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册《Windows的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一课《Windows的故事》,主要学习Windows系统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Windows系统的发展历史、版本及其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Windows是什么意思,它的发展历史及其有哪几个版本;2、技能目标:巩固学习打开窗口、关闭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等基本操作;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让学生学会不仅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回报社会。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重点:知道Windows的发展历史及其有哪几个版本。2、难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作用。四、学情分析:1、学生对电脑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他们特别喜欢上电脑课,但是,有些学生的喜欢是停留在电脑游戏上,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半的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基础,懂得了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知道一些输入文字的方法和简单的排版。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发言。3、由于学校硬件设备不足的原因,各个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的能熟练使用电脑,有的对于电脑操作还有些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五、教学用具:电脑室、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八、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1、同学们,上个学期第三册,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什么知识?(画图);2、现在你们一打开电脑,怎么看到的都是Windows?你们知道Windows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有关Windows的知识。下面我们讲讲Windows的故事。(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二)出示任务,明确目标课件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见板书)。(三)阅读教材,探究新知老师提问启发学生,学生边阅读教材边回答问题。1、Windows是什么意思?是谁做出来的?(Windows中文是窗户的意思,这里是指窗口化的电脑操作系统,是比尔·盖茨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发出来的。)2、Windows有哪几个版本?(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ME等)(设计意图:这里学习的是本课中的知识目标。学习本课内容,前提是学生要知道Windows是什么意思,结合学生现在已经学过英语,所以上课时可先提问学生这个单词的含义(窗口),以此引出它在信息技术中应该如何解释;而让学生了解Windows的发展历史,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了它的发展历史,让学生知道Windows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为什么有人要发明它,它有什么功能等,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去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再一个,了解Windows有几个版本,是在介绍它的发展历史的同时要向学生介绍的,这样有助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版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Windows后的数字,如95、98、2000等来理解它的发展年限有何意义。)学习完Windows有几个版本后,教师课件显示有关比尔·盖茨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比尔·盖茨光辉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信心。并渗透思想教育,比尔·盖茨是一位慈善家,我们要学习像他一样,不仅能发明出对社会有用的东西,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回报社会。(设计意图: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要向学生传授哪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还是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3、如何打开窗口、关闭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等基本操作?请四个学生分别上台操作,并说出自己操作的是什么。师点评。(设计意图:这是本课中的技能目标。这些内容虽然在教材中没有特别的说明,但是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学习,例如通过学习《金山打字通》、《记事本》、Word等软件,他们在实践使用操作当中,早已经接触到了打开窗口、关闭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等这些基本操作,在本课学习Windows的教材中,也提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所以结合教材,让学生复习操作这几个基本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四)实践环节,巩固新知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练习与新课相关的内容,巩固新知识。(五)反思体验,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内容?2、大家回去写一篇学习体会日记,下节课带来给老师看。(六)板书设计第一课Windows的故事1、Windows是什么意思?是谁做出来的?2、Windows有哪几个版本?3、如何打开窗口、关闭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等基本操作?教学反思:1、我们都知道,对于学习,无论是哪一个科目,只要学生对它产生了兴趣,90%以上的概率他能学好此科,所以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身是有极大兴趣的,但是我们要看他的兴趣在哪方面,有的学生只是喜欢上网,玩游戏,而让他完成一些任务就不乐意了。因此,我们要从信息技术上入手,培养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道信息技术的巨大用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而且,在通过实际应用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把课本和课堂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2、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几位学生上台操作,教师点评,然后全体学生操练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觉得,这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学会使用电脑,也就是要学会电脑中的各种操作,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理论,更要教学生学会电脑中的各种操作应用,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有所用、活学活用。