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六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目录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日本军国主义者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何梅协定”签订九一八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同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更名为“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变成皇帝。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座落在沈阳市东北望花立交桥旁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的妥协退让政策,蒋介石在1931年7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以及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采取的对日姑息纵容政策,使得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步步得逞。2.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政策和国际社会的绥靖政策国联调查团在调查九一八事变南京政府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沈阳北大营很快被日军占领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3年5月5日,鲁迅发表《文章与题目》一文,对此方针做了深刻的揭露:“一个题目,叫“安内与攘外”,由国民党来做。它做来做去,就只有三种做法:(一)‘安内而不必攘外’;(二)‘不如迎外以安内;(三)‘外就是内,本无可攘’”。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后,加紧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1、卢沟桥事变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日本调整侵华政策用主要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对于敌后根据地扶植傀儡政权,建立汉奸组织对于日本占领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对于国民党政府日本采取的主要政策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日本侵略军的装甲兵在进攻请思考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改变对中国的侵略政策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早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为“执政”(后改称“皇帝”),拼凑了伪“满洲国”,对东三省实行殖民统治。伪“满洲国”成立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以他为“主席”的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其统治区是日本独占殖民地。日本在台湾设立的总督府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后,展开了烧、杀、淫、掠“大竞赛”。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东京日日新闻》报导: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军队对敌后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本关东军“七三一”部队的尸体处理间设在上海的日军慰安所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在东北设“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和“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在关内设“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中国的资源。上图:日本发行的南满铁路股票下图: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大楼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按照“以华制华”政策和“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达到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日本在华的奴化教育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中国共产党号召武装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红军派出北上抗日先遣队。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宣传画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军队奔赴长城前线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东北各地崛起。1934年,各抗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以后,又陆续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部分将士接受杨靖宇检阅东北抗日联军伏击日本军队东北抗日联军女将领赵一曼杨靖宇密林雪原驻英魂——杨靖宇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直至最后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黄埔美女: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她是一位出色的共产主义战士,多次领导妇女、工人进行大罢工,指挥游击队抵抗日军侵略,即便在身受折磨的时候,仍然不忘宣传抗日。她是一位无比坚强的女性,在狱中无论是敌人的“怀柔政策”,还是红烙铁、灌煤油、老虎凳、辣椒水等,她都没有一点屈服。1938年,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与日伪军展开激战。面对冲上来的敌人,她们把最后两颗手榴弹扔了出去,然后毫不犹豫地一齐跳进滚滚的江水中,她们手牵手,向江心走去,最后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女投江东北战场: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这里也打完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历时15年,是中国历时最长的抗日战场,也是中国最艰苦的抗战地区之一。根据日伪统计的数字,十多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和日伪军进行的大小战斗多达66611多次,消灭了18万日伪军,牵制了70多万关东军。但是很难统计,东北军民在抗日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大的损失。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和广大工人、农民、学生是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1、国民党军队中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福建事变后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共代表与蔡廷锴等在一起(一)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一二九运动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的游行队伍《告全国民众书》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瓦窑堡会议旧址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抗日要求1935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并举行游行示威中共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右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中共中央发表的《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12日凌晨,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由此窗逃走。蒋介石当时藏身的大岩石,当地称为“虎斑石”,此后有人在此刻上了“民族复兴纪念石”字样。在华清池后山蒋介石被抓的地方盖着一个纪念亭,后被称为“兵谏亭”。中共派往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代表西安事变爆发后,张杨向全国发出通电中共派往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代表(从左至右为: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西安事变次日,宋美龄给蒋介石写信,要他“为国珍重”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评价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回到延安张学良自我评价在事变之后几十年间,张学良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评价: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它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还在会议文件中首次写上“抗日”字样。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代表在中山陵合影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本实现(一)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四)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工作;(五)改善人民的生活。(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三)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行普选的彻底的民主制度;(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抗日战争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打来的电报:“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7月9日,蒋介石收到由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等代表全体红军打来的电报:“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八路军改编誓师大会新四军改编誓师大会1.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组建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接着又将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八路军臂章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序列:新四军番号和臂章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陕甘宁边区的成立1937年9月,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林伯渠任边区政府主席,辖23个县,人口150万。边区仍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