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虚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导入新课“fiction”还兼有“虚构、想象、杜撰”的意思。“novel”拥有“新颖的,奇妙的”含义。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小说在英语里的概念就是虚构的东西。这也就是说,在英语的世界里,虚构是小说的合法化身份,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对于现代小说家而言,虚构是灵魂。虚构的东西也往往摄人心魄,让人惊叹于他带给你的真切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虚构”带给我们的惊讶与震撼。——[阿根廷]博尔赫斯——[奥地利]卡夫卡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3.掌握在写作中运用“虚构”的能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理解小说题旨的多义性,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无限”,超越现实的障碍;透视“周围人”的冷漠,呼唤爱心,学会与人沟通。通过对小说情节的赏析,了解“虚构”、“事实”、“真实”、“想像”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作品赏析一[阿根廷]博尔赫斯著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1899一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精通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作者简介博尔赫斯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86年6月14日在日内瓦去世。在今天的文化审视中,博尔赫斯被视为“魔幻文学的鼻祖”,一度被拉美知识界誉为“文化英雄”。博尔赫斯的主要诗集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圣马丁的手册》(1929)、《影子的颂歌》(1969)、《老虎的金黄》(1972)、《深邃的玫瑰》(1975)、《铁皮》(1976)、《黑夜的故事》(1979)等。短篇小说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是《虚构集》(由1941年出版的《交叉小径的花园》和1944年出版的《杜撰集》结合而成)。博尔赫斯是一个以书为家的作家,他的一生都生活在图书馆中,对书籍有特别的喜好。1941年,博尔赫斯写下—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数目不明确的,也许是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的图书馆”,这个“巴别图书馆”是一个无限之物,是博尔赫斯对图书的独特思考。晚年,博尔赫斯童心未泯,以游戏的心态写下了《沙之书》,1975年短篇小说集《沙之书》出版。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心灵经典:《沙之书》简介《沙之书》讲述了一则波澜起伏的小故事,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从而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开端:初识沙之书结局:逃避沙之书高潮:研究沙之书发展:买下沙之书本文围绕着一本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沙之书”展开,也就是说整个故事是建立在一个虚构的基础上的,但我们从这篇小说中体会到的无限的神秘和以及我们在面对无限时的敬畏却是真实的。的确,小说是想象的艺术,在小说的虚构世界里隐含着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沙之书》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迷宫,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充分体现了小说的虚构特性。写作特色【情节概述】“我”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开始沉迷于它的神秘,随后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后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这篇小说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显现;二是“我”将“沙之书”藏在图书馆里。在作品的开头,读者根本不可能想到会有这样一本“沙之书”;而当读者读到小说中间时,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书”最后的结局是被藏到了图书馆里。博尔赫斯的小说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和惊喜,让人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当读者读完全篇,又能有无穷的想像和回味。在《沙之书》中,作者虚构了一本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沙之书”,并煞有介事地描述了这本“无限之书”。这本书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页与页之间总还有其他的页,无穷无尽。虚构嵌入现实,与现实浑然一体为了让这本书显得合情合理,作者设置了小说的其他附属情节:与一个去过孟买的《圣经》推销员交易的详细过程;“我”面对“沙之书”的先喜后惧;以及“沙之书”的最后下落。在这些情节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沙之书”也显得像一个现实之物一样合情合理。这些故事情节体现了博尔赫斯对待虚构和幻想的态度:他想努力抹去幻想和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对于他来说,似乎幻想即是现实,现实也是幻想,生活之中处处有神迹。《沙之书》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从书的外观、内在及来源到最终的去向都充斥着想象,无不让人称奇。“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这不可能。’”“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这是其中的一个神来之笔,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充满幽默和睿智的想像,同样有助于使叙述显得煞有介事。其次,《沙之书》还成功地运用了隐喻的写作技巧。文章写的是一本无穷无尽的圣书,在书里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表现了一种无限可能和无限延续的感觉。想想现在的网络世界不也如《沙之书》一般浩如烟海不可穷尽吗?在庞大和无限中,人失去了自信,继而留下的就是惶恐了。[奥地利]卡夫卡著作品赏析二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现代主义小说之父”。