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办结情况报表(药品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漢譯南傳大藏經》譯文問題舉示‧評析--兼為巴利三藏的新譯催生QuoteandCommentontheProblemsFoundintheHàn-yìNán-ChuánDà-Zàng-Jīng(ChineseTranslationofthePaliTipitaka)-AlsotoPushforaNewTranslationofthisTipitaka蔡奇林*TsaiChi-Lin摘要元亨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是目前唯一較為完整的「巴利藏」漢譯本,但這個本子譯文問題很多。鑑於這個譯本流通頗廣、參考者眾,因此本文嘗試進行比較多面、深入的檢討及評論。本文以其《相應部》選經共98經為樣本,進行考察分析。文中主要進行三方面工作。一是,舉列其中的問題譯文,同時對列巴利原文(含校勘)及筆者的重譯,以初步呈現問題。二是,對於這些譯文所涉及的(語言層面為主的)各種問題,從詩偈、散文、詞語(詞組)幾個層面進行細部評析。三是,探討相關問題的成因,並提出對應的改善之道。通過以上討論,希望一方面清楚呈現問題,以利學者、大眾使用此藏時更加警覺,避免誤解及錯誤引用;另方面也希望具體地呈現巴利語的特點,及翻譯時須加注意的事項。更希望藉由這些討論,引起更多人士及研究者的關切,乃至有志於重譯此部三藏。關鍵詞:《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巴利藏、巴利語、佛經翻譯AbstractHàn-yìNán-ChuánDà-Zàng-Jīng(ChineseTranslationofthePaliTipitaka)publishedbyYuánHēngTempleispresentlytheonlyrelativelycompleteversionofChinesetranslatedPaliTipitaka.Nevertheless,therearemanyproblemsinthistranslation.Byviewingofthefactsthatthistranslationiswidelyspreadandhaslotsofreaders,thisstudyisthereforetryingtodoexaminationandcommentarymore*蔡奇林,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級專家教師。1deeplyandextensively.Thisstudyselects98suttasasexamplesformtheSamyuttaNikayaofthistranslationforexaminingandanalysis.Threemaintasksareworkeduponandwhichare1)EnumeratetheproblemtranslationsandlistcorrespondinglythePaliOriginals(includingcorrection)andthere-translationsbytheauthortoinitiallypresenttheproblem;2)Proceedthedetailanalysisonthevariousproblems(onthelanguagelevel)involvedinverses,prosesandwords(orphrases)inthesetranslations;and3)Toexploretheresultingreasonsfortheseproblemsandalsotosuggest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fortheimprovement.Throughtheabovediscussion,hopefullytheproblemwillclearlybepresented,andwillalertscholarsandthereaderstopaymoreattentionwhenusingthistranslation,andtoavoidmisunderstandinganderroneousreferences;ontheotherhandhopefullytopresentspecificallythecharacteristicsofPaliLanguage,andalsothingstobenotedwhentranslatingPaliintoChinese.Morehopefully,throughthisdiscussion,theconcernsofpeopleandresearcherswillbebroughtout,sothatsomeoneofthemevenmakemindstore-translatethisTipitaka.Keywords:Hàn-yìNán-ChuánDà-Zàng-Jīng(ChineseTranslationofthePaliTipitaka),SamyuttaNikaya,PaliTipitaka,PaliLanguage,TranslationofBuddhistCanon目次1.引言2.《相應部》問題譯文舉隅--附巴利原文及白話譯寫3.《相應部》譯文問題評析3.1.詩偈部份的問題3.2.散文部份的問題3.3.語詞及詞組層面的問題4.相關問題的成因及可能的改善之道4.1.相關問題的成因4.2.可能的改善之道5.結語:期待巴利三藏的「新譯」【縮略語及參考書目】【引文出處格式說明】21.引言在2002年到2003年間,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舉辦了為期一年的「原始佛教經典研讀會」,1筆者有幸躬逢其盛,參與研讀。會中選讀的經典為南傳巴利語系的《相應部》(SamyuttaNikaya),共選15相應,分15單元依次研讀,每一相應少則4經,多則15經,總計98經。為了方便學員閱讀,會中採用的讀本主要是元亨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2以及BhikkhuBodhi的英譯本,3至於巴利原典,則由筆者負責對讀,提供譯文中有問題的相關內容。本文就是以這些選經為樣本,對元亨寺譯本的一個考察分析。元亨寺譯本有許多問題,這是對照過原典的人都能深刻感受的,原本無需多談。但鑒於這個版本是目前國內唯一比較完整的巴利藏譯本,並且流通頗廣,參考者也很多,甚至許多研究論文都有直接引用的。