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娄底幼儿师范学校阳小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内涵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内涵一、课程与教学的含义(P2)(一)课程的含义在西方,curriculum(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跑道的意思。引申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的安排。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宋朝时朱熹提到的课程已经与现在的意义相近了,大致说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安排。课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取向,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有计划、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恰当性、策略的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等特点。同时,实施的过程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课堂教学及情境、教师的教学艺术及策略、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活动等,都是课程研究的主要范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古语“课程”,是指课业发展的过展,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过程,从长远看,宽着期限,是指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却要安排紧凑和严谨的学习计划,从每一个阶段看,小立课程,是指要阶段性设置发展目标,花大功夫去实现和充实它!斯巴达人崇尚武力,他们为孩子们选择的学习内容就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这些就是他们必学的课程,时间达13年.而他们的邻居雅典却完全不同,他们的孩子学的是音乐、文学、修辞、辩证法和五项竞技。是与斯巴达完全不同的一份课程安排。所以:课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取向,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有计划、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恰当性、策略的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等特点。同时,实施的过程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课堂教学及情境、教师的教学艺术及策略、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活动等,都是课程研究的主要范畴。社会需求、儿童特点及知识本身的特点影响了课程的产生与发展。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8:00~8:30早读、谈话12:10~12:30餐后散步8:30~9:00早餐12:30~14:30午睡9:00~9:30语言14:30~15:00起床9:30~10:00幼儿课间操15:00~15:20幼儿加餐10:00~10:20喝水、入厕15:20~15:50社会10:20~10:50计算15:50~16:40户外活动10:50~11:10喝水、入厕16:40~16:50入厕、整理仪表11:10~11:40区角游戏、音乐律动16:50~17:20离园活动:讲故事、儿歌、唱歌11:40~12:10午餐(入厕、洗手)17:30离园小学一年级课程安排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数学数学英语语文语文第二节体育语文数学数学数学第三节英语美术体育品德语文第四节语文美术语文体育品德第五节音乐音乐语文语文体育第六节班会高一课程安排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1节英语语文历史物理语文第2节数学英语数学语文数学第3节体育数学地理生物校本第4节语文政治化学语文英语第5节通用技术生物体育数学地理第6节美术口语物理英语化学第7节物理信息研究性学习音乐历史第8节化学文体语文政治班会(二)教学的含义案例:《雨点》的教学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导入:小雨点打招呼—同学们汇报资料—朗读课文—读喜欢的句子并解释—出示图片解读—开火车读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讲小雨点的旅行—我是小诗人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促进情感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互相包含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及进程安排师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共同的学习活动没有教学,课程永远无法实现没有课程,学生学什么?蓝图实施球赛方案比赛过程乐谱演奏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以前还存在这样的认识:1.在我国很长时间内,只有教学而无课程的地位,教学包含课程,课程只是为教学提供的一个内容而已。(中、苏)2.西方部分学者认为,课程包含教学,教学只是帮助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罢了。(美、英)但以上二者都忽略了它们的独特性,现在更多的研究者看到了它们间既独立又相互包容的关系。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对象(一)现象·问题·规律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二、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第三节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含义:课程论是专门研究课程实践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揭示课程研究与实践中的规律,促进课程实践发展的一门学科。教学论是专门研究教学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揭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规律,促进最优化教学进行的一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总体来看,古代各国关于课程与教学都有散在的想法、观点,但都是在探讨具体的做法,缺乏理论论述。中国:《学记》是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孔子提出了文行忠信的课程内容和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教学思想。后又出现了董仲舒、朱熹、王夫之等著名教育家。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影响深远,课程设置强调和谐和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进入中世纪开始强调基督教的课程与教学思想。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19世纪: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其它教育家如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斯宾塞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学科分化与多样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现代教学论的三中心,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元化发展,形成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如程序教学(斯金纳)、结构主义教学(布鲁纳)、教学最优化(巴班斯基)等理论,强调教学是一个认知、逻辑、理性的过程。人本主义教学论:如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罗杰斯)、暗示教学(洛扎洛夫)、合作教育学(阿莫纳什维利)等理论,强调教学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过程.关于课程论:在课程发展的历史上,课程的不断发展是由于教学肯定需要有内容可教,因此,课程一直是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来研究的,世人只知有教学论不知有课程论,只知研究教学而不知研究课程。而课程论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真正将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发展至顶峰,从而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基础的是泰勒。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成果,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书中他把课程编制过程分为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学习经验、如何组织课程内容和如何评价教学结果等四个环节,被称为“目标模式”。意义:(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与教学观(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三)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可以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三)注意扩展学习1.要读些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2.要丰富课程与教学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情况3.多看专业杂志,了解学术前沿动态4.要多看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专业书籍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终身努力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课程教学课程论教学论二、问答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有哪几种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为什么说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问题?4.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举例说明你是怎样解决课程与教学问题的。6.提出一个课程与教学问题并进行分析说明。推荐阅读1.黄伟.建构面向实践的本土化的教学论——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谈起.教育学报,2007(04)2.洪明.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历史嬗变.教育评论,2007(01)3.张楚廷.结构主义课程观剖析.课程.教材.教法,2007(01)4.胡定荣.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问题与走向.教育研究,2002(03)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