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论语〉选读》复习资料(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9届《〈论语〉选读》复习资料高三语文备课组整理高考内容:2019年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对应21、22题)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默写(对应23题其中一项)复习建议:回归课本,巩固知识点。熟记每篇文章每一章节的思想观。“政治”(《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修身”(《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学习与教育”(《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哲学”(《中庸之道》)一、为政以德1.思想主张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治国的目标步骤:先庶后富民再教民;⑥民信最重;⑦批评不合乎礼的用兵,反对暴政;⑧主张尚德,不尚力;⑨主张实行“彻制”,爱民。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2.课内注释识记有耻且格:格,至,来。文中指内心归顺,心悦诚服。修文德以来之: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如杀无道:道,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的准则,“无道”就普通人而言。二、克己复礼1.“克己复礼”的思想包括三个内容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②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2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③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④克己复礼提出的背景:礼崩乐坏、僭越盛行、天下无道。2.课内注释识记克己复礼:“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梦见周公:说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2019年浙江高考第21题)天下有道:政治清明;正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正名是为了维护旧的等级制度。色难:“色”,指侍奉父母时应该保持的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思想主张(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2.课内注释识记沐浴而朝:沐浴表明对这件事的重视。何德之衰: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是知津矣:这是对孔子的讥讽;辟人之士:还怀有与有道者一起整顿天下的志向的人,积极入世之人;辟世之人:对政治彻底失望的人,逃避归隐之人。不仕而义”:义,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见其二子:说明丈人重长幼之节。大伦:指君臣之义。硁硁乎:形容固执而不顾大义的样子。这里借硁硁声批评孔子一味追求济世救民是浅薄固执。深则厉,浅则揭:比喻做事情要通达权变。3四、仁者爱人1.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以人为本,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尊重、同情有丧事的人,有恻隐之心,善待自然、取之有度,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做出了贡献。2.课内注释识记则以学文:文,指《诗》《礼》《乐》《书》等儒家文化经典。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爱人”,在“尊尊”“亲亲”的基础上的推己及人,有等差的爱。五、君子之风1.思想主张纵观“君子之风”一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42.课内注释识记游于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志士仁人:“志士”指坚守节操道义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认识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特点如水;坚守道义,稳重安定,特点如山。文质:文,修饰,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质,本质纯真朴实。六、周而不比1.思想主张(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是要胸襟宽广,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利是图,互相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相交。交友也应有度。“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使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2)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相对而言,道家的“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褊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当是比较高的境界。2.课内注释识记周而不比:周:以义合;比:以利合。群而不党: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2013年浙江高考第23题)察人:以(行为)、由(经历)、安(兴趣习惯)、观过、观群居(类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谄媚逢迎;善柔,假装和善;便佞,巧言善变。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来辅助仁德的培养。(交友目的)5七、诲人不倦1.思想主张(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两者是有区别的。②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③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④不偏私、平等,激励式,重身教。(2)孔子的治学思想:述而不作。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2.课内注释识记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族类或等类)的区别。文、行、忠、信: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德行、言语(善于辞令)、政事(长于政事)、文学(熟悉文化典籍)2017年浙江高考21题。趋:循礼,按照礼的规定,臣子经过君主的面前,儿子经过父亲的面前,都要小步快走以示意谨敬。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代,外交场合中多通过诵读《诗经》有关篇章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熟习《诗经》是外交人员从容应对的必要条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述而不作:传述而不创作。信而好古: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6八、高山仰止1.思想主张“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领会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2.课内注释识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没人任用,就退隐全身。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里比喻学道的深入程度。升堂喻已有成就,入室喻已得其奥妙。弦歌之声:这是推行礼乐教化的表现。割鸡焉用牛刀:喻指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道。这是孔子欣喜时的玩笑话。九、沂水春风1.思想主张“沂水春风”一章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学风格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是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2.课内注释识记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会同:泛指外交会见。会,指诸侯会盟。同,指诸侯共同朝见天子。冠者:指成人。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童子:指成童,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7十、中庸之道1.思想主张(1)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强调温和的处事原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强调“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