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Page2课程目的课程与教学论是初等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必修。课程任务:1.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Page33.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Page4目录第一讲概论第七讲教学模式第二讲课程的基本理论第八讲教学方法第三讲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第九讲教学手段第四讲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第十讲教学组织形式第五讲教学的基本理论第十一讲教学评价第六讲教学目标第十二讲课堂教学管理第十三讲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第一讲概论Page6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案例:“课程论就是研究课表的吗?”2000年10月的一天晚上,我们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全体教师,来到教室里与新招收的2000级小学教育专业班学生一起,举办“实施导师制”的师生座谈会。会议开始前,我便与学生们开始相互认识和寒暄。一位男生笑眯眯地问我:“老师,您是教什么课的?”我回答到:“我但任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课程论。”他脸上涌出了几丝疑惑:“课程论?课程论是搞什么的哦?”我思量着怎样深入浅出又简明扼要回答他的问题,迟疑了一会儿。他快人快语地接着试探着问:“课程论就是研究学校课表的吗?”我赶忙回答:“怎么说好呢?既是也不是。课程论既研究学校课表,但又不仅仅研究课表。”学生又笑了,问:“课程论究竟是研究什么的?!”我们学习课程论要学习些什么?Page7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国内三种常见观点:观点课程论教学论第一种课程现象教学现象第二种课程问题教学问题第三种课程规律教学规律简单说,可称为现象论、问题论和规律论。Page8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规律论要素论苏联和我国多数学者持规律论,认为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一般规律;西方学者多持要素论,认为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教学变量和教学要素。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Page9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问题是研究的对象,这只是一个抽象的结论。课程与教学论中,大体来说,主要有三大类型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别对应的是: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策略)Page10事实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客观属性。价值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目的设定、意义判断和各种可行途径之间的抉择。技术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Page113.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1)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之一。(2)教育事业处处充满着价值纷争,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3)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要提高水平和质量,就需要探讨优化课程与教学的技术问题,即怎么做更好的问题。Page12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1.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萌发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3.教学论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4.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5.新世纪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趋势:走向融合Page131.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在中国,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春秋时“六艺”,“子以四教”,以及启发式、温故知新等;《学记》教学相长、“善喻”;汉朝以后儒家独尊等。都是有关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见解。古代希腊,智者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雅典的“七艺”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体教育;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是源头。Page14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时间: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德性/智慧和笃信;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集体教学等思想。即理论基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独立;方法;名著等。Page152.教学论学科形成(17-19世纪)诞生标志: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泛智教学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普及初等教育,并首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Page16成熟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教育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五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Page173.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间:20世纪开始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凯洛夫教育学,共产主义方向;教学特殊认识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分科教学的强化斯金纳程序教学、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布卢姆掌握学习、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泰勒的课程论;施瓦布等Page18儿童自制的木屋Page194.课程论的应运而生与蓬勃发展时间:20世纪初期1918年,博比特(F.Bobbitt)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世纪中叶以后,课程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和以学生经验及兴趣为主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Page205.新世纪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趋势:走向融合从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出版;到1918年博比特《课程》问世;再到80年代韦迪(RWeade)“课程教学”理论的提出;前后近400年,课程与教学理论走过了一条“形成——分化——融合”的发展之路。Page21三、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在古代社会,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但是学科形态的课程与教学论,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最初萌芽和形成于欧美国家,然后在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建设,始于20世纪初期,最初主要以移植为主。继承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合理部分,大力学习西方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独立探索等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的。Page22四个阶段(一)清末民初主要从日本引进德国赫尔巴特的课程与教学论。(二)五四以后——新中国成立前学习和实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为主。(三)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四)改革开放以来广泛介绍、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苏等国新的课程与教学论。Page23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国外学者: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包含模式、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国内学者: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课程论包含教学论课程主要是解决教育内容问题,教学主要是解决教育形式问题。Page24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一)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第一,确定培养目标。第二,确定教育内容及进程。第三,安排和组织教育活动。第四,检验教育效果。Page25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第一,不能简单地把学习过课程与教学论同真正掌握它画等号。第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第三,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式。第四,真正全面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是个长期的过程。Page26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定义: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价值观。学习这门学科,首先是要整体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原理、价值观和方法,并把它们有效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Page27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课程:基于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律的文化选择、重组和安排。教学:学生传承文化并获得发展的教育途径。基本原理(核心的原理问题)课程:社会、文化、儿童之间的关系教学: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价值观念(基本的价值观念)课程:传承文化精华、促进儿童发展、体现社会价值教学:强调教学促进发展和优化师生活动Page28专业技能课程:课程目标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试验和评价,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行动要求。教学:备课、上课、教学评价等,都是技术要求很明确的工作。Page29(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1.积极地运用实际经验来阐释和理解理论,即借助个人经验、典型案例和现实情境等因素,促进对概念和原理的把握。2.要学以致用,即关注教育现实,努力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Page30(三)注意扩展学习第一,要读些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赞科夫《教学与发展》Page31第二,要丰富课程与教学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状况。第三,多看看专业杂志,了解学术动态。第四,要多看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专业书籍。第五,学习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终生努力。总之,学习永无止境。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