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会计》教案山东英才学院郭子亭第一章绪论课程名称:管理会计本次授课内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概念、内容、特点、职能等相关概念。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郭子亭职称:授课对象:高职(专科)、试点本科授课时数:教材名称及版本:《管理会计》(第三版)于树彬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叙述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职能和基本内容;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掌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第一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管理会计的产生(1)管理会计的形成(20世纪初到50年代)。(追求“效率”阶段),FrederickW.Taylord的科学管理学说。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2)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追求“效益”阶段)管理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运筹学、系统工程、统计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提供了计算工具2.管理会计的发展。(追求“价值链优化”阶段)⑴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⑵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波特的“价值链优化”3.管理会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管理会计具有企业化和行为化特征,不能离开企业组织及管理活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提倡研究问题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国际化。第一、管理会计的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现代制造环境的变化;现代制造技术的变化:引起企业组织的变化,有引起管理会计实务的变化,必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也相应发生变化。其必然要求管理会计采用新的理论与方法。第二、管理会计的观念创新2顾客价值;价值链;核心能力;资源规划(重振会计控制体系,重建会计预测与决策体系,重新进行战略规划);股东价值净增额。第三、管理会计内容创新成本管理方面;业绩考评;人本管理;横向会计;战略会计;组织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第四、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创新实证研究;;研究方向(对课题、行业、理论、方法等进行综合研究;多课题研究同时并举,多行业部门的综合研究;多学科互相渗透,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整个企业及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它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与财务会计并列的部分;狭义:为企业内部服务的部分)。注:美国会计学会1958年和1966年:管理会计是指在处理企业历史和未来的资料时,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概念来协助经营管理人员拟订能达到合理经营的计划,并作出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明智的决策。1981年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的一个下属委员会:管理会计是为管理当局用于企业的计划、评价和控制,保证适当使用各项资源并承担经营责任,而进行确认、计量、累计、分析、解释和传递财务信息等的过程,并指出管理会计同样适用于非盈利的机关团体。该定义把管理会计活动的领域由微观扩大到了宏观,这种观点后来被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于1988年4月的定义所继承。1982年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的定义认为,除了外部审计以为的所有会计分支(包括簿记系统、资金筹措、编制财务计划与预算、实施财务控制、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框架:⑴基础性管理会计:执行性性管理会计;决策性管理会计;⑵*管理会计新发展:20世纪后期,管理会计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从而形成了许多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其中主要有为适应当代新的技术经济条件的新发展而形成的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质量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本管理会计、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问题)和先进技术设备投资决策方案效益评价的特点等内容;有基于学科的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行为会计、信息资源会计、委托—代理会计;有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形成的战略管理会计与国际管理会计等。这些领域的内容,大多是属于正在发展而尚未趋于定型化的新事物,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都需要一个逐步改进和完善的过程。2.主要内容:本教材共十二章。外加一个管理会计新发展简介*。第三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分之。通过管理会3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出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⑴管理会计侧重于为起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⑵管理会计重点是规划未来,职能较为广泛⑶管理会计广泛使用现代数学方法⑷管理会计的方式、方法更为灵活⑸管理会计同时兼顾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⑴两者同属于现代管理会计,服务范围相同⑵两者主要信息来源相同,相互分享部分信息⑶两者的职能相互补充,最终目标相同注:从根本上说,会计系统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耦合而成的(偶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管理会计从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两者的理论基础具有共源性,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管理会计利用特殊的方法、技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两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实现内部管理的目标和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服务,在新经济条件下,借助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论和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两者将逐渐融为一体,并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行为科学相结合,向新的边缘学科发展。第四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记录、反映——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1.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⑴预测经济前景⑵参与经济决策⑶规划经济目标⑷控制经济活动⑸考核评价经济业绩。2.管理会计的任务:⑴确定各项经济目标⑵合理使用经济资源⑶调节控制经济活动⑷评价和考核经济业绩3.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⑴与企业管理的关系⑵辅助性与专业性的特征⑶*处于服务部门的地位⑷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企管人员和会计人员同等重要4.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状况㈠引进与发展⑴概况:引进、发展、矛盾、前进。