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的诊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邹晓燕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皮肤病的分类妊娠特异性皮肤病妊娠伴发的皮肤病原发皮肤病的变化妊娠期皮肤生理变化总结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皮肤生理变化妊娠期皮肤变化大部分由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即所谓妊娠期皮肤生理变化或内分泌源性变化当妊娠期皮肤生理变化较严重时可转变为病理性妊娠期的皮肤生理变化主要包括色素、毛发、指甲、腺体、结缔组织、血管、黏膜等的变化如痣也出现暂时性增大、原有的血管瘤也呈暂时性增生、下腹正中出现黑线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皮肤生理性改变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雌激素雄激素色素沉着、黄褐斑多毛与脱发结局妊娠纹掌红斑、蜘蛛痣妊娠性齿龈炎皮质类固醇激素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原发皮肤病的变化因妊娠好转化脓性汗腺炎结节病银屑病妊娠期原发皮肤病因妊娠加重感染(念珠菌病、尖锐湿疣等)结缔组织病(SLE等)化脓性肉芽肿特应性皮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伴发的皮肤病Ambros-Rudolph等的研究包括以下几种: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炎症性疾病玫瑰糠疹、痤疮、荨麻疹(除药物引起)、银屑病、扁平苔藓、红斑狼疮、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线状IgA皮病、寻常性天疱疮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疥疮等由抗生素及其它药物引起的药物反应;接触性皮炎等WongRC,EllisCN.Physiologicskinchangesinpregnancy.JAmAcadDermatol1984;10(6):929-940.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除妊娠疱疹外,妊娠特异性皮肤病的分类一直比较混乱,最新的文献将妊娠特异性皮肤病分为以下四类:ICP、AEP、PG、PEPPEPICPAEPPG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特应性皮疹妊娠性类天疱疮妊娠性多形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ICP流行病学:各国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在欧洲发病率为每10000孕妇有10~150人,美国每10000孕妇大约为70人,在智利和玻利维亚则高15%ICP发病的地理分布及家族集聚现象表明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病因及发病机制:激素水平、遗传环境及饮食可能在ICP的发病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尤其是雌三醇-16α-葡萄糖醛酸及雌二醇-17β-葡萄糖醛酸均有引起胆汁酸淤积的作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ICP临床特点:常仅表现为全身性严重瘙痒和黄疸,可继发表皮剥脱,瘙痒发生后的数日至数周内部分患者出现黄疸,ICP的黄疸发生率约为20%手掌和脚掌是瘙痒的常见部位,瘙痒可持续至分娩,并与再次妊娠时复发大多数在分娩后2天消失,少数病例1周左右消失,持续至2周以上者罕见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ICP局部治疗前局部治疗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ICP诊断:组织病理无特殊,直接及间接免疫荧光均为阴性,确诊主要依据是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高于10μmol/L治疗:局部使用润滑剂及止痒剂对轻度ICP有疗效;消胆胺可能对50%的轻度ICP有疗效;抗组胺制剂鲜有疗效;每日使用450~1200mg雄去氧胆酸对控制ICP瘙痒和血清学异常非常有效;当与S-腺苷甲硫氨酸共同使用时,疗效则明显提高不良后果:因胎盘缺氧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胎、死产,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瘙痒严重者可发展到无法入眠而需终止妊娠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AEP流行病学:AEP为最常见的妊娠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和/或其家属可有遗传过敏病史,与其它妊娠特异性皮肤病相比,其临床症状出现较早(通常出现在妊娠4~6个月)病因及发病机理:可能与体液免疫增强、Th2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及细胞免疫下降、Th1细胞因子分泌减少有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AEP临床特点:约20%的病例表现为原特应性皮炎加重,80%表现为较长缓解期后在妊娠期出现特应性皮炎(儿童期患特应性皮炎)约2/3的患者皮疹表现为湿疹样皮损即E-typeAEP,主要累及面颈部及四肢屈侧;1/3表现为丘疹样皮损即P-typeAEP,表现为典型的结节性痒疹或播散性、红斑性丘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AEPE-typeAEPP-typeAEP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AEP诊断:AEP的组织病理无特殊,随临床类型而变化,直接及间接免疫荧光均为阴性,部分患者血清常有高水平IgE治疗:主要使用含有尿素或止痒剂的润肤产品;同时局部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皮损改善更明显;严重病例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制剂,UVB为有用的辅助治疗皮损对治疗反应迅速,大部分在妊娠期可有明显缓解。