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49朱德权摘要幻灯片雕塑教育功能雕塑的含义中国雕塑的历史分期民国社会背景民国雕塑民国雕塑概述民国早期雕塑20年代后期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民国雕塑与西方雕塑以及与传统雕塑的比较几点遗憾:特别感谢:参考文献:雕塑教育功能雕塑艺术主要通过它富有想像力的单纯的视觉形象,引起人的心灵的感动,实现自己的美育功能。一、培养形式美的感受力二、培养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三、唤起特殊的审美情感德育教育功能对城市雕塑而言,雕塑是城市精神的体现,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历史是一面镜子,雕塑就是历史的镜子,通过对雕塑的分析理解,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是武器,艺术家战斗的武器;雕塑的含义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它以各种可塑(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如金属、石、本等)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直观体积的形象。这类作品构思精巧,技艺精湛,因材施艺,鬼斧神工,充分地显示了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雕塑艺术的审美特点,在于以物质实在性的形体,塑造可视而又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雕塑艺术的生成与发展受制约于一定民族文化环境、文化观念的演变与发展,一个民族的雕塑史折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史: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农业文明辉煌凝重、起伏消长的历史记录,它负载着土地的束缚,又展示着泥土的风韵;它承受着观念的压抑,又迎接着民间的滋养;中国雕塑的历史分期约公元前5千至前2千年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允前221年商周时代公元前221至公元230年秦汉时期公元220至公元906年魏晋至隋唐时期公元1001至1911年宋元明清现代雕塑原始艺术时期青铜器艺术时期陵墓雕塑艺术时期宗教雕塑艺术时期工艺雕塑艺术时期以陶器塑做为标志青铜器大多为日用器皿,但主要用作祭器,其雕饰纹样与祭把有密切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宗法社会的厚葬之风,促进了陵墓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佛教东来、道教创立,宗教造像开始盛行,引导了新一轮的雕塑艺术思潮。公元1001至1911年)宗教雕塑、陵墓雕刻均有—定规模,这一时期大放异彩、成为时代风尚的,是工艺雕塑艺术。民国社会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文化艺术上也进行了革新。清代后期,传统雕塑已经没落,只有民间小型雕塑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却够不成主流。辛亥革命后直到今天,西方雕塑很快发展起来,并占据了雕塑的主流位置。20世纪,“为社会,为人生”成为中国艺术的主导潮流,雕塑也随之远离了宗教内容,转而以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它的发展和流变,更是与社会背景,世事变迁紧密相关,雕塑创作有了明显的时代烙印。由于时局动荡、内战频仍、外患入侵等等影响,所以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雕塑衰落到低谷。民国雕塑概述封建皇朝被推翻,中国雕塑的传统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陵墓雕塑失去社会条件而彻底消失;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宗教思想和势力日渐衰败,宗教雕塑完全萎缩;贴近百姓生活的民间雕塑仍具活力;从1900—1949年引入西方雕塑起始,这个时期中国的主题是反帝反封、民族救亡,留法归国不多的几位雕塑家,如江小鹣、李金发、刘开渠等人身处这样的时代,心系民族存亡大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事雕塑的创作和启蒙的教育。“启蒙与救亡”是20世纪前半叶雕塑的主题;民国的雕塑分一下四个时期:民国早期雕塑20年代后期-1937年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革命战争时期)民国早期雕塑20世纪头十年,中国雕塑虽然已接收不少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它的各个分支形态仍在各自的路径中延续着,1911年辛亥革命成为中国社会大革命的开端,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包括雕塑在内的新文化的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鲁迅等人就美术的性质、功能及其发展方向各自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观点,以其强大的社会使命感、现实性号召力震撼了美术界,促成美术革命爆发。在美术革命的浪潮的鼓舞和推动下,中国新一代艺术学子相继远渡重洋,到西方寻求雕塑的维新之道。中国开始出现“全盘西化的雕塑家”,形成前所未有的“雕塑界”。民国早期雕塑当时雕塑留学生比较突出的有:李铁夫、陈锡钧、梁竹亭、岳仑、李金发、腾白也、王静远、柳亚藩等等。他们接受西方写实传统,初步为中国传来西方雕塑的传统样式。作品分架上雕塑和纪念性雕塑两类,以肖像为主,多表现民主革命家;如民国初年的《史坚如像》、李金发作的《蔡元培像》(1925);中国对西方的雕塑样式选择一开始就明显带有政治色彩和功利目的,它在响应革命的同时也作好为政治服务的准备。1920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立了雕塑科,这一年成为中国艺术院校雕塑教学的起点。史坚如与《史坚如像》史坚如(1879——1900),原名文纬,广东番禺人。1899年加入兴中会,从事革命活动。1900年10月,为了配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起义,他挖地道谋炸两广总督德寿未遂,不幸被捕,同年11月9日壮烈就义,时年仅22岁。孙中山称赞其为“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二个健将”。李金发与其《蔡元培像》被誉为中国象征主义“第一诗人”和“中国雕塑界之泰斗”。作为雕塑家和作为诗人:李金发一体两面,为历史留下两个绝然不同的形象。写诗,他宣称“我的诗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是个人陶醉后引吭的高歌”。做雕塑,他则有忡忡疑虑。《蔡元培像》20年代后期-1937年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加上当时雕塑界的努力,促成中国雕塑的一次繁荣。最早的留学生陆续回国,又有一批年轻人飘洋过海去留学。归国者和留守者共同为雕塑的兴衰而努力。1931年岳仑在上海法租界举办了个人雕塑展。1929年和1937年,中华民国政府分别在上海和南京举办民国时期的第一、第二届全国美展,促进了架上雕塑的繁荣,加深了民众对西式雕塑的印象。这时架上作品以肖像为主,室外雕塑以纪念像为主,以及建筑装饰浮雕。肖像和纪念像多为民主革命家和领袖,作品大多体现西方舶来的情调、也表达了某种社会意识。代表人物:李金发和刘开渠李金发2-30年代曾在杭州和广州任教,教学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杂志阐明他的雕塑观念和审美理想、提倡科学的美术教育,主张研究和表现人体,从西方古典主义的角度强调人体在艺术中的重要性。