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土地问题)长兴中学钦国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故在历年的高考中一向收到重视。命题考查往往集中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中共农村政策调整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一、知识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上涉及到“三农”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政策)的知识点有哪些?一、知识点梳理时期内容领导阶级天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后▲《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2005.江苏高考)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是天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返回】二、实战演练▲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一文中说道:“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以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两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陈述了民生主义的思想②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③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④体现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就是……夺得富人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期中道理随口说去………所最信是定地价的法子”可见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赞同A.没收地主土地B.赎买地主土地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返回】◆材料一1940年1月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义时明确指出:“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在经济上必须是新民主义的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农业政策的内容有哪些?◆材料二个体农业在中国所创立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生产力的发挥达到了极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生产规模小、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条件,从而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导致重工业发展缓慢,成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农业发展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二、实战演练◆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还进行了哪些变革或调整?每一步调整的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从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材料三: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3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高层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起点三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在制订农村政策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天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内容领导阶级时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绘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2008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四川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2008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三、08高考回顾三、08高考回顾◆材料三: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2008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天津卷)四、知识联系(一)中国古代的农业(1)主要耕作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2)主要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3)水利工程:都江堰、京杭运河等(4)农业技术、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农政全书》(5)农耕工具:曲辕犁等,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二)欧美国家的农业1.英国圈地运动2.美国罗斯福行政对农业的调整3.苏联的农业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18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原则。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返回】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的观察。新三民主义: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纲领,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返回】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制度。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返回】1947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返回】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返回】▲“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践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农民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都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但实施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实施的时间地域不同B.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C.阶级本质不同D.农民阶级的响应程度不同【返回】◆中国近现代史上涉及到“三农”问题(土地政策)的知识点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4.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5.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还进行了哪些变革或调整?每一步调整改革的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二、实战演练2.什么是农村中的生产关系1.注意时间跨度3.要求回答核心内容应该把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