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气道湿化疗法定义气道湿化疗法指在一定温度控制下,应用湿化器将水分散成极细的微粒,以增加吸入呼吸道的气体中的湿度,达到湿润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最佳湿度的结果病人的气道只有极少或没有热量和水分的丧失分泌物质量良好,粘液保持良好的水化状态,从而能很容易被吸出来最佳的粘液纤毛转运状态(粘液的清理速度及纤毛摆动频率保持良好)一个畅通的气管插管和下气道气道湿化不足的危害粘膜纤毛转运系统变慢降低病人舒适度降低肺顺应性细菌定值的危险分泌物变浓稠分泌物积聚适应征吸入气体过于干燥高热,脱水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痰液粘稠和咳痰困难人工气道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湿化正常情况下,气体随呼吸进人鼻腔经鼻毛滤过,鼻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潮湿的黏膜可将吸入气体加温到30~34℃,相对湿度可达80%~90%;气体达到隆突时,则可接近体温37℃,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至肺泡时气体温度可达37℃,相对湿度可达100%。我国通常的气道湿化标准经人工气道吸入气体温度应达32~34℃,相对湿度95~100%,绝对湿度至少36mg/L。吸入气体温度达到37℃、水分子44mg/L、相对湿度100%时可达到最佳温湿化效果。气道湿化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的液体入量不足,即使气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然处于失水状态。•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气道湿化方法加热型湿化器(heatedhumidifier,HH)湿化温湿交换器(HME)雾化吸入湿化法气道内滴药湿纱布覆盖法喷雾器加湿气泡式湿化器湿化空气湿化加热型湿化器(heatedhumidifier,HH)湿化应用HH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吸入气中,达到加温、加湿的作用。此方法可使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以及降低VAP的发生率。带呼吸机病人与不带呼吸机病人都可使用,电热恒温湿化法已是现今最受推崇的一种湿化方法。提示问题由于呼吸机管道内外温差,在管路上形成冷凝水,被视为高污染物。因此,呼吸管路的位置应低于气管导管,冷凝水集水瓶应处于整个管路的最低位,以避免冷凝水误吸入呼吸道,导致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随着加热型湿化器与含有单或双加热丝环路的联合使用,使得加热型湿化器的环路冷凝物的产生也减少。但研究发现,呼吸机管路有导线存在,在清洁消毒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在对呼吸机加温导线的细菌培养结果观察到有细菌在其上定植,所以加温导线的存在明显增加了呼吸道的感染率。缩短管道长度、增加管壁厚度、提高环境温度也可以减少冷凝水的产生,降低感染几率。温湿交换器(HME)也称人工鼻,是仿生骆驼鼻子制作而成的一种湿化装置。由吸水材料和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网状结构的装置,它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能保持管道本身的干燥,避免通气环路中冷凝物的凝聚,而且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国外被广泛使用。但HME能使死腔量、气道阻力和呼吸做功增加,且HME只能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部疾患引起分泌物潴留的患者HME并不理想。雾化吸入湿化从雾化的温度分有加温雾化和非加温雾化。多数作者认为持续雾化会因为长时间雾化剂进入终末气道可导致肺不张,血氧分压下降,从而主张用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但有学者则认为以0.3~0.8ml/min的速度持续加温雾化所提供的雾化气流可达到或超过病人的吸气量,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正常功能,避免了在人工气道口滴液以及湿纱布覆盖等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加温雾化(加温至吸入气接近37℃)能避免吸入气温过低所引起的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的缺点,从而充分使气管、支气管扩张湿化,具有较好的改善肺通气的作用。在雾化液中加入因热而减低药效的抗生素等药物时,则不能用加温雾化法。但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定植于管道内的细菌会随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进入气道后,可直接寄植到患者下呼吸道而引发感染。故雾化器的消毒工作医务人员要更加重视。雾化吸入缺点无加热功能过度湿化的危险增加感染机会多用于气道内给药间断给药法气道内滴药临床上通常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脱去针头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内,但大多数人认为此法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刺激性咳嗽会把部分滴入的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同时使痰液纵深转移进入肺内或频繁进入气道;吸痰和滴注将大量细菌带入气道而增加了感染机会等,所以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不能成为常规操作的依据,提倡采用其他的湿化方法持续给药法临床上一般可分为输液管滴入法、微量泵持续滴入法和输液泵持续滴入。同静脉输液,剪去针头将前端软管插入气管插管15~18cm,气管切开插入5~8cm并用胶布固定以持续滴入。根据痰液选择注入速度。痰少且稀者速度可4~8ml/h;痰稠多者速度8~20ml/h,以保证充分湿化,使痰液稀释。输液管滴入法不易控制滴速;输液泵持续湿化,可以控制24h内不间断地、均匀地向人工气道内滴入湿化液,可在1~500ml范围内选择滴注速度,与应用微量泵注射比较,可减少工作量和材料消耗。持续给药法每次进入呼吸道量少,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刺激性咳嗽,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处于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分泌物稀释,患者能自行咳出以减少吸痰的次数,保持呼吸通畅。但此法只能在同一位置湿化,而导管内其他位置仍有可能形成痰痂或粘痰。湿纱布覆盖法为了保持患者气道的湿化,临床上的传统的做法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气管套管外口,可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起到湿化的作用,还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微粒进入气道。缺点:这种传统的湿化方法远远不能解决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的大量的丢失。