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上册(1---5章)全部教案作者:翁迪晓(投稿日期:2003年10月12日)一§一鸦片战争知识目标: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英国走私鸦片的危害和原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清政府屈服;鸦片战争结束。思想目标:1、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的讲解,从而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2、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发动的可耻;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3、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能力目标:1、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林则徐之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出道光帝接受的原因,以培养学生辩析史料的能力。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教学过程:(甲)导入新课明确两点:1、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19年五四运动1919~1949年新中国成立明确指出半殖民地在前,半封建在后,引导学生分析出“为什么?”2、指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看标题,读引言。———(导读)第一段:东西文明兴衰对照。第二段:鸦片战争根本原因(为了)和危害(开始沦为)。第三段: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和危害(进一步加深)。(乙)讲授新课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1、清朝统治危机四伏(1)经济落后:A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B土地高度集中(2)政治腐败:A何时腐败?先点明康乾盛世,后引民间俗语:“跌倒和坤,吃饱嘉庆。”旁证腐败日盛始于乾隆后期。B腐败表现,掌握四方面(词语)——官场、军队、财政、阶级矛(3)外来侵略:看书:看出谁是急先锋?为什么能成为急先锋?充当急先锋为了什么?回忆:发展资本主义必要条件是什么?——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教师点明这是战争的必然根源,更是这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教师总结:战争是必然的!东西方的这种对照,说明是两种制度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对照,因此可知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2、清朝“天朝上国”梦正当西方蒸蒸日上之时,日落西山的国人做些什么呢?做梦!做“天朝上国”梦!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运动首先指明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指出矛盾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战争!因而这对矛盾自然成为本次战争的直接原因。这也是鸦片战争之所以是鸦片战争的原因。1、英国走私鸦片(1)目的:先看中英贸易结构:英——呢绒、棉花、棉布中——茶叶、生丝、药材——中国出超想一想,当时英国是何等一国?中国出超符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得出结论: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危害:A掠走大量白银B危及清朝统治2、中国禁烟运动(1)指出三人物一名言。对“资料”处理如下:A谁上书?当时官职是什么?B道光帝为什么接受禁烟主张?C道光帝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D林到任后是怎样开展禁烟工作的?(2)虎门销烟:1839年6月、英美鸦片110多万公斤、虎门。讲解林则徐名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发动:起讫时间——1840.6~1842.8战场转换——A(伦敦)——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B珠江口———挑衅、战争开始C天津白河口——到达,林则徐革职,琦善不善谈判D香港岛——明确■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是侵占而不是割占;■是1841年而不是1842年。E三元里——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的第一战。F南京下关江面——签约议和,战争结束2、战争线路与事迹(1)线路:读地图,找台湾。——联系“中法战争”线路图。(2)表格:陈连升:第一个捐躯的爱国将领裕谦:蒙古族、职位最高海龄:满族、三点水(丙)小结讨论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封建主义不能战胜资本主义具体原因——A封建经济落后B清朝政治腐败C军事装备落后(马桶战)D指挥失当,战和不定(丁)布置作业教材练习1、2(作适当提示)一§二、鸦片战争的影响基础知识目标:《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西方学习。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的讲解,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受奴役的起点,使用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通过新思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近代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第一页。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条约内容和危害,进而分析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教学难点:分析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教学过程:(甲)导入新课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不是目的,条约实惠才是真正的目的!本节我们来看看“殖民地与市场”是如何地在条约中具现的?(乙)讲授新课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1、中英《南京条约》——1848.8(1)香港岛割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2)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赔款恶例(3)五口通商——东方沿海门户大开、贸易主权丧失(顺口溜:广厦福宁上~大房子没有上起来)(4)协定关税——丧失关税自主权2、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领事裁判权~《五》——破坏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看书小字说明(3)在通商口岸租地永久居住——为“租界”之来源3、《望厦条约》:“兵船巡查,建立教堂”4、《黄埔条约》:“自由传教”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1、社会性质变化:(1)半殖民地化:(2)半封建化:2、主要矛盾变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本国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革命任务变化战前: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战后:中国肩负反封建反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新思潮的萌发1、原因:鸦片战争惊破中国人“天朝上国”梦。2、新思潮的倡导者:(1)林则徐——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何解?让学生说明:A在广东设立译馆,使广东成为当时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B译出《各国律例》、《四洲志》;C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联系前面,思考评价林徐其人?教师作结:A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中华民族英雄。(2)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宕开说“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其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尽的专著。3、《康车纪行》《环瀛志略》(丙)布置作业习题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是怎样出现的?有哪些代表人物?有何社会作用?习题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影响?”比较!前者:A社会性质B主要矛盾C革命任务后者:应增加——D思想文化一§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基础知识目标:英法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和《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手,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2、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而且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战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朝内部政局的变化,思考中外反动“合作”新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培养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占我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原因。教学过点:(甲)导入新课根本原因是什么?资产阶级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教师概括:这些侵略者是不会满足的,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乙)讲授新课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英法提出“修约”要求强调指出侵略者本性决定了其不会满足既得利益。这样,企图借“修约”之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二鸦战的爆发1856年月10月,英国借“亚罗号”事件(广东水师拘捕英国亚罗号上下班2名中国水手)、法国马神甫事件(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被依法处死),两国联合出兵,二鸦战爆发。3、英法联军侵占广州明确二鸦片战争经过之前,先应在整体上了解两面三刀个阶段,以把知识系统化。二鸦战小年表第一阶段1856年炮击广州,二鸦片战开始1857年攻占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1859年大沽口之战,中国胜利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小年表思路概念明确之后,即进行具体事件的重点分析。注意广州沦陷的“六不总督”,与柏贵的降敌,显示了清政府的腐败。再注意广州占领委员会的成立,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攻占天津和《天津条约》(1)攻占天津不到京城边,皇帝老他不怕,不害怕,则没有实惠来。上次来到白河口,实惠来,这次不妨也到白河口,故技重演提要求,皇帝这回没答应,俄美“调停”作掩护,英法突袭天津城,扬言攻占北京捉皇帝,咸丰老儿学老子,派了阿弟奕诉搞“议和”。如此,俄美英法在1858年,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2)《天津条约》:内容见书。十口通商要注意!最北是营口。提问:外国公使进北京有何危害?——便利干涉中国内政2、攻占北京和《北京条约》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1)攻占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逃避承德,奕诉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2)《北京条约》:内容见书。至此,二鸦战结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掌握时间,特别是60年代割占的数目。授之记忆的法门:应是按列记忆。四、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1、1861年辛酉政变点出外国资本主义与慈禧和奕诉的微妙关系:“外国无异议,如有难,惟奴才是问。”(奕诉语)故而,在外国籍的默许下,政变成功,慈禧掌握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1)性质:它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宫廷政变。(2)影响:中外反动势力走向勾结。2、借师助剿1862年为对付共同敌人,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丙)布置作业第18页第一题。二§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基础知识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末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能力教育目标: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认识《天朝田亩制度》是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使学生认识:《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无法实现的空想。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教学过程:(甲)导入新课引言分析:A历史背景B新特点C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