4這表示一般學者、大眾對於這些問題的認識或警覺似乎還不夠深刻,因此與會成員都感到有必要將對讀過程中看到的問題作個整理,提供出來,以利更多學者及大眾的了解與參考。這是筆者撰寫此文的基本動因。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第2節,舉示前述選經中有問題的譯文,並附上巴利原文及白話譯寫,以便比較清楚的呈現問題,並作為後二部分討論的根據。二是第3節,就這些譯文所涉及的各種語言層面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三是第4節,論述這些問題的成因、及可能的改善之道。希望通過這些討論,一方面能比較清楚的突出問題,提高吾人使用此譯本的警覺性,俾能多加參考其他譯本,或對照原典,以避免誤解、或錯誤引用;另一方面,也藉此討論,呈現巴利1該研讀會是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的一個案子,由成大中文系林朝成及趙飛鵬兩位教授主持,吳文璋、釋智學教授規劃推動,參加成員主要是各大學院校教師,目的在於藉由讀書會的研討交流,累積成果,逐步導向中國文學或哲學、宗教等相關系所、以及通識中心宗教學門開課的目的。研讀成果目前已上網,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阿含經讀書會」網頁:~chinese/index-c.htm,2003年12月10日。2通妙、雲庵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第一~六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3-94年。3BhikkhuBodhi(tr.),TheConnectedDiscoursesoftheBuddha:ANewTranslationoftheSamyuttaNikaya,Boston:WisdomPublications,2000.4國內近年的研究著述中,有不少「直接採用」此譯本譯文的,其中,(1)學報論文,例如:陳紹韻的〈以《增壹阿含.善聚品》第7經為主之喪親輔導個案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4期,2000年;王開府的〈初期佛教之「我」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2)學位論文,例如:趙淑華,《『阿含經』的慈悲思想》,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按,此二文採用元亨寺版譯文,但在關鍵部分則根據原典進行解析)。(3)專書,例如:釋天襄的《『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法鼓文化,1998年。(按,此書重心在研究漢譯及藏譯《瑜伽師地論》抉擇《雜阿含》的部分,南傳則僅附上元亨寺版(含有許多錯誤的)譯文,未比對巴利原典)。此外,「參考」此譯本的自然更多,包括本讀書會,在目前尚無新譯的情況下,亦權宜採為輔助讀本之一。3語的一些特性,以及巴利經典翻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當然,若隨著吾人更加普遍而深刻的認識到當前譯本的諸多問題,而促使更多人士投注心力,學習、研究原典語言,乃至有志於重新翻譯經典,那是再好不過的!以下先通過巴、漢對讀,將有問題的譯文舉示出來。2.《相應部》問題譯文舉隅--附巴利原文及白話譯寫《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凡例」提到,此譯本是參考日譯《南傳大藏經》,5並參照PaliTextSociety(PTS,巴利聖典學會)原本,以及暹羅本而譯出的;對於「日譯本與巴利文之精義略有出入者」,則「以巴利聖典為主,抉其奧論,不當者刪之,未備者補之。」也就是,雖然參考了日譯本,但基本上還是以巴利原典為最終依歸的。因此,以下「問題譯文」的對讀,除少數地方註明日譯之外,只舉列漢、巴之間的差異。至於日譯本身的問題,以及漢譯之誤解日譯的問題,將在第3節討論。對讀的巴利原文採用Feer的校本(PTS版),6第一冊則另參考Somaratane的新校本(也是PTS版),7此外並對校「內觀研究所」(VRI)的緬甸第六結集版(CSCD,ChatthaSavgayanaCD-ROM),8採較合文意的讀法(readings)。譯文示例是照著各相應及經文順序而舉列的,以便部份相互關聯的段落可以彼此連貫。這裡所謂「問題譯文」,是個比較概略的稱法,實際指的是與巴利原文「意思有所出入」的「譯文」,主要是句子,但也包括少數比句子低一層級的詞、詞組,以及比句子高一層級的「語段」9的問題。而所謂「意思有所出入」,是指意思錯誤、或不準確、或模糊難懂、或艱澀古奧、或缺譯等,總的說,是會讓人「錯解」或感到「難解」的譯文。為了呈現個人所認知的問題,筆者附上巴利原文的白話譯寫,做為參照。有問題的譯文則標線表示,以方便對照。10另有幾點補充說明,一是,以下所舉的問題,基本上是比較大的,也就是「對錯」(信)的問題以及「可否理解」(達)的問題;至於在基本沒有錯誤、基本可理解之下的比較微5赤沼智善等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第一~六冊,東京: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昭和11~15年(1936-40)。6LéonFeer(ed.),TheSamyutta-nikaya,5vols.London:PTS,1884-98.7G.A.Somaratne(ed.),TheSamyutta-nikaya,vol.I,TheSagathavagga,withcriticalapparatus.Oxford:PTS,1998.8VipassanaResearchInstitute(ed.),ChatthaSangayanaCD-ROM,version3.Dhammagiri:VRI,1999.9「語段」或謂語意段、句組,指意義關連相對緊密的句子的組合,最簡單的語段就是單句。參以下例3.4及例3.6,以及§3.1.7.節的討論。10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目前對巴利語(及巴利經典)極有限認識下的一個解讀,提供出來,僅作討論的參考,其中未盡完善之處,尚請各方專家學者惠予指正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