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第六章社会系统结构的解析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文明进步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第一节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二、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三、阶级和阶层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们适应、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它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二是已加工过的物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它们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和智力的人。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它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2.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智能性要素;(2)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社会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3)现代高新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生产各领域中,使生产力各方面发生巨变。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7三是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一是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二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四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8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3.先进生产力代表及其发展过程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第一,从其构成要素上看,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掌握了当时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较高劳动技能和较高素质以及能力的人;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比较先进,是当时先进科学技术的凝结和物化;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是需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才能认识和把握并加以改造的复杂事物和对象。先进生产力的基本特征第二,从其基本要素的结合方式上看,先进生产力是由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劳动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自身与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科学合理的结构并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生产力系统。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0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1二、生产关系系统1.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它所表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等基本特征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消费动态生产分配交换静态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3最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决定和支配的作用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再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42.生产关系的特征和类型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可分为两大类、五种形式:即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5三、阶级和阶层1.阶级产生的客观前提第一,剩余产品的出现;第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第三,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62.阶级的本质和结构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同因而引起经济基础地位不同和收入不同所形成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一个集团的劳动。“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7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阶级根源于经济,属于经济范畴。同时是一个历史范畴。3.阶级与阶层的联系与区别阶级分成为阶层,阶层从属于阶级,这是阶级与阶层的联系;阶级和阶层的划分标准不同,所指人群不同,这是阶级与阶层的区别。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84.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一,严格区分有阶级性和不带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第二,要严格区分阶级和阶层、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阶级利益和阶层利益;第三,必须对阶级和阶层进行历史的考察。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第二节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一、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二、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和职能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一、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1.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特点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观念上层建筑: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等。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1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结构之上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它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到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2.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1)政治法律设施;(2)政治法律制度;(3)政治组织。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3.政治结构的核心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3二、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和职能1.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其本质是一个政治范畴。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4第一,它是按照地域而不是按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与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这样几个本质的特征:第二,它设有特殊权力机关,即常任官吏、特殊的武装队伍,以及各种强制性的机关;第三,它拥有征收赋税以维持自身存在的特征。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52.国家的类型和职能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古往今来的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大类。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6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体与政体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国体政体内容形式决定服务于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7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职能;第二,经济职能;第三,社会职能。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8第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第二,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事务。国家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二者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体现。对外职能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9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发展趋势发生了本质变化。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国家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具有新的阶级内容。第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化。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0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指人民掌握政权,是人民做主。民主首先是一种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属于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它也是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1在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它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专政的统一。资本主义民主是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面产生的,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进步作用。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工具。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符合民主本义的、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2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保障的。社会主义法制就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等法的规范和制度的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2.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第三节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一、观念上层建筑及其要素二、文化的本质与功能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4一、观念上层建筑及其要素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观念结构。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1.观念上层建筑及其诸要素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5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观念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社会意识形式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6艺术:依靠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影响社会生活。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观念上层建筑的要素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7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作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践履以及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品质等。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8宗教:以信仰为特征,以一定仪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宗教在本质上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9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以及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0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是,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1二、文化的本质与功能1.文化的一般本质与功能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多样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2第一,信息功能;第二,教化、培养的功能;第三,社会发展的功能;第四,认识功能。文化的功能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3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性劳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