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病毒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六章病毒概述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郑小波目录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5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13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查和防治原则…21重点难点重点1.病毒、包涵体、干扰现象、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持续性感染、干扰素概念。2.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3.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4.病毒损害宿主细胞的方式。5.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难点1.病毒的感染类型。2.病毒的致病性。学习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爱生命,维护健康。2.掌握病毒、干扰现象、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干扰素的概念,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直接损害宿主细胞的方式,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的形态学检查。3.熟悉病毒的感染方式和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抗病毒作用,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学防治。4.了解干扰素的作用,病毒感染的分离培养和抗原抗体检查,病毒性疾病药物和生物制剂治疗。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概念H5N1禽流感病毒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大小:纳米(nm,1nm=1/1000μm)形态:多形性,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数为杆状、丝状,有的呈砖块状、弹状和蝌蚪状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病毒多数为球形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一)病毒的核心组成:单一核酸功能:控制病毒的感染、增殖、遗传和变异等(二)病毒的衣壳组成:蛋白质壳粒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功能:①保护病毒核酸②与病毒的吸附有关,参与感染③具有免疫原性,诱导产生免疫应答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三)病毒的包膜组成:双层脂质、糖蛋白(包膜子粒或刺突)功能:①保护核衣壳②与病毒的吸附、亲嗜性有关③包膜刺突具有免疫原性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三、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复制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释放六个阶段(二)包涵体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四、病毒的干扰现象概念: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意义:指导预防接种五、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性(一)病毒的抵抗力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而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1.物理因素:耐冷不耐热2.化学因素: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二)病毒的变异性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一、病毒感染方式与类型(一)病毒感染方式和途径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从动物到动物再到人的传播。①经皮肤传播②经呼吸道传播③经消化道传播④性传播⑤血液传播⑥多途径传播传播途径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一)病毒感染方式和途径2.垂直传播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母体传播给胎儿的方式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一、病毒感染方式与类型(一)病毒的感染类型1.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2.显性感染临床感染(1)急性感染慢性感染(2)持续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二、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1.溶解细胞作用2.细胞膜改变3.细胞转化4.细胞凋亡(二)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三、抗病毒免疫(一)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二)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三)干扰素的作用1.概念: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在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由受染宿主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活性的多功能糖蛋白。2.种类IFN-αIFN-βIFN-γⅡ型干扰素Ⅰ型干扰素干扰素的产生及抗病毒作用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干扰素的作用3.作用及特点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1)广谱性(2)间接性(3)种属特异性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查和防治原则一、病毒感染的检查(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二)形态检查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三)分离培养细胞培养法(四)抗原抗体检查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查和防治原则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原则(一)免疫学防治1.人工主动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二)药物与生物制剂治疗1.化学药剂2.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3.中草药小结病毒属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复制增殖。病毒测量单位为纳米,不同病毒大小不一,差别较大。病毒形态多样,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病毒多为球形。病毒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构成,称核衣壳。核心只含单一核酸,衣壳由壳粒(蛋白质)组成,分为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3种。某些病毒在核衣壳外有由双层脂质及糖蛋白组成的包膜。部分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涵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以自我复制方式增殖,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成熟、释放六个阶段。病毒存在干扰现象,对指导预防接种具有意义。病毒感染方式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传播途径包括皮肤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多途径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感染类型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分为急性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又可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病毒的致病主要是直接损害宿主细胞和引起免疫病理损伤。抗病毒免疫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干扰素的作用。病毒感染的检查主要有标本的采集、送检,形态检查,分离培养和抗原抗体检查。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避免与传染源接触,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