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4.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4竞技体育管理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集群性5公开性6观赏性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7.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其中,训练效应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4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1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13.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它包括:1.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2.竞赛的胜负或名次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1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2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竞赛规则、评定手段、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14.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15.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16.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2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17.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18.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19.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训练原理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20.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21.竞技需要原则: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训练学要点: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3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22.动机激励原则: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2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训练学要点:1加强训练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2满足运动员的合理的需要3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4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5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6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23.有效控制原则: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2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3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训练学要点: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2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3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24.系统训练原则: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训练学要点:1保持训练的系统性(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2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3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4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2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25.周期安排原则: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训练学要点: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26.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1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2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3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4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27.适宜负荷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2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训练学要点:1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2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3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4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5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28.区别对待原则: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训练学要点:1贯穿区别对待原则所需注意的因素(运动专项、训练对象、训练条件)2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29.直观教练原则: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2动作技能形成原理训练学要点:1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2注意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3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30.适时恢复原则: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2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训练学要点:1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2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3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3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1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2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3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4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33.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1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2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3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4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5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34.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依发展竞技能力的目的:体能训练方法、技能训练方法、战术能力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方法、耐力训练方法)依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依训练负荷与间歇的关系: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依训练负荷时氧代谢的特点:无氧训练法、有氧训练法、无氧/有氧混合训练法依训练时不同的外部条件:语言训练法、示范训练法、助力训练法、加难训练法依不同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1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2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35.运动训练手段: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36.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1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2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37.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1动作特征-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2动作构成-动作的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3动作过程-动作开始、进行、结束38.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1依练习目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2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一般训练手段、专项训练手段);3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4依练习手段的动作结构特点(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39.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操作程序:1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2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3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4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5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6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7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模式训练法的特点: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测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40.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基本结构: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基本特点: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应用过程:教练员指导―训练程序、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测手段评定标准-教练员指导41.分解训练法: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