3、在让学生巩固练习“打开窗口、关闭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等这些基本操作时,我不仅让学生都能想起怎么操作,而且更注重让学生明确这些操作的名称,以此强化学生的操作意识,而不是光知道怎么按怎么点击,而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通过练习,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这几项Windows的基本操作,还比以前更加明确了操作的名称。有位学生高兴地向我说,“老师,我现在终于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呵呵,听他这么说,我也很高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继续注重这方面的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服务于实践操作,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4、另外,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教材中讲到的比尔·盖茨的故事,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学生通过阅读我给他们展示的资料,了解了比尔·盖茨的故事后,都特别崇拜和佩服比尔·盖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因此,在这里,我教育了学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要回报社会。学生也都睁大一双双纯洁无暇的眼睛认真听我讲,让我倍感欣慰。整理我的“文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之后,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的入门内容。本课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整理四年级第一学期所画的图画,和用电脑写的作文,又能为后面“文件的路径”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好本节课,学生就能够自己整理电脑中的文件。二、学生分析本课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第一学期学习了用画图软件来画画,并把所画的图画保存在电脑里,第二学期了解了电脑的简单操作及Windows的版本,但对电脑里类型繁多、零乱的文件如何管理不太清楚,也感觉到文件过多对查找带来不便。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什么是文件、文件夹;(2)能够建立文件夹,给文件夹命名,将文件放入文件夹中。2、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文件夹并把文件放入文件夹中,让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文件夹来管理文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文件夹来管理文件,让学生感觉到“我的电脑”变得整洁了很多,体会这种方法对于管理文件的便利之处,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文件夹管理我的“文件”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建立文件夹,并把文件放入文件夹中。2、教学难点:能够把不同的文件分门别类地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五、教学准备:准备好的文件、图片,放入学生电脑的“我的文档”中。六、教学过程:1、趣味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使用电脑时间久了,电脑中存放的东西就会越来多,比如:图画、作文、日记……等等,这样就不太容易找到,特别是忘记了这份文件放在哪,就更难找到了。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容易更快地找到电脑中存放的东西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整理我的“文件”。设计意图:学生平时使用电脑画图、写日记、作文,时间久了这些文件就多了起来,自己查找时感觉不好找。以此导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快更方便地找到文件。2、什么是文件:广义:公文、书信或文章狭义:档案计算机文件:属于文件的一种,指电脑硬盘上存储的所有内容,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程序等。3、文件夹:专门用来装文件的夹子。设计意图:了解文件及文件夹、文件夹的作用。4、文件夹的使用:1新建文件:①打开“我的电脑”—D盘,文件—新建—文件夹②打开“我的电脑”—D盘,在空白处按右键—新建—文件夹。2命名:删除“新建文件夹”字样,选择输入法,输入文件夹的名称,按回车键。3把文件放入文件夹中:用左键按住文件,不要松开,拖到文件夹上,文件夹的颜色变为蓝色,再松开鼠标,文件就放进文件夹中了。设计意图:以在D盘建立文件夹,命名和把文件放入文件夹中为例来讲解文件夹的使用,让学生熟悉文件夹使用的过程。5、操作任务任务一:打开“我的文档”,分别建立“我的文章”和“我的图片”两个文件夹。步骤:①打开“我的文档”,在空白处点“右键”—新建—文件夹;②输入名称“我的文章”,按回车键。使用相同的方法建立“我的图片”文件夹。任务二:分别将两篇文章《天涯海角》和《我的家乡》及图片放入上面所建立的两个文件夹中。步骤:①用鼠标左键按住《天涯海角》这个文件,拖到“我的文章”文件夹上,等变色蓝色再松开鼠标,文件就放入到“我的文章”文件夹里了。同理,将《我的家乡》这个文件放入到该文件夹里。②将“我的文档”里的图片都放入到“我的图片”这个文件夹里。观看“我的文档”,看到的都是文件夹,看起来比之前要整洁很多,没有之前既有文章又有图片,比较混乱。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在“我的文档”中分别建立两个文件夹,并命名为“我的文章”和“我的图片”,然后将“我的文档”中的文章和图片分别放到这两个文件夹中,让学生学习用文件夹来管理电脑的文件。七、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件、文件夹,并学会建立文件夹,学习用文件夹来管理电脑中的文件,在以后我们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使用文件夹来存放文件。八、作业:以自己的名字为名称,建立一个文件夹,将上个学期所画的图画放入到这个文件夹中。《顺藤摸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海南省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三课教学目标:1、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存放的位置。2、理解文件和文件夹存放的路径及通过路径查找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3、掌握“搜索”功能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精讲多练2、操作与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练习、游戏,使学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3、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整理文件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存放的位置。2、理解文件和文件夹存放的路径。教学难点:1、通过路径查找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2、使用“搜索”功能,通过多种方法查找文件或文件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童话故事:小兔回家(课件演示)师:小兔为什么哭呢?(找不到回家的路)师:在电脑里,文件和文件夹就像故事中的小兔一样,那它们的家在哪呢?(生讨论、发言,师小结,引入课题)二、文件及文件夹存放的位置。师:一般来说,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都是放在电脑的硬盘里,打开我的电脑,会看到C、D、E盘,这就是我们把硬盘分成的各个分区。C盘是系统盘,一般情况我们不保存文件在里面,文件一般保存在D、E盘生打开我的电脑,找出各个磁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