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综述2005.11.28表现主义主张艺术家要凭借主观精神来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结果化为一种激情。表现主义往往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作品中人物也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来代替有个性的人。小说代表:【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戏剧代表:【美国】尤金·奥尼尔尤金·奥尼尔(1888-1952),美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4次获普利策奖。“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意识流指人的思想意识是持续不断的流动着的,这种意识是所有不同程度的感觉、思维、记忆、幻觉、联想所汇成的一股飘忽不定、连绵不绝的流,这股流变幻无端,纷繁复杂,还常常是不合逻辑、不合理性的。意识流小说着力于把此时此地的经验和彼时彼地的经验交融、重叠在一起,打破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使人的时间观念在心理上实现重新组合以符合人们心理的一种写作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学类型。【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这是三个女人的故事,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却都渴求更有意义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惧与渴望,把她们联系起来的还有这个名字:达洛维夫人。弗吉尼亚·伍尔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0年代的伦敦郊区布鲁姆斯伯利,开始写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被写作的天才燃烧的同时,游走在疯狂的边缘。在这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乎被沮丧击溃。劳拉·布朗(朱丽安·摩尔),一个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的家庭主妇,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这本书使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天她正在准备她丈夫的生日派对,肚子里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却和弗吉妮娅笔下的戴罗薇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愿望。克拉丽萨·沃甘(梅丽尔·斯特里普),现代版的戴罗薇夫人,居住在1990年的纽约格林威治村,她深爱她的朋友理查德,一个才华横溢,却因艾滋病而濒死的诗人。理查德给她起的外号也是达洛维夫人,因为她和达洛维夫人的名字一样,都是克拉丽萨。她们的故事交织到了一起,在每个时空,女人都被压抑,但更多的是抗争和自由的表达。——电影《时时刻刻》(TheHours)【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他的创作“宣告了19世纪的末日”【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共7卷15部,没有完整故事情节,一切都随“我”的内心感受和回忆的表现方法而展开,开创了意识流小说的先河。【美国】威廉·福克纳“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存在主义文学“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受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理论影响,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体现“文”“哲”一体的特点。这一点在萨特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法国】让·萨特“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而获得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却以“一向拒绝来自官方的任何荣誉”的理由拒绝领奖。【法国】西蒙娜·波伏瓦《第二性》被誉为西方女性“圣经”。波伏瓦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终身知己。他们是一对自由情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们那长达半个世纪没有婚姻束缚的“契约式爱情”,既惊世骇俗,又荡气回肠。萨特1905年出生于巴黎,今年是萨特诞辰100周年。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于巴黎鲁塞医院,终年75岁。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能让5万人自发地为一个哲学家送行?【法国】阿尔贝·加缪“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局外人》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开始,以“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结束。小说以这种不动声色而又蕴含内在力量的平静语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莫尔索。他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一样,成为青年读者内心认同的所谓“离经叛道”的年轻人的经典形象。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没有完整连贯情节,没有戏剧冲突,着力于表现荒诞的世界、痛苦的人生和无法沟通的人与人的关系。1950年尤奈斯库独幕剧《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贝克特获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哈罗德·品特瑞典皇家文学院认为哈罗德·品特“发现了在日常闲聊下的深刻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因此授予他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魔幻现实主义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在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风靡一时。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根据拉丁美洲血淋淋的历史事实,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了神话一般奇妙的世界;从小镇马贡多的建立、发展直到毁灭的百年历程中,布恩蒂亚家族六代人的生活中,活灵活现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的兴衰,马孔多镇很象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也俨然成了“一幅巨型壁画”。现代派文学的共性在于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希望大家能在经典的阅读中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特质,重新认识自己,甚而找到解决困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