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外因: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胡适的新“三从四德”新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新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胡适经常讲一个怕老婆的玩笑,他说:“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胡适当年任北大校长时,曾对学生说:“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了,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林纾、章士钊。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点评:全盘西化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思考: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A、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B、基本特征“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C、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文化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为什么)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3)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4)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5)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从党的视角看文化党中央三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工作: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历史视角看文化: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丘吉尔说: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国内视角看文化:•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从国际视角看文化: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软实力”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它包括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社会制度、国民素质等等。文化软实力特征:内容上的原创性;对外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对内有凝聚力;表现方式上的亲和力。上海世博会是全球性展示国家实力的文化盛会,遍览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在感受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距。一流的文化强国展示的是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二流强国借助现代高科技讲述了一个动听的故事;三流国家大多炫耀的是传统文化符号;四流国家大多贩卖的是旅游产品和各种纪念品。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称不上一个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必要性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和表现(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什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B.它科学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C.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D.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2)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基本内涵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关系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小结含义与表现必要性为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背诵默写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