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长与《山海经》1、选文中的“我”对阿长产生“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的原因是什么?作品两次提到“产生了敬意”和“神力”。请指出另外一次是因为什么事而产生的。①阿长给“我”买回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她做到了别人不肯或不能做的事情。②讲“长毛”的故事。2、选文中提到了阿长“谋害隐鼠”。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还写了阿长的哪些事?示例:喜欢切切察察;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说恭喜、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一)阿长与《山海经》3、根据作品内容,说说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因为“我”非常喜欢而且想得到《山海经》,长妈妈很想满足“我”这个愿望。朴实善良的性格。4、对阿长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一)阿长与《山海经》※5、为什么“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现在大抵忘却了”,却“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因为“我”认为那些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一)阿长与《山海经》※6、根据选文及作品内容,分析阿长的性格特征。示例一:喜欢切切察察、“大”字的睡相,表现了阿长的粗鲁和不拘小节;示例二: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既表现了阿长迷信、守旧,又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是朴实和善良的。示例三: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阿长心地善良,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做到了。(一)阿长与《山海经》※7、文段写出阿长在除夕时怎样的心情?其作用如何?高兴、兴奋。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也反映她守旧的一面。(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两段写了作者不同的两种生活,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甲段我在百草园里快乐的生活。乙段我在三味书屋里枯燥的学习生活。2、甲段作者回忆并着力描写百草园,流露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对百草园的喜爱,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作者把那些毫无趣味的景物描写得生机勃勃、有滋有味、富有情趣。(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鲁迅回忆少年时期的这两段生活片段,其用意是什么?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对少年生活的怀念。(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结合上述选文的内容,请具体分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色。语言优美隽永,准确传神。“光滑”表明井栏长年累月被人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肥胖”不仅是指黄蜂的体态比别的昆虫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的心理。(三)父亲的病1、“名医”行医的态度如何?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①“草草地一看”:马虎草率,草菅(jiān)人命。②“开一张药方,拿了一百元就走”:贪财、不关心病人的生死。2、联系后面的情节,说说这位“名医”是怎样医治“我”父亲的病的?后来这位“名医”对父亲也只是看钱不看病,等到病重束手无策时,却推荐生手医生陈莲河来使自己脱离关系。(三)父亲的病3、从行文看,你看出作者对这些“名医”持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即怎样看待这些“名医”?)对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极大不满和痛恨。(四)藤野先生略(五)范爱农1、“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中“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事情的经过。范爱农的老师被害,同乡会的学生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写文章悼念。但是范爱农反对。“我们”认为他冷酷,懦弱。(五)范爱农2、选文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各是因为什么?第一次: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火车上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五)范爱农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孤傲、倔强、正直、追求革命的爱国者。如徐锡麟事件、同乡争执、初识范爱农,还表现他的冷静、深刻。②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五)范爱农※4、鲁迅对范爱农始称“这范爱农”,后来又改称“爱农”,这说明了什么?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鲁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憎恶到喜爱。(五)范爱农※5、鲁迅起初认为范爱农是怎样的人?结合作品内容,请你介绍一下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冷漠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范爱农外表冷漠,以白眼看人,面对看似热切实际无聊的争执,把不满藏之于心,冷静理智的后面是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决绝态度;内心极热,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感情,对改造社会、为天下谋福祉有极大热情。(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1、请概述选段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说说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心情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①在即将出发去看五猖会时,“我”被父亲强令背《鉴略》,艰难地背诵出一段不懂的文字后,先前兴奋的心情全没有了。②高兴地笑着、跳着、催着——忐忑、担着心的强记——梦幻“铁钳”的帮助——热闹却“没有什么大意思”。(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父亲要求儿子背书的情节,可以看出父亲刻板、严格、有权威。(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3、根据选文,请你简要分析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不是简单地对童年的回忆,而是在回忆中有更多的批判色彩。所以,文中经常是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有时清新舒缓,有时又较为沉重。(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4、请根据作品的内容,简要说说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本文后有什么感受?