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数据拟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实验一数据拟合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最小二乘法;了解数据拟合;了解Matlab做拟合的基本方式;了解拟合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二、背景知识1.最小二乘法与数据拟合数据拟合问题的提法是,已知一组数据miyxii,,3,2,1,,,寻求一个拟合函数xfy,使将𝑥𝑖代入得到的f(𝑥𝑖)在某种准则下与𝑦𝑖最为接近(i=1,⋯,m)。在几何上,可以看作是找一条曲线xfy,与平面上已知的m个点(𝑥𝑖,𝑦𝑖)在某种准则下最为接近。常用的拟合函数有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等。最常用的准则是使f(𝑥𝑖)与𝑦𝑖之差的平方和最小,称为最小二乘准则。根据最小二乘准则计算得到的待定系数的解称为最小二乘解,相应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2.多项式拟合拟合函数为多项式函数mininiiinxaxaxaayaaaF12221010,,时,极小化上述函数得到的naaa,,10为最小二乘解。这个问题非常特殊,可以推导出解析解的表达式。利用多元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得到线性方程组000122101221012210miininiinimiininiiimiininiiyxaxaxaaxyxaxaxaaxyxaxaxaa即2miinimiiimiinminiminiminiminimiimiiminimiiyxyxyaaaxxxxxxxx11110121111112111m,解此方程组可得到唯一一组naaa,,10的取值。3.matlab中的多项式拟合函数在matlab软件中,也可以借助专用的多项式拟合命令函数polyfit,它的基本使用格式为:函数:p=polyfit(x,y,n)功能:用n阶多项式拟合数据列(x,y)。说明:参数(x,y)是数据列的坐标,参数n是多项式的阶。返回值p是多项式从高阶到低阶的系数4.多项式求值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的只是多项式的系数,如果要对这个多项式求值,则调用函数polyval即可,这个函数的基本使用格式为:函数:polyval(p,x)功能:求多项式p在x处的函数值。x是数组的话返回函数值数组。说明:参数p是多项式的系数数组,从高阶到低阶。三、例题例1下表是纽约黑鲈的体重W与体长L之间的一组测量数据,试拟合出体重W与体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表1黑鲈的体重W与体长L测量数据W(ozs)171723274149L(in)12.5012.6314.1314.5017.2517.75(1)所给数据之间关系的散点图代码:L=[12.5,12.63,14.13,14.50,17.25,17.75];W=[17,17,23,27,41,49];3plot(L,W,'r+')xlabel('体长');ylabel('体重');legend('体重与体长关系散点图')运行结果:图2-1。(2)选择3阶多项式,先数据拟合代码:p=polyfit(L,W,3)运行结果:0.42932-18.709274.49-1329.8。即:320.4293218.709274.491329.8WLLL(3)拟合曲线与原始数据对比图代码:plot(L,W,'r+',L,polyval(p,L))xlabel('体长');ylabel('体重');运行结果:图2-2。图2-1图2-2例2(斐波那契数列)某人养了一对兔,一个月后生育了一对小兔。假设小兔一个月后就可以长大成熟,而每对成熟的兔每月都将生育一对小兔,且假设兔子不会死亡。问:一年后共有多少对兔子?(答案:144对)这个问题,最早由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于1202年在其著作《珠算原理》中提出。根据问题的假设,兔子的总数目是如下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233,…这个数列通常被称为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我们会问:第n个月后,总共有多少对兔子?即Fibonacci数列的第n项是多少?这就需要我们探索Fibonacci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问题的描述,我们知道第n+2个月后兔子的对数,等于第n+1个月后兔子的对数(表示原来就有的老兔子对数),加上第n个4月后兔子的对数(表示生育出来的新兔子对数)。这样就得到关于Fibonacci数列的一个递推公式:21nnnFFF有了这个递推公式,使用数学方法就能够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下:{[(15)2][(15)2]}5nnnF这个公式是法国数学家比内(Binet)早在1843年发现的,称为比内公式。有了这个公式后,第n个月后兔子的对数,就是计算nF。请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Fibonacci数列显示成平面曲线的形式,更直观地观察其变化规律,并试着推导Fibonacci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验过程本试验将Fibonacci数列的有限项,看成是待处理的数据。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显示在平面坐标系中,观察其图形类似什么曲线,结论是:指数函数的曲线。进一步,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互逆关系,将原有数据取对数,再观察其曲线形状是否类似直线,以验证原来的观察是否正确。通过观察到的目标函数,再利用matlab软件的数据拟合功能,得到Fibonacci数列通项公式的近似关系。最后,从近似关系出发,推导出来Fibonacci数列的通项公式。1.观察数列的大概函数关系为了研究Fibonacci数列的变化规律,我们取此数列的前有限项来观察。利用Matlab软件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显示在平面坐标系中,观察其中蕴涵的函数关系。