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上节回顾上节课程,主要学习了心理现象中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动机、价值观。本节课主要学习人们心理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注意。第三章注意一、注意的概念与功能二、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特征和个性差异四、注意的认知理论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注意注意和编码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没有他们,外部刺激就不能进入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编码就是人脑把外部刺激转变为内部表征的过程。注意与编码密切联系,注意总是集中在当前正在编码的各种信息。当然,注意并不局限于外部刺激进行编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也需要注意。不管指向内部自己还是外部世界,注意都包含两种基本特性:选择性和集中性。因此,我们把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身的身体、行为和观念。人在任何特定时刻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刺激,但人并不是对所有刺激都加以反应的,这就是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主要表现为人脑信息加工时,对刺激的随意的(有意的)或不随意的(无意的)选择两种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形式,在特定时间内,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的反应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同一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深入下去(注视、倾听)。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因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和紧张度。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刺激的有选择的集中,这些刺激就被我们清醒的意识到,而同时作用着的其它刺激,或者被模糊的意识到,或者没有被意识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刺激位于注意的中心,其余的刺激位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二、注意的功能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通常,心理学家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即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具有下列功能:(一)选择功能对于作用于感受器的各种刺激,只有加以注意,我们才能选出那些有意义的重要的符合需要的刺激。由于注意的作用,进入我们意识中的感知、动作和记忆大范围变大大的缩小了。如果心理活动没有注意的选择功能,我们就不可能将有关的信息检索出来,意识就会处于一片混沌状态。(二)维持功能我们从外界获得的感知信息,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只有加以注意才能保持在意识中或进行精细的加工,转换成更持久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没有注意的维持功能(不加以注意),头脑中的信息就会很快在意识中消失,任何智力操作都无法完成。(三)调节和监督功能在注意状态下,我们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监督。人的生活是有目标的,对于自我的注意,才能使人有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与特定的目标相比较,注意反馈信息,并相应的调节、监督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特定的目标相一致,如果行为与目标不一致就进一步加以调节,在反馈环节中进行不断调节,直至达到目标位为止。三、注意的生理机制(一)注意的生理指标人在注意时,可以从行为上观察到机体的各种定向反应,作为注意的生理指标有很多,例如:心脏、血管、呼吸、内分泌腺分泌量、皮肤电反应、瞳孔大小等等。(二)注意的脑机制注意与觉醒状态密切联系,觉醒状态影响着有机体对输入信息的接受性能,没有觉醒就不会有注意。(睡眠时接收到的各种刺激)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新事物、突然巨响)。无意注意是任何动物都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声音、颜色相对强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动静特点等);(3)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吸引和维持注意)根据刺激物的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刺激物的强度对注意的影响,教师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注意涣散,不注意听课,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更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刺激物的新异性对注意的影响,教师讲述教材是每次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长时间的维持注意。2.人本身的状态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也取决于人本身的状态。同样一些刺激物,由于感知他们的人本身状态不同,可能引起有的人注意,而引不起其他人的注意。属于人本身的状态有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和兴趣: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机体的、物质的、)精神的)符合人的兴趣的刺激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2)情绪和过去经验:一般来讲,情绪影响人的注意选择的方向(喜悦和闷闷不乐的情绪),过去的经验也明显影响注意的指向。(过去见过的东西就不太引起人的注意)(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一直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自觉地把某些刺激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当我们确定干某事(写作、做作业)之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无论是否强烈、是否新异、是否有趣,我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他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有意注意中,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有意注意虽然也像无意注意一样受人的情绪、过去经验和兴趣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以间接地方式表现出来的。例如,无意注意直接受兴趣的制约,但是制约有意注意的确实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感兴趣,而活动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吸引人。有意注意的维持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要维持的有意注意,依赖一些条件:(1)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要加深对活动的理解。(2)要清楚地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3)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4)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把智力活动与外部的实际动作结合起来,有助于保持注意,更稳定地区分注意的对象。(5)排除外界的干扰,创造习惯的工作条件。(安静的工作环境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人的活动中往往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为任何一件工作都需要有这两种注意的参加。倘若单凭无意注意去从事某种工作,那么,不仅工作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也难以持久。然而,单凭有意注意从事工作,就要进行紧张的努力,付出巨大的能量,时间久了会使人感到疲劳,所以必须有无意注意参加,工作才能持久,在人的每项具体活动中,往往既需要无意注意,也需要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活动中可以相互转化的。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转化为无意注意。但这种无意注意依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意志努力罢了,这种注意形式成为有意后注意,即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熟练的技工)二、环境注意和自我注意根据注意指向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区分为环境注意和自我注意,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称为环境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称为自我注意。环境注意和自我注意也成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自我注意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自我注意,人能够窥测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了解自己的异常反应,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注意和环境注意是交互抑制的,在一项十分感兴趣的活动中,你觉察不到自己的内心状态,甚至身体不适也没有注意到(废寝忘食);在一个单调的环境中,你就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机体感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考试焦虑的学生特别容易自我注意,过多注意自己,因而分散了对当前工作的注意,结果反而降低了成绩。口吃的同学也特别容易自我注意,这样就愈加口吃。对于这些学生,有效的心理治疗的方法是使他们的自我注意,转向对环境的注意或对工作的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最早进行注意范围实验的是汉密尔顿(Hamilton,1859)。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布刺激物的广度。一般来说,刺激物的数量越多,呈现速度越快,判断的错误就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注意的范围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知觉对象的特点在知觉任务相同时,由于知觉对象的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很大变化。即,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觉对象相同,如果人的活动对象不同或者知识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变化。例如,用速示器呈现一句中文句子,我们的注意范围就远比不懂中文的外国人要大得多。这是知识经验不同造成的。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要是注意持久的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十分困难的。例如:当我们倾听一种微弱的声音(手表的滴答声)时,我们时而听见,时而听不见,尽管我们也在十分认真的听着。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研究证明,对于不同的刺激,注意的起伏周期也是不一样的,声音刺激起伏周期最长,其次是视觉刺激,而触觉刺激的起伏周期最短。虽然我们不能长时间地使注意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但我们却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一定的工作,并完成该项工作。因此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一定活动的总的指向上,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难确定,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注意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与人的积极性有关,如果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持积极的态度,有浓厚的兴趣,并借助有关动作维持知觉或思想进程,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那么注意就容易稳定和持久;相反,如果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持消极的态度,缺乏兴趣,注意就容易分散。注意的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注意分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作用的结果。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复杂程度、熟悉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会影响注意分配的难易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愈是复杂,愈不熟悉,愈不习惯,注意分配就愈困难,相反,注意分配更容易些。既进行智力活动,又进行动作操作,智力活动的效率比动作操作的效率,有明显降低。同时进行两种生疏的复杂智力活动是无法完成的。注意分配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每一种活动都是相当熟悉的,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者是部分自动化了的(骑自行车)。人对于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了的活动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注意,而把注意主要指向于较不熟悉的活动上。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这样注意分配也就能够实现了(司机驾驶汽车)。在注意分配的实验中,并没有排除注意迅速转换的可能性,因为严格的同时给被试以两种不同的刺激,注意的分配是很困难的。因此,同时完成的两种活动,所需要的注意很可能有注意的转移,也有注意的分配,是注意的转移和分配的结合。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根本不同的,前者有意地根据活动任务的需要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上;则后者则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