再次妊娠复发较常见,胎儿无危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G流行病学:其发病率北美约为1:50000,英国约为1:40000;妊娠头3个月发病,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初产后,分娩后缓解,于产褥期消失者居多,最晚于产后8个月消失,再次妊娠复发病因及发病机理:PG的发病与单体型HLA-DR3及DR4和补体的无效等位基因频率增加具有相关性;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P)相关,有相同靶抗原BP-180;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Graves病与PG相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G临床特点:约半数病例首发表现为突发剧痒及腹部荨麻疹样皮疹,可有靶样损害,迅速发展为泛发性大疱样皮疹,面部、头皮及口腔黏膜常不受累;通常在妊娠后期缓解,在分娩时加重,大部分病例皮疹在产后数周或数月消退不良后果:婴儿常发生早产,5%以下的病例其婴儿可表现为荨麻疹损害和大疱,这些损害常为局限性,不经治疗可自发消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G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G诊断: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以及嗜酸粒细胞浸润,或非特异性包括嗜酸粒细胞的混合细胞浸润;DIF显示皮损周围C3沉积,伴或不伴基底膜带IgG沉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G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瘙痒及阻止水疱的形成在水疱形成之前,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抗组胺药物即可,在严重病例则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PG具有自限性,产后数周到数月即可痊愈;产后持久性PG可用各种四环素加烟酰胺联合治疗一般来说胎儿预后良好,早产儿出生有所增加;由于来自母体的抗体大约10%新生儿可有轻微皮损,在数日或数周后皮疹可消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EP一些研究者提议将所有的妊娠期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归类为妊娠多形疹(Polymorphiceruptionofpregnancy,PEP)包括: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团块(Pruriticurticarialpapulesandplaquesofpregnancy,PUPPP)、妊娠线状IgM皮病、疱疹样脓疱病其中PUPPP发生于75%的初孕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EP流行病学:发病率约为1:160,几乎均发生在初产妇,再次妊娠罕见复发;双胎或多胎妊娠的孕妇其PE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是本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病因及发病机理:其病因未明,但PEP以腹部妊娠纹为首发表现,显示该病的发病可能与结缔组织过度牵拉受到破坏有关炎症浸润区表达CD1a的细胞增加可证实该理论,受到破坏的结缔组织可转变成抗原,从而诱发皮疹很多研究表明母亲体重增加与本病发有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EP临床特点:PEP的首发表现为腹部突然出现妊娠纹,瘙痒剧烈,可转变成红斑及荨麻疹样皮损,与妊娠性类天疱疮(PG)相比,PEP皮疹不累及脐周荨麻疹样斑丘疹为PEP的早期表现,随病程发展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如水疱、泛发性红斑、靶样以及湿疹样皮损上胸部、面部和黏膜一般不受累胎儿和母亲的转归均不受本病影响,仅少数新生儿表现出暂时性皮损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EP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EP诊断: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的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伴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和真皮水肿,一般表皮正常,虽可有灶性海绵形成、角化不全但直接免疫荧光为阴性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妊娠期特异性皮肤病——PEP治疗:局部可外用止痒药、润肤剂、中效糖皮质激素,内服小剂量抗组胺药(在妊娠期不推荐用新一代无嗜睡作用的抗组胺药)对伴有顽固性瘙痒或严重的PEP,短期口服泼尼松(龙)20~30mg/d安全而有效有报道对上述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剖宫产后数小时至数天内皮损可获缓解,个别患者用中波紫外线(UVB)治疗获成功一般在分娩后7~10d内皮损可消退,故采用保守疗法比较合适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总结详细问诊及身体检查,对妊娠特异性皮肤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当不能通过病史及身体检查明确诊断时,应行相应检查,并向患者讲清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尤其是皮肤科、产科医师应密切配合,正确处理妊娠特异性皮肤病,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总结皮肤日常护理和生活习惯调理经过适当的皮肤护理和生活调理,皮疹及瘙痒不能缓解则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妊娠期复杂的内分泌、免疫、代谢以及血管等方面的变化从多种途径影响皮肤,应正确护理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