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目录教材内容1、安全基础知识2、消防安全3、工伤4、劳动防护用具5、应急疏散2一、安全基础知识3Q&A危险是永恒的,安全是相对的危险与发展相伴,安全与意识相关4为什么要进行员工安全教育1、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2、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5狭义的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即通常所说的安全生产。广义的安全是指除生产安全外,还包括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领域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如生活安全、家庭安全、公共安全、消防安全和生存安全(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等等。安全管理基础概念安全的含义6安全管理基础概念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事故: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的分类8安全生产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明确了安全责任制并规定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目的保障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明确了从业人员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履行的劳动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目的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9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忽视安全,任何差错,都将造成损失,都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安全,任何差错,都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影响企业的美誉度;忽视安全,任何差错,在我们这类经商的企业,可能影响国计民生与社会安定;忽视安全,任何差错,可能危及到“可持续性发展”基本国策,并干扰与危及到国家的其他行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10培养并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人人注意安全,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事事注意安全,时时事事将安全二字放在心上意识主导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德,品德决定出路。11安全生产基本方针与政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积极预防源头管制为工作核心以“PDCA”管理循环为行动准则以规章制度、法规、标准为依据强调以人为本12PDCA循环:1、P-计划:方针和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计划的确定2、D-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3、C-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4、A-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予于标准化,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13安全生产基本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指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国家和企业的职责,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证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这是一,其次,企业的最优化目标是高产、低耗、优质、安全的统一,这是体现安全与生产的统一。三同时原则指凡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五同时原则指企业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14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落实不放过核心是:防止重复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基本原则15员工安全生产职责的主要内容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识;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人安全生产负责。16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17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18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安全色:红、蓝、黄、绿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19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安全色和安全标志20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安全色和安全标志21事故发生原因1、人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2、机(物)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的原因-环境不良4、管理的原因-管理欠缺22事故发生理论管理欠缺不安全状态起因物不安全行为施害物事故行为人人物轨迹交叉论:23事故发生理论能量屏蔽失效能量释放危害损失人失误、环境因素、设备故障能量释放观点的因果连锁论241、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2、加强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3、掌握紧急应急知识,避免减少灾害损失怎样预防事故灾害发生25职工安全教育职工安全教育包括: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教育经常性的教育26三级安全教育1、入厂教育:新入厂的职工(干部和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以及新到厂的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和工作地点以前,要由厂劳资部门组织,安全部门进行初步安全教育。其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本厂安全生产的一般状况,企业内部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一般的机械电气安全知识,入厂安全须知和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后,再分配到车间。2、车间教育:是指在新职工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在分配到车间后进行的安全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负责,车间安全员进行教育。教育内容有本车间的生产概况,安全生产情况,本车间的劳动纪律和生产规则,安全注意事项,车间的危险邻位,危险机电设施、尘毒作业情况,以及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岗位教育:是指由工段、班组长对新到岗位工作的工人进行的上岗前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工段、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应知应会,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点的环境卫生及尘源、毒源、危险机件,危险物的控制方法,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灾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工人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进行操作。职工安全教育27特种作业教育:指对接触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气、焊接、司机、锅护、压力容器等工种的工人所进行的专门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培训,并经过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操作。这种培训至至少每年一次。经常性的教育:要在生产过程的自始至终坚持不断。一般的教育方法是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使安全教育制度化。职工安全教育28特别告戒告戒: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强调:慎之又慎!警钟:消防无小事!训示:小心火烛,事事关已,人人有责!2930二、消防安全31Q&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2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6《消防基本术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3企业火灾的主要原因企业火灾主要原因:1.违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章制度,违章动火作业,违章施工。2.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装置,消防栓系统等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发生火灾时不能正常扑救。3.厂房等建筑物存在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安全疏散条件差等致灾因素。4.生产设备安装、维修质量不符合要求,设备老化,带险运行。34火灾的分类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E五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E类,指带电体火灾。35消防事件发生原因统计接触不良短路4%人为失误短路4%摩擦发热19%绝缘不良7%电线老化短路11%静电22%电焊火花7%异常高温自燃26%电焊火花摩擦发热绝缘不良电线老化短路静电异常高温自燃接触不良短路人为失误短路•消防事件高发原因:异常高温自燃、静电、磨檫发热。36燃烧原理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燃烧三个条件37防火的基本原则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38防火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39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灭火器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