作者简介卡夫卡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主要成就是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和以《变形记》、《判决》、《饥饿的艺术家》为代表的几十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私人信件、日记。《骑桶者》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写作背景《骑桶者》是卡夫卡的一个短小精美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煤桶走着去的(像惯常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整体感知《骑桶者》用一种虚幻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铲煤而遇到驱赶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一贯的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卡夫卡善于通过奇妙的构思和多种艺术手法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把虚妄的、荒诞离奇的现象与现实的本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上他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纯客观的叙述方式,构成了别人不能或难以重复甚至无法模仿的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风格。写作特色在《骑桶者》这篇小说里,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卡夫卡跳出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人物塑造方式的窠臼,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变形处理,构设了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造成了一种令人惊异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驱使读者透过这变形的巧妙“伪装”,更加清晰而深刻地看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问题。巧妙构设荒诞情节这篇小说又是生动而感人的。卡夫卡深知仅仅依靠荒诞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因而在荒诞的故事情节中,巧妙地融入了写实手法,把细节写得真实而生动。既写出了骑桶者苦闷、焦虑、孤独、绝望、痛苦的精神以及周遭的人情冷暖,而且处处让人感到合情合理,令人读来感动不已。荒诞中融入写实小说对一件悲惨的冻馁事件做了冷峻的幽默处理。叙述语调谈不上严肃,相反带有一点冷幽默的感觉。如作者注意到的细节:火炉里透出寒气;作者使用的比喻:天空像一面银灰色的盾牌一样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冷峻的幽默处理煤桶骑士的自我宽慰:“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设想骑桶飞翔这样一种方式;结尾被妇女的围裙扇走等。这些地方,都有一种辛酸的自我解嘲式的幽默在。卡夫卡擅长直接以无理由的方式去描述他的感觉世界,从而使人得到文字上的新奇感,这也许是诗化的一种表现,但在他的作品中运用诗化更显著的一点应该是文字的暗示与象征。文字的暗示与象征文中描写的物质是真实、沉重、具有保护感的。可以借其外在形象(煤桶)穿过由“冰冷无情的火炉(社会)”和“同样冷酷无情的天空(自然)”组成的“莫名其妙的肮脏的世界”。全文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人性内在的品质的挖掘。《骑桶者》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看似虚假荒诞,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空桶是匿乏、冀求的象征,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是以“轻”抵达本质的“重”,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的卡夫卡惯用的技法。一、对“虚构”的确认(一)“虚构”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一切叙述都或多或少地包含有虚构。叙述,是用语言来复述现实,这种复述不可能是完全再现现实的,总会和现实有出入。例如,一分钟前发生的车祸,让不同的目击者讲述,会有细微的差别。理论学习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叙述不可能和现实严丝合缝,因为叙述者必定会在叙述的过程中受到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因而,虚构是天然存在于小说中的,不存在没有虚构的小说。区别只在于虚构成分的多少和作者对待虚构的态度。总之,虚构是小说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又是建立在发掘生活真相的基础之上的。就小说本身而言,它同样也是一种现实,从属于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的生活实际上也在不知不觉地被虚构着。从这一层面上说,绝对抵制虚构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虚构”。(二)作家对待“虚构”的三种态度1.煞有介事,写得像实有其事,尽管内容是荒诞不经的,这样的小说家可以以博尔赫斯为代表。《沙之书》的开头一段博尔赫斯即表明了他对待虚构的态度:“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这里,“人们”可以理解为是那些主张写作忠于现实的人,他们的小说强调尽可能地贴近现实,但在博尔赫斯看来,反而可能是“虚构”的;而他的故事虽然看起来荒诞不经,但可能反倒是“一点儿不假”。这和博尔赫斯对“虚构”一向的看法有关。在《论惠特曼》一文中,他说:“一件虚假的事可能本质上是实在的。”对博尔赫斯而言,虚构是艺术创造的根本点,是抵达更高实在的方式;通过虚构,写作这门活动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2.愿意老实承认自己的小说就是虚构,是自己脑子里的产物,这样的小说家以塞万提斯为代表。塞万提斯在他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里,一开头就不忘写下一个“交代”性的前言。3.还有一些小说家既不说自己的小说是真实的,也不说自己的小说是虚构的,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态度,以卡夫卡为代表。(三)“虚构”的力量卡夫卡的《骑桶者》,虽然只是在揭示一个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但恰恰是由于作者动用了夸张的想像,让木桶飞了起来,于是,这个平常的题材便被“陌生化”了,通过一种奇异的审美力量,使这一平常的题材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展现。也许生活中的有些寒冷可以让我们忘却,但《骑桶者》中写到的寒冷却绝对无法让我们忘怀。这就是小说的力量,这就是小说通过虚构和想像获得的力量。二、“虚构”的分析(一)《沙之书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