且有学者认为用湿纱布覆盖存在误区,既减少通气面积,且吸痰时反复取走湿纱布易增加感染机会。改良:可选用面罩对准气管套管外口,用细线固定于颈部,既利于人工气道的观察,又不会减少有效通气面积,且患者感觉舒适,有时可将稀薄的痰液自行咳出气道外,减轻了吸痰的刺激,从而减少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将湿化液加入到喉头喷雾器中,对准套管口挤压气囊,将湿化液喷到气管内,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喷雾给药能够扩大药物在呼吸道中的应用,增加了局部用药疗效,控制局部感染。湿化液在喉头喷雾器中不易被污染,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安全性能高,喷出的水珠小而均匀,不易引起呛咳及窒息,其用物经济实惠,湿化液不被浪费,可提高局部用药的疗效,预防感染。喷雾器给药在临床应用较多喷雾器加湿气泡式湿化器湿化是最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从水下导管通过筛孔多孔金属或泡沫塑料形成细小气泡,增大氧气与水接触的面积,以达到湿化目的。筛孔越多,接触面积越大,湿化效果越好。有研究表明,气流量越大,氧气与水接触时间越短,湿化效果越差。空气湿化是一种间接的湿化方法,利用加湿器或直接加热成蒸汽来湿化空气,湿化水不少于250ml/h,并采用拖地、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维持室内温度22℃,相对湿度60%。合理的空气湿化也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生理盐水无菌蒸馏水0.45%氯化钠1.25%碳酸氢钠溶液药物湿化液生理盐水采用0.9%的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是临床上一直沿用的气道湿化的常规护理。但研究表明,生理盐水根本不能和分泌物混合,而当一定量的盐水进入气道时会引起患者的咳嗽,导致大量的气体进入气道和肺,随咳嗽进入气道的气体可使痰液进一步向纵深转移而进入肺。另外,生理盐水进入呼吸道后随着呼吸时水分的蒸发,钠离子沉积在支气管和肺泡内,形成高渗状态,易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而且导致痰液脱水、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痂、痰栓,增加肺部感染率。国外研究也证明滴入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且容易引起患者的呛咳。临床上宜慎用。无菌蒸馏水属低渗液体,因不含杂质,被广泛用于呼吸机常规呼吸道湿化。蒸馏水稀释黏液的作用较强,但刺激性较生理盐水大,可应用在分泌物粘稠、量多、需要积极排痰的患者。0.45%氯化钠采用0.45%氯化钠溶液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它吸收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研究表明,0.45%盐水持续恒温湿化及氧气雾化,不但减少了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提高了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临床操作。提倡选择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1.25%碳酸氢钠溶液研究表明碱性溶液具有皂化功能,使用1.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呼吸道冲洗,局部形成弱碱性环境,使痰痂软化,粘痰变稀薄。其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但碳酸盐是一种抗酸药,用量大时可导致组织水肿、肌肉疼痛、抽搐、碱中毒而加重肺水肿。而有学者研究表明,用1.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和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更为可靠。药物湿化液研究表明,沐舒坦是一种新型呼吸道润滑祛痰药,其活性成分是盐酸氨溴素,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加强纤毛摆动,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同时沐舒坦具有协同抗生素的作用,使抗生素的肺组织(血浆)浓度比值上升,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采用0.45%氯化钠加沐舒坦作为湿化液,能将气道分泌物引流更为通畅,有利于控制和预防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气道湿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湿化液的温度人工气道建立后,推崇用电热恒温湿化罐加热,一般吸入气体的温度应保持在32~37℃为宜,此时加热器内的水温在50~70℃,气体的相对湿度也应控制在95%~100%。吸人气体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0℃,最高温度不能高于40℃,因为温度低于20℃可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气道过敏者还引起应激反应,诱发哮喘。如果吸人气体的温度高于40℃也可造成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体温升高、出汗,严重时可发生呼吸道烧伤。为保证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还应维持室温在20~24℃,相对湿度为60%~70%。所以采用湿化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吸入气的温度,给予合理的湿化。湿化液的量正常人体经呼吸道蒸发水分每日约300~500ml,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为800~1200ml,应用持续气道内滴注者,以5~10ml/h的速度滴入,湿化量以250~300ml/d为宜。呼吸机上的加热湿化器每天湿化量应250ml,速度以10~20ml/h为宜。但确切的量还需根据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以及病人的体温、出入液量、痰液的粘稠度等因素而定,以痰液稀薄容易咳出或吸出为宜。只有针对性的湿化才能确实有效的防止各种并发症。湿化效果的评价湿化满意临床表现为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湿化过度临床表现为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湿化不足临床表现为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闲难、烦躁、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使用注意事项:感染控制严格的终末消毒加水时避免断开呼吸机及时清除管路中冷凝水勿将积水回倒至湿化罐和气道避免是湿化罐内液体过多当然,湿化治疗要合理,湿化没有固有模式,要根据不同的个体采用有针对性的湿化方案,用湿化效果进行评价才更具用说服力。如吸入器湿化过度,可造成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这就需要我们在湿化时密切观察,以取得最佳的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