自20世纪80年代初余续缨教授率先写出我国第一部管理会计教材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很快,这是一门难度较大极具诱惑力的会计分支。但管理会计在我国理论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在实务界也没有很好的利用。原因有: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部会计司的主要精力致力于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而重视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则才刚刚起步;第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在帮助企业创造效益上收效甚微,使实务界产生了怀疑;第三,从客观上讲,管理会计的研究缺乏类似于财务会计的良好环境,数据的缺乏、企业管理的权变观念、千变万化的上下、内外控制环境以及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方面的问题都造成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举步维艰。4⑵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思路的选择:困绕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个难题:我们有没有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要不要研究这一体系?如何研究?至今仍无大的进展。a.体制上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两次转变:旧体制到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高度的宏观计划控制,管理会计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以美国为主),但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形成,也就很难形成我们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b.研究方法上的原因:引进实证研究,而忽略了规范研究。c.会计实务的局限性:管理会计就目前的认识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方式、战略模式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实务问题在不断变化从而造成管理会计研究的不连续性。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对管理会计重新认识,开拓新思路。⑶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体系a.缺乏成文的法律规范约束:财务会计的最大特点是为了满足外界对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需要,而提供规范化的信息,这已成为企业人员的法定义务。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信息的需要,这一信息因人、因地、因企业而异,要将其规范化是不太现实的。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是将管理会计写进教科书,形成相当统一的规范化内容,并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而我国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尚未最终形成,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很难有精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规范化问题。b.我国研究的现状:主要集中在引进介绍上;研究成果与实务界的现实明显脱离,80年代流行于会计学界的“ABC”(ActivityBasedCosting),在大部分企业还是一个新名词。c.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束缚:目前,许多企业人员仍然是企业管理者的附庸,凭指令管理企业仍是一个普遍现象,会计人员缺乏参与管理的职责。⑷我国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成果什么是管理会计理论?这是一个中外会计学者长期争议的焦点问题。著名会计学者贝尔考依教授描述为:“管理会计理论可以定义为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来评价管理会计的各种技术”。我国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职能、目标、概念、假设、原则和方法体系所组成的一个概念框架,并依此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实际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一面就是,它是一种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一个信息系统,但其运行方式不同于财务会计,它本身有其特殊的目的、信息使用人、原则、方法以及实际操作行为。关于管理会计的目的(为谁服务;服什么务,企业的具体目标或战略目标)关于管理会计信息使用人(传统:与财务会计有内外之分;现代:两者趋于一致)关于管理会计的原则:有基本假设和管理会计指导性原则两个次层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时间价值、成本分类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指导性原则:有三个层次:一是决策有用性原则,主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一贯性、可比性;二是信息约束性原则,主要包括重要性、群众性、成本与效益相配比原则;三是对信息用户的原则,主要包括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公允性与激励性原则。关于管理会计的方法: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分析方法(会计、统计与现代数学方法。由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组成。方法论有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与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突变论)。具体方法更多地体现在它的职能中,有预测方法、决策方法、预算编制方法、控制方法、业绩评价与考核方法)。5㈡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㈢企业应用的历史与现状㈣全国性的组织、杂志、考试与职业第五节*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一.管理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1.管理会计的对象:现金流动(它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其流入和流出既有数量上的差别,也有时间上的差别,通过现金流动的动态、也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成本、盈利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统一评价,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它象晴雨表一样有很大的敏感性,通过现金流动的动态,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全面、系统而及时地反映出来。这样现金流动的有关信息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神经中枢,可以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环节更好的发挥积极能动作用)。2.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性的方法。如差量分析法、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折现的现金分析法、运筹学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上的精密化,标志着它从描述性科学向精密科学发展。3.管理会计的基本特性从学科的性质看(是软科学):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从工作的性质看(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科学从决策的角度把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系统,二是决策支持系统,三是执行于控制系统。相应的管理人员也可区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决策人员,二是参谋人员,三是执行人员。会计人员作为信息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