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评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赵金铭提要本文从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现状出发,提出对教材进行科学评估的必要性,阐述如何建立客观、公允的评估标准。对于涉及评估标准的若干问题,及通过评估寻求教材创新突破,也将略陈管见。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设计一份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以备同行参酌。一对教材进行科学评估的必要性回首十年来教学界所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大致可以满足国内外汉语教学需要。若干种质量高的教材,教师使用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饶有兴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实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范围较广,反映较好的教材,诸如《基础汉语课本》:(李培元等)、《实用汉语课本》(刘王旬等)、语》(胡裕树等)、(鲁健骥等)、《汉语中级教程》《汉语高级教程》(邓懿等)、教程》(李忆民等)、(邱质朴等)、《开明中级汉语》(孙晖等)、(李明等)、(杨贺松)。,怎么说》4十年来虽然有不少质量高、受欢迎的对外汉语教材问世,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品教材,但不少教材是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缺乏特点,更无新意,雷同现象不可谓不严重。正如吕必松先生最近在一次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上,针对对外汉语教材问题所发表的意见“同一类型的教材:,大部分是大同小异,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教材数量有限;这些大同小异的教材,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呆板;有些教材的练习不是数量太少,就是练习的内容和方式与教学目的不一致;有些教材的外文翻译不太理想,国外反映比较强烈;专门针对国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编写的教材很少,大部分教材对国外不适用;从总体上说,我们的理论研究还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但是也有大量适用于教学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及时吸收到教材中来。”①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系统。如果建立起一套客观的教材评估标准,就能明确地指出优秀教材的长处所在,今后如何发扬,并避免短处。然后经过反复不断地修改,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必定能提高教材质量,出现精品教材。有了评估标准,对于粗制滥造的“急就章”型的教材,在评估其得失的同时,使其不便流传,以免贻误教学。有了客观的评估标准,也可以说就有了教材编写的指南,人们可以据此“高山仰止”,循此规矩,力争编出符合语言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较为理想的教材。这样,必定能使教材与具体的教学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中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更加吻合,从而为教学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任何一本对外汉语教材都应该能体现汉语内部的结构规则,都应该能体现某种教学法理论倾向,这是很多人所论述过的。但是,教材背后多少总会体现着编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认识,对此,至今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刘润清等认为“一套教材编:完了,不论编者自觉还是不自觉,其中都隐含着对两个重要问题的5回答:语言的性质是什么?学习第二语言是怎样的过程?比如,按照语法翻译法编出的教材,认为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学习第二语言就是找出两种语言成分,达到可以互译的目的。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编出的句型操练教材,认为语言由许许多多话语构成,学习一种语言就是通过无数的刺激—反应过程,形成一套理论。”(刘润清等1990)教材的编写受着学习理论的制约,这种制约体现在教材编写的方方面面,例如“是用小块的课文,,还是用较长而容易的课文?是用分立式的练习,还是用综合性的练习?语法知识要讲多少?脱离课文的练习要设计多少?要不要翻译练习?这些决定都涉及到学习理论上的考虑。”(刘润清等1990)国外有一种看法,认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大多使用的是听说法。该教学法对语言的认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点,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大约在六十年代国外已经对这种教学法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与世界上“普遍教授语言”英、法、德、西诸语言比较,我们的教材还太落后。这种看法虽不无偏颇,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还没有体现当今世界流行的教学法理论,还没有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所出现的有关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进来。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并弥补上述对外汉语教材所存欠缺之处,把世界上一百年来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劣得失,及我国几十年来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加以总结,纳入我们的评估标准,作为我们的借镜。有了教材评估,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对外汉语教材所处的科学水平,找到与世界上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相比所存在的差距;有了评估标准,还可以从微观上就具体教材评述优劣,臧否得失,以求改进,不断提高教材质量。二如何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估标准如果单凭若干项调查,就仓促为一部教材打分,会众说纷纭,6莫衷一是。因采用的是大而化之的评价,故而仅会得出笼统的优良中差若干等,却难以对一部教材做出客观公允的评说。例如国家汉办1998年发的《全国对外汉语教材情况调查表一:自荐表》,调查了下列各项内容:使用范围、编教原则、应用的教学法、对语言点(语法点、词汇量、课文长度)的界定原则、教材特点、反馈情况(再版率、印数等)、使用效果。我们认为,仅靠调查反馈,很难对一部教材全面做出结论,因为没有比较参照物。也许教材之间各有所长,却难断优劣。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可操作的科学手段,有一份工作母单,据此分析,才能评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对教材如何进行科学评估,钱钟书之女公子已故钱瑗教授曾推荐过HutchinsonandWaters所设计的教材评估方法,他们认为,“评估教材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对照过程(matching)。评估者应首先列出某一种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对教材的要求,这可称之为‘自身需求分析’,同时列出某一候选教科书的特点,也就是作‘客观对象分析’,然后两相对照,作出评估。”(钱瑗1995)上述二人还认为“教材评估从本质上是一个直接的、:分析性的配对过程,即将需求与可能的解决方法配对。”(转引自钱瑗1995)英国语言学家哈默(Harmer)曾经说过,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是评判教材的依据和前提。(转引自周雪林1996)可见,达到教学目的和满足学习者需求,是评估的两大主要内容。