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中国古代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讲: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路线一、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与古代对外交往路线的关系欧亚内陆地区地理环境的3个特点该地区中部和南部气候极其干旱,降雨极其稀少,形成植被分布极其稀疏的广大干旱地带,并存在着大片砾漠(戈壁)和沙漠,在沙漠中存在着无数绿洲。北部地区,存在着众多河流和草原。山脉众多,峰高谷深,气候恶劣,长年积雪。草原道路/绿洲道路/海洋道路1.“草原道路”这条道路东端的主要起点,在中国的北部,越过草原和荒漠到达蒙古,再穿过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以南的广阔草原,沿咸海、里海、黑海向西延伸。这是一条最早出现的横贯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2.“绿洲道路”中国古代时期对外交流中最著名、最主要也最为繁忙的道路,以“丝绸之路”之名而著称。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分东、西两段。西段开发较早,至公元前6世纪,已逐渐形成西起尼罗河流域,穿越两河地区和伊朗高原,向东延伸到印度等广大地区的交通网络。东段自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后,才正式开辟,并逐渐将东、西两段沟通。此后,这条道路的东端又经陆路和海路,延伸到了东邻中国的朝鲜和日本。3.“海洋道路”这条道路的东端,主要在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沿海港口,经太平洋的南海和印度洋的孟加拉海、阿拉伯海、红海后,可抵达非洲东部和北部的沿海港口。这条海路的充分利用,主要从中国的唐宋之际开始,其时阿拉伯商人的航船开始活跃于这条漫长的海洋线路上。15世纪,郑和带领中国庞大船队7次下西洋,更标志着这条海路的全线开通。二、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1.“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1877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理学家里希霍芬出版了《中国》一书,他在书中首先提出了“丝路”(Seiden—strasen)一名。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其《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路》中,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名丝绸之路,简称“丝路”。2.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南道与北道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在楼兰。北道: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丝绸之路走向图丝绸之路走向图3.汉匈战争与古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匈奴的兴起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共活跃了约三百年。匈奴,亦称胡,匈奴族兴起于漠北黄河河套及阴山,是一个逐水草迁徙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09年,具有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即位,经过几年的南征北战,占领了甘肃河西走廊。其境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尽辽河,西逾葱岭。匈奴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力量最强盛,不断入扰汉朝边境。汉初六十年,国力尚未恢复,对匈奴只能采取和亲政策。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割断了中国内地与西域各地、各国的贸易交通。“和亲”——古代中外交往中的皇室婚姻以汉匈关系中的和亲为例以婚姻换和平:例:汉初的汉匈和亲。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汉匈这种类型的和亲共有9次。以婚姻换取政治联盟:例: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国。例:昭君出塞。汉匈战争与张骞通西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一条长约一千公里的峡谷地带,南北宽度为一百至二百公里。西域西域是个地理概念。狭义的西域指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以及至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与今新疆相邻的中亚诸国,当时也被称为西域。新疆境内的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二部,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准噶尔盆地。西汉初年,西域共有36国,绝大多数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绿洲上。这些国家多以城郭为中心,兼营农牧,少数国家逐水草而居,粮食仰赖邻国供给。西域诸国语言不一,互不统属,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每国的人口一般只有几千人到两三万人,最少的仅有几百人。西汉地图张骞通西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1)内地同西域广大地区(包括中亚和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新阶段,将原来小规模的、间断性的、民间自发性质的交流行为转变为有组织的、官方性的、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中国中原王朝和西域国家第一次正式的外交往来关系。(2)开通了绿洲道路东段的交通路线,绿洲道路最后形成。人们所称谓的丝绸之路,从张骞的时代开始相对稳定下来,成为中国和西域各国通商、通使之路。(3)为确立和巩固西汉政府在西域实质性的统治奠定了基础。结果,汉朝不仅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郡。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历史演变的概括两汉时期: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繁荣。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隋唐时期:全盛时期。两宋时期:开始衰落甚至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蒙元时期:再度兴盛。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关于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2005年10月1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中国将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尽早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8月2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在吐鲁番市开幕。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以及沿线相关国家约50人出席了会议。这标志着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开始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拟申报的“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十五国,全长8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400多公里。有关国家召开了数轮协调会。各国对丝绸之路保护理念,保护措施与技术等尚难以统一。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语: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申报的丝绸之路段落在丝绸之路交通与交流体系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至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三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项目,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有22个遗产点,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分布在我国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三、瓷器之路——海上丝绸之路1.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期—唐代以前特点: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开始很早,但以官方的“朝贡贸易”为主,其数量、次数和规模都不大。其目的只是想在外交上达到“敦睦邦交”和扩大对外政治影响。民间的海外丝绸贸易,还不普及和发达。2.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时期----唐、宋时代特点:中国丝绸作为商品外传已由陆路转向海路。唐朝和日本、朝鲜的海上贸易相当频繁。从宋朝开始民间丝绸贸易已很发达。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三大地区:以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这些地区是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3.海上“丝绸之路”的极盛时期—元、明、清各代特点:这个时期的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其方式已不象前一时期只是采取消极的招邀和奖励外商来华进行贸易,而是主动地派高级官员,率船队往海外各国访问,并以丝绸、瓷器等为主,进行贸易交换。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民间海商往海外贸易的空前活跃,并发展到吕宋乃至拉丁美洲进行丝绸贸易。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构想21世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这一构想。2014年,“一带一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的:形成国际物流大通道;中国制造扩大国际合作空间。媒体解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外交和经济双重意义希望以此连接东盟、欧盟、阿盟、非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