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在互联网中迷失了吗-----------在信息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深圳市笋岗中学陈树君江宏[摘要]在互联网这个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很多人会迷失方向,忘记自己的目标,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和缺乏控制力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互联网使用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设计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让信息学科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携手起来,试图在信息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和注意力。[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信息课在互联网这个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很多人会迷失方向,忘记自己的目标,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和缺乏控制力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在学校,学生接触互联网机会比较多的是在信息课,而在信息课上,即使有老师的引导,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也常常由于缺乏控制能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而迷失在互联网络中。因此,在信息课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信息老师的做法常常是监控、限制使用和说教,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事倍功半。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了课堂,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设计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让信息学科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携手起来,试图在信息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的自控力和注意力等。在信息课中,常常需要学生上网搜索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制作作品。而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或者是因为信息太多,不会筛选,或者是在做不相关的一些事,比如:看贴吧,QQ聊天或游戏等),从而导致不能完成任务。本节课是电脑小报制作单元中的一节课,学生需要利用互联网搜索所选主题相关的资料。学生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在本节课中,穿插了心理老师的引导,试图提高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的注意力和控制力。以下是详细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引入(约10分钟)由信息老师负责1、提出本节课的任务:根据自己所选的主题和作品的构思,上网搜索相关资料;2、讲授如何保存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保存在罗湖网的网络硬盘中。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与小报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由信息老师负责通过监控系统了解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情况。学生上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记录学生使用互联网时出现的问题。2发现问题(约8分钟)由信息老师负责1、中途打断学生,指出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中迷失了。2、问学生为什么会迷失,什么原因?学生发言得出上网迷失的原因:1、网络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太多,可能被某个有趣的东西(如游戏等)吸引了,忘记自己的方向;2、太多信息难以筛选;上网查资料时信息太多,迷失方向,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心理训练(约12分钟)由心理老师负责通过游戏和故事进行注意力、控制力的训练(见附录1)参与游戏,听故事,体验分享。提高对注意力和控制力的认识和关注,认识到二者的重要性并自觉训练。效果观察(约10分钟)由信息老师负责学生继续搜索资料,并保存。观察学生在心理训练后的效果总结引导(约5分钟)由信息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负责对学生提出希望,从这一节课后,每次使用互联网时提醒自己一下,每次让自己改变一点点。一节课并不能对学生起很大作用,但是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一定会有所作用的。附录1小游戏:数青蛙老师出示游戏的内容: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教师:你能总结出规律吗?请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看谁坚持到最后也不出错,谁就是胜利者。学生思考:这位同学为什么能坚持到最后呢?(因为他的注意力最集中、数学思维敏锐、反应快)3教师总结: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更能提高我们上网的效率。人的注意力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是可以改变的。刚刚的小游戏就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注意力。故事分享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国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间空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里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放了一块软糖。测试教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来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把这块糖吃掉,将对你有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软糖,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结果发现,有些孩子没有控制能力,因为大人不在,他又受不了糖的诱惑,把糖吃掉了。还有一些孩子,知道了刚才提出的要求,认为只要自己能坚持一会儿,就能得到两块糖,于是尽量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一块糖,一直等到老师来。这样他就得到奖励,得到了第二块软糖。专家们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获得很大的成功吗?那么,你们能够抵制互联网上的诸如“糖”的诱惑吗?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宣誓:牢记目标,抵制诱惑,我能行,我能做到,我一定能做到!作者:陈树君联系电话:13923780415通讯地址:深圳市笋岗中学信息组作者:江宏联系电话:13613035236通讯地址:深圳市笋岗中学办公室此文发表在《罗湖教育》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