为了调用方便,设计了一个函数,具体代码如下:functionfib1(n)%显示Fibonacci数列前n项fn=[1,1];%将数列的前两项放到数组fn中fori=3:nfn=[fn,fn(i-2)+fn(i-1)];%将第i项添加到数组fn中endplot(fn)%画曲线将这个文件保存在Matlab的当前目录下,文件名fib1.m。在这个函数里,n是参数,即自变量,在调用时根据需要赋具体的值,调用方式与系统内部函数5相同。(1)选择n=3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1(30);legend('n=30');运行结果:图2-1-5。(2)选择n=5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1(50);legend('n=50');运行结果:图2-1-6。图2-1-5n=30图2-1-6n=50(3)选择n=50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1(500);legend('n=500');运行结果:图2-1-7。(4)选择n=100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1(1000);legend('n=1000');运行结果:图2-1-8。图2-1-7n=500图2-1-8n=1000(5)初步结论6经过反复观察,觉得曲线上升的速率非常快,远远快过n增大的速率。而常见的函数中,上升速率最快的应该是指数函数,故初步猜测Fibonacci数列通项公式的函数关系,应该近似为指数函数。读者可以取更多的参数n的值,反复观察寻找规律。2.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经过上一步的观察,觉得这些数据应该是指数函数的形式。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可以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互逆关系。如果这些数据确实是指数函数的形式,则经过取对数后应该是一个线性关系,即一阶多项式,从图形上看应该象一条直线。因此,再利用Matlab软件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取对数后显示在平面坐标系中,观察它是否象一条直线。为了调用方便,设计了一个函数,具体代码如下:functionfib2(n)%显示取对数后的前n项fn=[1,1];%将数列的前两项放到数组fn中fori=3:nfn=[fn,fn(i-2)+fn(i-1)];%将第i项添加到数组fn中endfn=log(fn);%将原来的数据取对数plot(fn)%画曲线将这个文件保存为名fib2.m。(1)选择n=3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2(30);legend('n=30');运行结果:(2)选择n=5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2(50);legend('n=50');运行结果:(3)选择n=50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7代码:fib2(500);legend('n=500');运行结果:图2-1-11。(4)选择n=1000,调用上述函数画图:代码:fib2(1000);legend('n=1000');运行结果:图2-1-12。图2-1-11n=500图2-1-12n=1000(5)确切的结论经过反复观察,以上四条曲线的确非常直。故n比较大以后,Fibonacci数列取对数后的函数曲线,可以近似看成直线,因而验证了上一步的猜测是基本正确的,Fibonacci数列的函数关系,应该就是为指数函数。3.获取数列的近似函数关系经过以上第一步的观察,确定Fibonacci数列的数据是指数函数的关系,第二步验证了第一步得到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Fibonacci数列的数据关系就是指数函数,取对数后就是线性函数,即一阶多项式。利用Matlab软件的数据拟合功能,通过取对数后的数据,用一阶多项式拟合出它的函数关系式,可以得到Fibonacci数列通项公式的一个近似表达式。为了调用方便,设计了一个函数,具体代码如下:functiony=fib3(n)%针对取对数后的数据,做线性拟合fn=[1,1];%将数列的前两项放到数组fn中fori=3:nfn=[fn,fn(i-2)+fn(i-1)];%将第i项添加到数组fn中endxn=1:n;%定义横坐标8fn=log(fn);%将原来的数据取对数,竖坐标y=polyfit(xn,fn,1);%一阶多项式拟合将这个文件保存为fib3.m。在这个函数里,y是因变量,用于将拟合结果传到函数外。(1)选择n=30,调用上述函数做拟合:代码:p1=fib3(30)运行结果:p1=0.4799-0.7768。结论:取前30项做拟合,得到:log()0.7768+0.4799nnF(2)选择n=50,调用上述函数做拟合:代码:p2=fib3(50)运行结果:p2=0.4807-0.7881。结论:取前50项做拟合,得到:log()0.7881+0.4807nnF(3)选择n=500,调用上述函数做拟合:代码:p3=fib3(500)运行结果:p3=0.4812-0.8031。结论:取前500项做拟合,得到:log()0.8031+0.4812nnF(4)选择n=1000,调用上述函数做拟合:代码:p4=fib3(1000)运行结果:p4=0.4812-0.8039。结论:取前1000项做拟合,得到:log()0.8039+0.4812nnF(5)最终结论从上面四次拟合的结果来看,拟合系数基本趋于稳定,故我们选定第四个作为Fibonacci数列取对数后的近似函数关系,即:log()0.8039+0.4812nnF对上面的表达式,做指数函数运算来还原:代码:p5=exp(p4)运行结果:p5=1.61800.4476。结论:Fibonacci数列的近似函数关系是:n0.44761.6180nF4.观察拟合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吻合程度9经过第三步的拟合,得到了Fibonacci数列近似的通项公式,为了观察其吻合程度,我们将Fibonacci数列的拟合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图形显示出来,进行对比观察。为了调用方便,设计了一个函数,具体代码如下:functiony=fib4(n)%显示拟合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前n项fn1=[];%装拟合数据的数组fori=1:nfn1=[fn1,0.4476*1.618^i];%将第i项添加到数组endfn2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