①表现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对儿童天性的无知和隔膜,借此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②感受(示例):现在的应试教育依然不合人意,现在的孩子照样健康不起来,它将孩子的天真烂漫统统剥夺,变成一种眼界狭窄、纸上谈兵的人。(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5、说说“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第①段“我”“笑着跳着”急于去看五猖会;第⑨段“没有他们那么高兴”,感到“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父亲要“我”背完了书才能去看五猖会,让我索然无味。(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6、文中划线的句子(在百静中……在夜中鸣叫似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7、运用对比手法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请找出一处并说说它的作用。示例一: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我”背书时“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对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示例二:“我”开始“跳来跳去”很兴奋与后来背完书的落寞心情作对比,表现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心里的无知和隔膜,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示例三:结尾部分家人兴奋的心情与“我”的心情对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8、作者开始写五猖会是“罕逢”的“盛事”,目的是什么?后面多次写所背书的内容完全“忘却”,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用迎神赛会带来的欢乐同下文被迫背诵《鉴略》造成的压抑对比,批判了封建社会家长对儿童的迫害,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六)五猖会(课本P233-235)※9、你对文中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有何评价?示例一:不好。一次千呼万唤始得来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损害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示例二:好。父亲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的近于残酷的要求,是作者日后成才的基础。我们应该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七)狗·猫·鼠1、乙选段描述的隐鼠有哪些不幸遭遇?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这只隐鼠的经历有什么用意?①先是差一点丧生蛇口,接着就失踪了,可能被猫吃了,也可能被长妈妈踏死了。②通过记叙可爱的隐鼠遭受摧残的不幸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对暴虐者的憎恨,希望弱小者奋起抗争。(七)狗·猫·鼠2、作者在甲选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拿“正人君子”与“虫蛆、鸷禽猛兽”作对比,把“正人君子”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七)狗·猫·鼠3、乙选段中描述隐鼠的举动和描写自己对猫的追打各有什么作用?①描述隐鼠的举动,是为了表现隐鼠的可爱,为下文写它的悲剧结局做铺垫,更显得它的可怜。②描写自己对猫的追打,足见作者对害死隐鼠的凶手的憎恶,对弱小者的同情。(八)二十四孝图1、作者为什么要在全文中多次直言诅咒“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原因是什么?“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其实主张复古,推崇封建习俗和封建思想文化,这对于青少年必将是“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的毒害。(八)二十四孝图2、选文中评述“郭巨埋儿”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封建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所推崇的所谓道德模范的行为无情地抨击、批判,揭露他们虚伪、荒谬、缺乏人性的丑恶本质。(八)二十四孝图3、本篇散文作者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你有什么看法?黑暗——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儿童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眼中的世界也应该是绚烂夺目的。然而当时的封建礼教只允许儿童读背四书五经,却不允许儿童接触任何有图像的书籍,这无疑在扼杀儿童热爱美丽、憧憬美丽的正确性,是对儿童成长的摧残。(九)无常1、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无常”是个怎样的鬼?爽直、公正、有人情味。“无常手里拿着算盘,你摆尽架子也无益”,人间得不到的公正在阴间得到了;去勾魂时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日”,结果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九)无常2、请仔细揣摩选文的内容,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在夹叙夹议之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所谓“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九)无常3、文中经常提到现实中的“人”,作者用意何在?你能体会到他对“无常”抱有怎样的感情吗?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难以掩饰的敬佩、赞美和喜爱。(十)琐记1、甲段中描述的衍太太令人印象深刻,你认为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物?请简要概述。示例:令人讨厌。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儿子却好,而这好却是怂恿别人的孩子在冬天比赛吃冰,或者比赛打旋,还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没有偷,她却放出流言来。(十)琐记2、《朝花夕拾》中还有哪些人物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人物,简要说说他们的特点或事例。①长妈妈:喜欢多事、粗俗愚昧,却又真诚的关爱儿童;②藤野先生:热情教诲弱国学生、毫无民族偏见;③寿镜吾先生:摇头晃脑读书,方正、质朴、博学;④父亲:强迫即将去看五猖会的幼儿背书,严厉;⑤陈莲河医生:要原配的蟋蟀做药引……(十)琐记3、分析乙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汉文教员居然不知道华盛顿是谁,惴惴的神态突出了其内心的不安,足见当时的教育有多么落后封闭。(十一)日本的老师与三味书屋的老师1、分析概括甲乙两文老师的性格。甲文: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如改正“我”的讲义、纠正解剖图等情节。乙文:方正,质朴,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思想还算开明,如他不常用戒尺这一细节描写。(十一)日本的老师与三味书屋的老师2、说说鲁迅对两位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对日本的藤野先生——感激、思念、愧疚对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感激、尊敬(十一)日本的老师与三味书屋的老师3、甲文描写老师主要用了描写的方法;乙文描写老师主要用了描写的方法。甲文:语言乙文:神态、动作4、鲁迅对老师的态度和情感,对你有什么启发?要从老师身上学到优秀的品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忘记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