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近年来,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不断进步,如积极恢复法、最少外科手术技术以及负重训练等都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一些新型的心理学技术对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业人员更多地使用整体治疗手段从身心两方面来加速运动员的恢复过程。对运动损伤者实施心理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障碍,促进受伤机能的恢复。只有把生理恢复和心理恢复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全面恢复。第一节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一、应激当个体经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种反应既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一、应激应激—运动损伤模型(Williams和Adersen1998)应激反应认知评价:生理变化需求肌肉紧张资源视野变窄结果注意分散潜在的运动应激环境运动损伤心理技能的干预认知干预唤醒控制人格敢为性竞赛特质焦虑控制的中心成就动机应激源生活事件日常冲突损伤史应对方式一般应对行为社会支持系统应激控制药物图9-1应激—运动损伤模型应激(一)应激源(二)应对方式(三)动机(四)人格(五)心理准备(一)应激源1.生活应激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2.运动损伤史3.运动员比赛中的临场应激(二)应对方式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康复群体)处理应激的技能集中注意力策略医生规定的自我为中心的医疗方案第二节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否认。第二阶段是愤怒。第三阶段是许愿。第四阶段是抑郁。第五阶段是承认。第三节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一)调整认知(二)设置目标(三)积极思维(四)社会支持(五)掌握心理应对技能(五)掌握心理应对技能1.酸葡萄效应2.否认与移置3.投射与升华4.避免消极断言5.问题定向6.表象训练二、人格对人格与运动损伤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源与20世纪60年代.早年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多是描述性的,实验性的研究很少.比较客观的研究是学者们采用人格测试工具(如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来调查人格与运动损伤的关系。杰克逊等人(Jackson,1987)对110名中学足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受伤运动员的空想人格特征较突出。意志脆弱、敏感的运动员比信赖自己的运动员易受损伤。三、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疗法人们现今清楚地认识到,受伤运动员的健康恢复应包括对运动员身心两方面创伤的系统治疗。运动医学的发展已使许多受伤运动员的身体康复时间大为缩短,而运动员的心理康复往往远远落后于身体康复。因为要定量研究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的效果比较困难,主要是难以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损伤程度或损伤部位的运动员。莱依悟等人的研究表明(Levleva,1991),在已经受到医学治疗的32名膝或踝关节受伤的运动员中,恢复比例与受伤运动员的目标设置、积极性自我谈话和心理演练等心理措施显著相关。这一结果与韦斯等人的结论是一致的(Weiss,1986)因而,下述的心理方法对于运动损伤的康复较为有效。(一)积极思维极思维建立在自我内心谈话可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机制上。受到运动员的思维内容影响其是否坚持恢复训练,当一个人对自己讲了一些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的话语之后,则很难考虑他以积极的方式去进行康复训练。因此,应教会运动员对付消极思维德技术,鼓励运动员立即抛开“我不行了”、“这样的康复方式是无用的,我不会很快恢复”等消极想法,以“我正一天天强壮起来”、“我并不愿意发生损伤,既然发生了,我就能战胜他”等积极思维替代。通过积极的思维,有助于运动员战胜运动损伤带来的身心痛苦,并尽可能缩短康复联系所需的时间。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积极的自我谈话”。(二)认知教育一些运动员受伤后,急于想尽快恢复并参加训练与比赛,而当事实与他们主观愿望相悖时,就可能中断恢复性练习。所以,因让受伤者了解有关他们自己伤势的所有情况,从生理学观点上列出能够帮助他们恢复的各种办法。(三)设置目标设置目标有助于运动员动员能量,将注意指向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争强自信心水平,降低认知焦虑,形成现实的期望和最佳的心理状态。因此,应帮助制定相应的恢复期训练计划,要求受伤运动员设置现实的和易于达到的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使运动员感到康复方法是有效的,只要坚持下去,定会很快康复。设置目标时,应注意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强调目标与一般目标、容易目标与困难目标、行为目标与结果目标的区别。(四)表象训练受伤运动员可以想象自己成功地重返赛场,并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演;也可以用观看取得最佳成绩的录像片,进行放松练习和听音乐等方法来提高想象效果。这种视觉形象化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地应付损伤初愈后的困难,加速治愈过程(如想象肌纤维和组织正恢复),促使损伤快速恢复。而且对于不能参加训练的受伤运动员,表象训练可将肌肉力量的下降与情绪的急躁控制在最低限度,在较大程度上保持原以习得的运动技能。(五)念动训练念动训练也是一种对于正在运动康复中运动员有效的静态训练方法。它是运用自我暗示和运动表象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它是在头脑中运用技术训练时所产生的感觉,结合身体健康时候形成动作概念来想象顺利完成动作的过程,并配合正确的语言进行暗示,引起肌肉神经系统得相应变化,从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这个方法在应用是有两个关键:一是必须形成准确的运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二是语言暗示必须根据要完成动作的要求选用一些简单而明显的字或词进行描述。(六)自我放松训练这是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研究出来的,以一定套语进行引导,促使肌肉放松,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并在肌肉放松后采用一定的套语振奋精神,进行自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练习时采用最舒适的仰卧或坐姿,按一定的放松或运动套语进行。如“我很放松,安静”“我很舒适,我的全身肌肉再慢慢由下而上的放松”“我休息得很好,我感到浑身是劲我很愿意参加比赛”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运动损伤后运动员心情抑郁,难过的运动员。要注意做到调匀呼吸,身心入静和肌肉放松。总之,为受伤运动员制定系统得身心康复方案,进行诚恳地思想交流,科学的采用以上的六种有效的心理康复方法,对于帮助身处于运动损伤中的运动员起到更快速恢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