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读《明朝那些事儿1》有感制作人:郑傲翔小说的故事主线1.明朝的诞生2.开国治国3.叔侄反目逼上绝路几经生死打江山建国立业废宰相,专皇权反腐败,杀功臣侄子削藩叔叔靖难明朝的诞生——逼上绝路“1344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了。”“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祈求上天,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时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在元末时期,皇帝昏庸,政府腐败,导致百姓叫苦不堪,朱元璋的亲人被活活饿死,万般无奈之下,他出家当和尚,靠乞讨为生。在这颠沛流离的日子当中,朱元璋吃过了常人从未吃过的苦,受过了常人从未受过的磨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明朝的诞生——几经生死打江山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失败平江战役——张士诚战败北伐——王保保战败,元朝失守,慌忙而逃。鄱阳湖之战起因: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强敌: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不降,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为汉。经过:陈友谅一心想要吞并朱元璋的地盘,连连几次交手自己都没占上便宜,朱元璋的声势反而越来越大。于是,他造了大批战船,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朱元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才撤去包围,退入鄱阳湖。陈友谅擅长水战,又有高大的战船,而朱元璋全是些小船,连打三天,败下阵来。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有如火烧赤壁的情景般,陈把大船全都连接在一起,朱元璋派了一队小船连夜趁着东风,乘风点火。陈友谅在突围的时候,朱军一阵乱箭,把陈友谅射死了。鄱阳湖大战之后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第二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继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一个人要现实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从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几个素质。1.坚持自己。朱元璋身边的能人并不少,但在各项战役中的生死关头,他都能依靠自己敏锐的军事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并坚持自己的主张。2.忍耐。学会等待时机。3.顽强拼搏,努力奋斗。朱元璋能从一个乞丐和尚逐步成长为呼风唤雨的统领,这和他坚强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鄱阳湖之战中,以少胜多,以弱敌寡。4.善待他人,暴力解决不了问题。陈友谅不懂水能载舟异能覆舟的道理,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军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而朱元璋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陈友谅军的俘虏,一律优待,然后放走。这也就怪不得陈军的士兵都弃帅而走了。王者,人心最重要。明朝的诞生——建国立业明朝的一大特色:复杂的科举制度八股文考试:影响后来五百年的知识分子。官制:明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官制分两部分,选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地方、军事官制三部分。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首创的内阁则成为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官制在汉、唐旧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其官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朝,甚至是今天。开国治国废宰相,专皇权胡惟庸案很多史料记载,是胡惟庸准备谋反,为人揭发。然而也有一些史料记载另有隐情,作者觉得后者更有可信度。涂节是胡惟庸的死党,他趁着胡不得势的时候在皇上面前揭发了他的阴谋。于是,朱元璋顺藤摸瓜,到处抓其余党,案件越来越大,自1380年事发,连查好几年,被杀者超过一万人。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皇帝与宰相的权力制衡关系,是中国历史传承下的政治实践划定的,顺从它则能事半功倍,违反它则必将收到它的惩罚。这规则在冥冥之中操控着一切,没有人可以抗拒它。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没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利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反腐败,杀功臣朱元璋憎恶贪污,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想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朱元璋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贪污的问题严重性,并且其刑罚也越来越残酷严重,可是明朝却成为了历史上贪污最严重的朝代之一,也就是说,是主语昂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蓝玉案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为叱咤风云的名将。而他的赫赫战功及传奇经历也告诉了所有人:我蓝玉的时代到来了!蓝玉在朱元璋的英明指导下,蓝玉带领着一支顽强的队伍踏上了北伐的路。他们在黄沙的掩护中,终于找到了匿藏在沙漠中的元军。他们彻底击溃了北元,完成了先辈没有完成的伟大功业。捕鱼儿海战役是蓝玉一生的最高点,但在此之后,他频频出错,毁灭了自己辉煌的一生。蓝玉的死对尚未踏入社会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从言情纳哈出时的傲慢到喜风关的骄狂,我们可以看出,蓝玉不懂为人处世之道。她的行为总是欠考虑,不通人情,属于那种想了就干,干了再想的人。为人的一大品质就是要谦逊。而在朱元璋想要给蓝玉封太子太傅的官衔时,他居然傲慢地认为自己应该当太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蓝玉最终莫名其妙地背上了谋反的罪名。于是,朱元璋又顺着“线索”查处了蓝玉同党一万五千人。真正的动机杀掉蓝玉何必要牵连这么多的人?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标病亡,其子朱允文继太子位。于是,朱元璋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朱允文虽说也是个很好的继承人,但是他年纪尚小,没经历过开国时期的艰苦考验,也没有驾驭群臣的手段。为了保证天下永远在他的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下一代铺路,劳心劳力,将后代所有的事都先做好,以防不测——夺去兵权、斩杀许多开国功臣。叔侄反目终究,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料。接下来的这个人,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就是双面人——朱棣。朱允文削藩,朱棣靖难建文帝才等级一个月,就开始收拾起她的那些叔叔们了。周王是第一个,紧接着,代王、岷王等就先后以各种罪名被拉下马。最后终于要轮到朱棣了。这下由不得朱棣了,要么造反,要么就像其他亲王一样被灭掉。终于,朱棣在一个名叫道衍的和尚的怂恿下,宣称超重有奸臣,要出兵“靖难”,清君侧。这是一场叔侄间你死我活的战争,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得不玩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游戏。对于朱棣而言,获得胜利已经不是为了夺取皇位了,而是为了活下去。朱棣相对于朱允文来说,已经算是一个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可是在这场殊死搏斗中他也有命悬一刻的时候。每一次就下他的都是他的亲侄儿圣旨,绝不能让自己悲伤杀叔叔的罪名。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除了朱允文的软弱性格意外,朱棣意志力、军队实力的强大也是他获得胜利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朱棣和他的父亲一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觉得他成功遗传到了朱元璋的军事能力和对于政治的敏感。对于驻地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其实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朱棣出生在权利编制的网络中,成长于利益交汇的世界里,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信任,父亲,兄弟,都只是一个符号,他们随时都可能一位某个原因成为你的敌人。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来冒犯你,侵害你,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明朝那些事儿1》,主要讲的还是朱元璋的一生,看过这本书之后,真是不得不佩服这个“乞丐皇帝”。最后,我还想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努力反抗命运,为自己做主的朱重八。他告诉我们,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人准确地判断局势;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困难就能迎刃而解,最终获得成功!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