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一、促进农业发展的三要素:①农业教育(培养人才)②农业研究(成果)③农业推广(效益)二、国外使用“推广”一词,最早见于186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广”一词。三、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我国的1985年以来逐渐用广义的“农业推广”一词所代替。四、农业推广来源: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就开始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古代称“教稼”劝农,“课桑”在《宋史.食货志》中就有记载。五、农业推广的涵义:(有三种)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把科研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狭义的推广农业技术外,包括教育、组织、培养农民。3、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批准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4、共同的函义:推广涉及有意识地利用信息交流手段,以帮助农民形成正确的观念,制定良好的决策。六、农业推广工作特点:1、是政府促进农业发避孕药的一种政策手段。2、是扩散—接受系统3、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4、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5、是一种沟通过程七、农业推广工作的意义:是一处教育性质的工作,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授助形式,是一处公益性的事业,对于提高个人能力和团体发展能力以及影响力,促进农业与农村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八、人类行为可以分为四个层面:①知识层面②态度层面③技能层面④期望层面九、农业推广的基本目的:在于开发民智,其性质属于教育性。十、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界定:农业推广是一处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态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十一、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是农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2、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十二、农业推广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有农产品的市场2、农业技术不断革新3、当地提供物资和设备4、要鼓励生产使农民有利可图,刺激农民更多的生产5、基础设施和鼓励性措施。十三、农业推广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必须包括:试验、示范、培训四个环节。十五、农业推广的社会性质:1中介作用:连接科研和成果的桥梁2、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3、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4、是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十六、农业技术的两种表现形态:1、知识形态;主要是农业信息、农业经营与管理,新的栽培和耕作制度等2、物质形态:主要是农用物资,如农药、化肥、宵用机械以及品种等。十七、农业推广学的任务:①是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我国农业推广的历史经验,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规模并指导农业推广的实践②是由农业推广的性质所确定,即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农民个人能力与素质。具体研究任务包括以下几项:一是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业推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的方向和道路。二是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他们对文化社会环境的反应。三是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人行为。十八农业推广学的概念: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十九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1、行为科学,若干社会科学的实际产品。二十农业推广学研究的对象:1、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形势、特点和规律;2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的形势、特点和规律3指示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行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二十一、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方面:1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2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形式3各种研究技术。二十二、农业推广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其中包括:1农村社会学2教育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4行政组织学业5传播学6行为科学7其他学科。第二章农业推广简史一、①农业推广专家陈振龙②利用大众传播方式进行农业推广,最早记录出于唐代③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1906年北京中央农事试验场。二、新中国的农业推广发生的变革:①1949—1957年是基层网络创建阶段③1958—1965年是为中层推广组织的完善阶段②1966—1976年是为重建专群结合的推广网络阶段④1977—1990年是为全国农业推广新体系自创阶段⑤1992年以来是为农业推广体系深化改革阶段。三、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1、是由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兴办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2、是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三郾入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独立,通过政府组织“三农”协作共同发展农业开发集团承包,分工承担重点推广项目,农业攻关项目等科教兴农活动,对推广作出各自的贡献。3、是专业推广机构按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分别组成,完成体系。4、是推广机构的职能以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教育引导为主,通过运用各种推广手段,维护国家计划,并提高农民经济收益。5、是全国农业推广网络的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分别作为推广网络结构的中枢和骨干。6、是推广队伍由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实行专群结合,分工合作的办法。