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伊斯兰视角下中国哈萨克族的民族特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伊斯兰视角下中国哈萨克族的民族特色民族概况•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36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口2251023。•使用哈萨克语,本民族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语。•哈萨克斯坦10,098,600•中国1,500,000•乌兹别克斯坦800,000•俄罗斯647,732•蒙古国101,526•土库曼40,000•吉尔吉斯斯坦33,200•土耳其10,000•乌克兰5,526•伊朗3,000-4,000•白俄罗斯1,355•德国1,000哈萨克族伊斯兰信仰与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哈萨克族妇女穿连衣裙,长及脚跟,喜用银元或银制品作装饰。冬季外罩对襟大衣,大衣多用冬羊皮缝制。妇女头戴盖头,外披大头巾,头巾左上端有饰品装饰。民族服装•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大都宽大而结实,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男人必须戴帽子,妇女必须戴头少女则戴“塔合丫”。女子的头巾和披巾,在婆婆家和不熟识的异性面前绝不能随便摘掉。这与其宗教信仰密切相关。饮食文化•哈萨克族日常饮食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大同小异•关于禁止的食物,安拉在《古兰经》中说:“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又说:“信仰安拉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偶像、求签属于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奶类和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食物,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平时一般多吃羊肉,做法有手抓羊肉、熏肉、烤肉等。•奶茶是哈萨克族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奶子除了喝鲜奶、煮奶茶之外,还制成奶油、奶豆腐、奶疙瘩等。•历史上的哈萨克族与游牧生活相适应,居住的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的毡房。伊斯兰信仰与哈萨克族的婚丧嫁娶哈萨克族的婚俗•说亲•订婚•吉尔特斯•送彩礼•念“尼卡哈”•出嫁•迎亲•回门•11世纪以后,伊斯兰教逐渐向东传播。15~18世纪哈萨克人基本上都接受了伊斯兰教,同时涌现出一批通晓阿拉伯语的毛拉和学者。哈萨克人从事畜牧业,流动性很大,一日5次的礼拜都以户为单位,在毡房、土屋内或旷野举行。毛拉掌握宗教方面的事务,并为群众领拜念经,主持婚丧礼仪。婚姻遵守伊斯兰教法规定,如哈萨克男女结婚要办理“尼卡哈”。毛拉念尼卡哈时首先当着男女亲人之面问新郎:“你是否情愿娶她为妻?”然后问新娘:“你是否愿意嫁给他?”双方给予肯定回答后,毛拉翻开《古兰经》,面对放糖的一碗清水念经,然后让男女分饮。•哈萨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氏族外婚制,同一部落的人七代之内禁止通婚。•哈萨克族的葬礼基本上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哈萨克族十分重视葬礼,葬礼大体上分为临终前请毛拉念经“赎罪”、整容、挂旗吊唁、报丧、奔丧、出殡、送葬、哀悼、祭祀等一系列活动,全部过程甚至要持续一年时间。男性死者生前骑乘的马,要被剪去马尾、马鬃,或将尾、鬃梳成辫状,这种马哈萨克语称“托力阿特”,任何人都不得骑乘、鞭打。伊斯兰教信仰对哈萨克族日常文化心理,行为及语言的影响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教育的影响•在伊斯兰教传播和发展的历史中,其教育制度和教育效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哈萨克族经学教育的产生时期(1790—1870)由于牧区牧民居住分散,互相联系很少,只有极少数富户请教师在自己的毡房进行短期教学,以识字为主,粗通教规,很少会念《古兰经》。在这个阶段,中亚的主要城市——嘉桑、布哈拉、撒玛尔汗、乌发等城市的伊斯兰教有了相当快的发展,在这些城市里都建立了穆斯林的礼拜寺,每所礼拜寺有经文学校,这些经文学校也称麦德尔萨。THEEND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帕丽哈·波拉提《圣经》,《古兰经故事选读》课程作业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