李金发的代表作:《伍婷芳坐像》(1930)、《邓仲元立像》(1934)《上海南京戏院浮雕带》(长12m,属唯美主义的古典风格)李金发部分雕塑作品《邓仲元立像》《伍廷芳坐像》伍廷芳塑像,原建于民国19年(1930年),铜质,由我国近代著名雕塑家李金发设计,已毁。现有塑像由广州雕塑工作室于1985年以水泥仿原像重塑。《孙少強头像》20年代后期-1937年刘开渠:一位有学术责任感的教育家和有社会责任感的雕塑家和具有政治热情的活动家。早年留法撰文、译文发表作品等方式向国内介绍欧洲绘画和雕塑;1933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雕塑系主任;1934年在日益高涨的抗日旧亡运动精神鼓舞下创作了《陆军第八十八师1.28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刘开渠手法细腻严谨、解剖结构准确,在西洋写实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的造型和线画的表现方法,创立了具有中国韵味的写实样式,初透其质朴、敦厚、刚健的气质特征。刘开渠及其这一时期代表作品陆军第八十八师1.28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刘开渠及刘开渠塑像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救亡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生活的第一主题,雕塑承当起召唤战斗的社会功能,这时候海外学子陆续回国,国内雕塑家随艺校迁往西南大后方;这个时期的中国雕塑创作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从题材上说,长期生活在城市的雕塑家在抗战宣传和颠沛流离的转移中接近了劳苦大众,走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之塔,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艺术创作也呈现新面貌: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使用写实技巧,从实际出发,采取象征、比喻等手法;代表作:《前方抗战,后方生产》(萧传玖,浮雕,1941年,衡阳);《丰收的愤怒》(傅天仇,浮雕,1944年,重庆);刘开渠《工农之家》(浮雕,1944年,成都)、《无名战士》(1944,成都)萧传玖及其作品萧传玖《地雷战》1957年萧传玖照片及其塑像萧传玖(1914—1968)湖南湘潭人,30年,在湖南衡阳制作大型浮雕《前方抗战,后方生产》傅天仇简介1920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6年在重庆举办个人雕塑展。1947-1949年在香港从事雕塑创作。1952年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浮雕《武昌起义》。浮雕《武昌起义》局部刘开渠的作品《工农之家》(局部)雕塑造型为一着短裤、草鞋,带绑腿,手握步枪,身背大刀的军人俯身跨步,正欲冲锋。《无名战士》像当年立于成都街头后,成千上万市民常在像下举行血祭、烧香,每有胜利喜讯传来,社会上便盛传雕像显灵。后不幸毁于动乱,其头像据说被外国友人带走保护。成都市政府曾于1995年复制该像立于原址,但幸存的原作头像至今下落不明。《无名战士》》》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等创作原则。雕塑家们如叶洛、苏晖等人创作了反映边区人民生活及风俗的小型彩雕,题材手法和审美情趣都直接来自民间,完全摆脱对西方雕塑的模仿,具有清新、明朗、质朴的特色。这是民间美术对中国现代雕塑影响的突出反映。苏晖简介:1919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40年抗日军政大学第六期毕业。1942—1943年先后在晋东南鲁艺分院美术系、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曾任东北文工团第二团美术股股长、东北画报社记者、北京美术出版社美术研究室研究员。1956年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中央美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主要作品:《海燕》、《为国争光》、《天鹅》,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天鹅》,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获优秀奖;及《无名英雄像》、《少先队员像》、《左权将军纪念像》、《龙女牧羊》等。叶洛(1912.12—19857)别名叶岱洛,浙江衢州人。擅长油画。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典型作品是王朝闻在1942年于延安鲁艺创作的《毛泽东像》(圆形浮雕,侧面肖像),他以高度概括能力和熟练的写实技巧,塑造的正值盛年的毛泽东形象,表现了处在恶劣战争环境里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雄才大略和革命风范。抗战的时代气氛使雕塑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观念高涨,激起他们对祖国艺术遗产的重视和再发现,王子云1940年率民国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首次对陕、豫、甘、青等地的遗址作近4年考察,为后来写出中国人的第一部《中国雕塑史》打下了基础,对美术史学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王朝闻与其作品《毛泽东像》塑造了正值盛年的毛泽东形象,恰当表现了这位身处恶劣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雄才大略和风范。这件作品因体现出红色延安的全部意义。它也是早期所有中国领袖塑像中最成功的作品,后来被用作《毛泽东选集》的封面图,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整整几代人的脑海里。王朝闻,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教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2004年11月11日逝世,享年96岁。《毛泽东像》王子云简介王子云,原名王青路,出生于徐州西部的偏僻农村。中国美术考古的拓荒者,他的身体力行开创出了系统的、全面的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建立与发展的局面,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他的持续一生的艰辛努力,在其长达数十年的美术考古、考察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著作成果。其中最为卓著者,是中国艺术史学上的首部《中国雕塑艺术史》以及《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的问世。王子云正在测量崇圣寺遗址出土石刻佛像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小结这一时期作品从不同角度关注抗战,为革命服务。它们都是出于“救亡”这一时代任务的需要而创作的,具有明确的政治功能。八年抗战使中华民族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经受了严峻考验。在这种环境里,雕塑创作虽然表现出中国雕塑家的民族气节,但数量明显偏少,整体质量也不能说很高。但重要的是,抗战使广大雕塑家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