然而要对教材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还必须设计一套全面、合理的评估标准。周雪林认为应涉及以下六个方面:1)教材与教学理论的关系;2)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关系;3)教材与学习者的关系;4)教材的选材问题;5)教材练习的设计问题;6)配套教材。(周雪林1996)我们认为不能要求一部对外汉语教材必须以某种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为其编写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制定编教原则,那样也许过于苛求,但多少应有某种理论的倾向,并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成分,兼采众家之长,综合比较,形成理论基础的特色。教材应多少体现当代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汉语事实本身认识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定要吸收到教材中,以便为教学服务。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必定与某种教学目标相结合,必须以经过验证的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为依据,而教材不过是保证了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教材必须有针对性,为谁而编,为什么样的目的而编,要明有所指,要符合学习者的自身情况与需求。选材是教材编写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时至今日依然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这里面有两点必须遵守:一是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二是选取受学习者欢迎的语言材料。练习的编写也有很多讲究,重要的是要能“温故而知新”。这六个方面可说是评估语言类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认为,在评估一部教材时,还要特别着重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检验。一,是否遵循“教材编写理论”,以此确定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二,是否遵循“教材编写基本原则”,循此从事具体的编写。首先对什么是“教材编写理论”要有一个正确的界说。崔永华说“教材编写理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类型、过程和方法的理论。它探讨教材编写如何在教学总体设计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学习者的水平、适用课程等选择和规定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和素材。如何根据语言学习规律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等)及其顺序,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崔永华1997)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解释“教材编写理论”的较为完备的一种说法。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应遵守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束定芳等(1996)确定了教材编写“五大原则”。1)系统原则。教材应系统地8介绍有关目的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2)交际原则。语言材料的选择和有关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实践性和具体可操作性。3)认知原则。语言材料的编排和练习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规律以及人脑的记忆特点。不同民族的认知原则是千差万别的,尽管逻辑是一致的。4)文化原则。语言材料要尽量选择典型的代表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文章和段落。5)情感原则。教材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感情和心理因素。这里说的“教材编写理论”和“教材编写基本原则”,都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编写教材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在制定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时,还要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规律,灵活变通,以利操作。三涉及评估标准的若干问题为了改进教材编写,提高教材质量,在制定教材评估表时,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据从教师和学习者两方面来的信息,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方面尚普遍存在下列问题:1)缺乏高层次的教材编写理论指导2)教材内容不够有意思3)词汇量大,复现率低4)练习种类单调,数量不足5)语法注释烦琐,术语过多;外文翻译艰涩难解,形同虚设6)文化取向有欠妥之处7)版面不活泼,缺乏插图8)教材系统不完善,各阶段教材之间衔接困难9)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教材未形成配套10)缺少教师用书对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学习者的意见普遍集中在下列两条:9一是教材内容没意思,二是词汇太多。这实为我们教材的两大致命伤。先说教材内容,据高彦德等人的调查“内容没意思、,趣味性差是除文化、文学教材和含文化、文学内容的教材外大部分教材的突出问题之一。……在63部有缺点的教材和工具书中,认为内容没意思或内容不好的(如内容过时、不实用等)共33部,占总数的52.4%。”(高彦德等1993)而从一个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角度来看,教材的内容实在是至关重要的。黎天睦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的汉语教材“长处是书的内容比较有意思。一般的说故事写得不,错,学生很感兴趣,虽然也许在语法方面不大理想,或者练习不够活,会话太长,有的不自然,可是学生学这些书都觉得有意思。”(黎天睦1987)这真是一美遮百丑。怎样才有意思,黎天睦继续说:“他们编的故事当然是可笑的,可是学习外语越可笑越好,有的时候是这样的。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故事有什么结果,虽然有点困难,还继续念,已经晚上十二点了,还不愿意睡,要把这课念完。趣味性是很重要的。”(黎天睦1987)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大概还不具有这种吸引力吧?在对外汉语教材中,要想内容有意思,首先要突破一些旧框框,比如我们编课文首先考虑“要有思想内容”、“要富有教育意义”、“要宏扬中华文化”,岂不知就是这些使得我们编课文时缩手缩脚,放不开。当然,要做到有意思,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都是地道的。要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不是编者自造的,这并不容易。交际法创始人之一坎德林教授(ChrisCandlin)编写交际法教材Challenge(挑战)时,曾经设想全部使用真实材料,实际上他只做到了70-80%的材料是真实材料。于是胡文仲教授感叹道:“坎德林在英国尚且只做到了这个地步,可以设想在中国收集这类材料之困难。”(胡文仲1991)胡先生指的是在中国编写英语教材。那么,我们中国人在汉语的故乡中国编写汉语教材,要做到选材精10粹,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又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是真实的语言材料,学生感兴趣,爱学,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以往的教材在满足学习者对内容的要求方面,重视不够。如以《中级汉语教程》(李忆民等)为例,在内容上的安排是,古代故事18%,1919-1949年的文章50%,1949-1976年的文章14%,1976年以后的18%。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