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活页文选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决眦入归鸟(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老妪力虽衰(5)晨兴理荒秽(6)适与野情惬(7)徙倚湖山欲暮时(8)欲济无舟楫(9)惟吾德馨(10)日暮乡关何处是(11)征蓬出汉塞(1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3)霜落熊升树(14)白云千载空悠悠(15)袒胸露乳,矫首昂视2(16)巴东三峡巫峡长(17)盗窃乱贼而不作(18)其人视端容寂(19)山山唯落晖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7)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8)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1)颓已屑(2)销匿衰载(3)皇(4)斓藩啸4.A(A项中《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人)5.A、C(A项中《礼记》应为儒家经典;C项中雨果是法国作家)4古文梳理《桃花源记》(一)1.①田间小路②从前的、旧的2.④3.①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②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4.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二)1.B2.①从前的、旧的②计划3.①捕鱼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他)继续向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②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了,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一)1.(1)多(2)洗涤5(3)长枝节(4)很少2.(1)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4.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种于何处都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6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三)1.(1)有名(或“出名”“著名”)(2)这(3)调弄,这里指弹(琴)(4)使……劳累2.D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核舟记》(一)1.C2.同“屈”,弯曲3.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7②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二)1.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2.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4.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县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大道之行也》1.①通“举”②和、平82.①因此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单抚养自己的子女。②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三峡》(一)1.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9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二)1.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2.A(“隐”是“遮蔽”的意思)3.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意思是“去”;D项是代词,意思是“它”;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意思是“的”)4.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5.①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的。②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迅速。(三)1.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03.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一)1.A(A完备B它;其中C辞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2.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3.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11结合、化静为动等其他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4.答案示例: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二)1.北宋苏轼2.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3.A(第①句并没有交代地点)(三)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①消散②参与,这里指欣赏③睡觉④只是3.①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12②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①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观潮》1.①一点点②去,往③动词,画着文彩④用水淋洗2.①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②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③(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133.“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的。4.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写弄潮健儿的英姿写观潮人数之多5.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同时呼应了第一句话。6.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湖心亭看雪》(一)1.D2.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3.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4.①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14②晋陶渊明独爱菊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D(二)1.D2.B3.(1)这(2)小草(3)酒杯(4)客居4.(1)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没有了。(2)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5.B古诗词梳理1.示例一:首联写远望所见,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示例二: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示例三:颈联是虚写,表达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1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豪情。杜甫在望岳之余,与泰山融合为一,产生了攀登绝顶的愿望与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仅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还要攀登人生的顶峰。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的主要特点。4.远离官场、归耕田园的志趣。5.首联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颔联写作者在美丽的岳阳楼畔,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这样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166.示例: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仿杜诗中“吴楚东南”,意境雄伟。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路途的遥远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地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尾联与杜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宏伟苍楚的风格。7.比喻作者漂泊不定的行踪,而且以蓬、雁自比,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雁南飞常引思乡之愁。8.“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在荒凉孤独中透着挺17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独特风光。9.详写老妇人的目的有三点:一是衬托吏的残暴凶狠;二是以点带面,描述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三是表现诗人对人民的同情。10.示例:“国”是指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眼前的长安,唯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描山绘水,情彩飞扬。颈联远观近察,俯仰生辉,绘月描云,瑰丽生情。1812.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景,移步换景,满目生情。写两岸青山相对挺立,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飘飘、绚丽灿烂,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亲山、亲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游子虽在形式上离开了故乡山水,实质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心里永远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13.示例: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的景象,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19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中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14.“改”字精彩,已有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意味。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停停走走,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非但没有丝毫不安,反倒有一种远离尘世,不为功名利禄所迫的怡然自得、独行其乐之趣。15.“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是写相对的静态景物,“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写动态景物,这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16.“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20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17.颔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颈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18.本诗首联以黄鹤楼的美好传说入诗,抚今追昔,慨叹古今变化,神奇美丽的黄鹤已经飞去,21而且再不回来,此地空余一楼,只能见白云悠悠。这种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情思,使作者生出无限惆怅。这种情思和惆怅是由于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引起的,这种情怀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促人深思浮想,使人感慨万端,这就是本诗艺术魅力所在。19.这一联用看人垂钓,自己徒然观望,比喻羡慕在位执政之人。20.诗人开篇即以议论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