症医学发展简史1852年,FlorenceNightingale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把可望救活的重伤员安置在最靠近护士站的地方。1923年,Dandy在美国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1930年Kirschner在德国创建手术恢复室与ICU混合型病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以及军队中逐步建立起创伤单位。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87%下降至40%以下,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1972年,美国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SCCM)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esternPacificAssociationofCriticalCareMedicine,WPACCM)。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SocietyofIntensiveCareMedicine,ESICM)重症医学发展简史1982年在曾宪九教授的指导下,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随后国内各大医院相继建立ICU。重症医学发展简史江苏省重症医学发展1990年前后各大医院相继建立ICU随后,ICU蓬勃发展ICU医师队伍及护理队伍逐渐壮大,形成较合理的人才梯度医师总人数137高级职称38中级职称51初级职称48江苏省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所在ICU专业医师和护士统计护士总人数462高级职称8中级职称65初级职称389ICU硬件设施ICU专业医师43无创呼吸机43有创呼吸机182转运呼吸机26心输出量监测78有创压力监测248纤维支气管镜16CRRT机26IABP6BIS监测仪7床旁超声8江苏省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所在ICU仪器设施统计ICU床位数变化5624205010015020025012江苏省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所在ICU床位数变化ICU蓬勃发展常规开展病情支持和评估营养支持、血糖控制、EGDT、血药浓度监测、Bundle、肺保护性通气策略、APACHEⅡ(Ⅲ)评分、SOFA评分、MODS评分、GCS评分、Ramsay评分、肾上腺皮质功能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包括国家级5项,省级13项,市级27项内容提要■重症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的贡献■重症医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ICU的优势重症医学——治疗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或创伤的多学科医疗专业(themultidisciplinaryhealthcarespecialtythatcaresforpatientswithacute,life-threateningillnessorinjury)器官功能支持——不仅仅是监护设备,更重要的是理念。ICU的职责治疗院内危重症患者治疗院内的高危患者协助外科做好大型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抢救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力量SARS汶川地震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内容提要■重症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的贡献■重症医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尽管ICU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现为:重症医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硬件设施◆医护人员的数量◆管理机制◆医师的培训2006年SSCM的年会上,Dr.Silverstein总结当代危重病的主要挑战就是qualityofcare,staffingshortages,andbedshortages三个主要问题。提出regionalizeservices和standardizeICUcare。重症医学的发展方向◆ICU管理◆ICU专业人员的培训◆团队合作ICU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常规患者转入转出制度抗生素使用制度血液与血制品使用制度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良事件防范和报告制度疑难患者会诊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人员召集制度ICU医生负责管理ICU患者把握收治指征SOP2006中国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团队合作ICU专业人员的培训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培训(国家级、省级、医学院级、科室级)学习新引进的设备的应用制定各种临床工作的SOP,并严格按照其执行学习各种指南……ThefutureofICUwillrelyonmanagementandteamwork.‘Soft’-skills(communication,activelistening,andempathy,amongstothers),thosemostlyneededforteamandfamilywork,willbemoreimportantfortheintensivistofthefuturethan‘hard’-skills(procedures,in-depthknowledgeofpathophysiology),especiallyduetotheadherenceofguidelines.CurrentOpinioninCriticalCare:2009,15,3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