四、1993年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五、农业推广的主要精神:1、发展农业一靠政府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2、国家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县、乡(镇)设置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成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3、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部门要密切联系,形成合理的、协调一致的主体,为农村提供富有成效的服务,共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4、重点建设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5、组成专业推广人员与群众技术骨干相结合的推广队伍。6、要遵循因地制宜和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7、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采取技物结合的办法,开展经营性服务,兴办经济实体。六、美国农业推广的兴起:通过主体程序,建立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制度,使美国的农业推广迅速兴起。七、美国在19世纪前期的农业传播同欧洲农业改良运动类似,主要由农业团体进行组织活动。1962年2月林肯总统签署了《英里衷法》亦称赠地学院法。1877年美国国会通过《哈奇法》。1980年成立了美国大学推广教育协会。1982年芝加哥威斯康星大学开始组织大学推广作用。即厅试验站霍登教授的“玉米种子车箱”,1907年39个洲内的42个学院都参加了农业推广活动。1903年纳伯在克萨斯洲创建合作示范农场称为“美国农业推广论”。1914年5月8日威学逊总结签署了《史密斯一利佛法》,即合作推广法。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统一由学院领导的体制,是美国高等农业学校的特点,也是美国创建的一种农业推广体系。八、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是在政府指导下的范围内进行。第三章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一、“技术传输”:指农业推广工作者与目标客户(农民)的简单技术传输关系,把知识和动力投向目标客户。推广工作新美的只是如何改善干预手段,重点推广方法上,以大众媒体等手段达到推广的目的。二、农业推广的实践与理论:技术传输→双向沟通→创新扩散→目标团体→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混合体→农业推广框架三、美国教授罗杰斯提出“创新扩散”理论。四、创新扩散理论的主要观点:1、将信息或新技术首先传输给采用群体的进步农民,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产生“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落后者”。2、以采用者群体同质性为基础的进步农民策略为农业推广管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五、“目标团体”:根据创新度及其资源等条件的综合因素粉割为有着不同特征的不同的群体,而在每一个相对小的群体中他们的特征是相似体相同的。六、信息系统观点:不仅推广方法要过应目标团体,而且推广信息的内容也要适应目标团体。推广过程还应包括产生这些信息内容和研究活动计划都应以有关目标团体的信息为基础。七、混合体:除去农业推广之外,还有研究宵民的地位积极性,农业投入的供应,价格、市场、信贷、营销、教育及其他可用资源的占有和其他支持服务系统的组分。八、提出“农业推广框架”的是德国著名农业推广专家H.阿布列奇特。九、“创新扩散”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列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十、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现役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十一、“创新”,是指新技术新的产品和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和观念。十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的五个不同阶段:1认识阶段2兴取阶段3评价阶段4试验阶段5采用阶段。采用者群体:我们把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的时间不同分成不同群体。S曲线表示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把不同时间和采用者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1第一个采用的人是创新者2下一组称为早期采用者3接下来是早期多数4晚期多数5最后采用的以为落后者。十三、农民最易接受的农业创新具有的特征:1有较大的优越性,人投资少,效益明显2需要技术和侩同相一致3实践简单,容易理解4可在小范围试验创新5结果容易见到。十四、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个人如何采用一项农业创新的过程。“农业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创新新在社区中的传播过程。十五、农业创新的扩散曲线:曲线初始平直的部分代表创新者占较少的百分比。较陡的部分表明早期和晚期的快速采用,在顶部的最高点说明落后者的较慢采用对于他的变革可能带来很少的利益。十六、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突破阶段2紧要阶段(是创新能否扩散的关键时期)3跟随阶段4随大流阶段。十七、农业创新的同期性: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创新扩散的速度和数量可分四个不同阶段,即投入阶段、发展阶段(又叫前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又叫后成熟阶段),遵阶段四个时间:1试验示范期:从创新的引进到试验示范结束。2发展期: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3推广期:技术成熟推广效益最高阶段4交替期:随着新的创新成果的出现以及旧创新的老化最终在生产中丧失作用阶段。十八、创新的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推广期。十九、进步农民策略提出的依据及缺陷:1进步农民拥有相当多的土地,推广机构能确立生产目标,并花较少的力气而实现2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成功的经验,他们渴望信息,对推广工作信任和感兴曲3进步农民要求帮助,而且有些有足够的经营能力去的要求推广工作者给以帮助4有经济实力去实现新的目标,有能力承担农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5进步农民是农村中的科技示范户,是推广工作乾职业化的挑战者6进步农民者和推广工作者沟通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缺陷:1是假定目标人口的一致性2是创新的报酬对后来的采用者与较早的采用者是不能的3信息失真4在技术发展中倾向进步农民的编见。二十、进步宵民策略的后果:有能力的大农户率先采用新技术,尤其是省劳动力的技术和极地扩大他们的农业经营,小农户无力同他们竞争,从而被排挤出农业。二十一、农业推广框架理论的涵义: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指农民推广人员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后者是指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沟通民互动是这两个子系统的联系方式,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影响了农业推广的工作范围。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这些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两个子因素的相互作用与渗透,工作债效和产出。二十二、整个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2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3两上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4推广工作的外部宏观环境。二十三、两个系统的特征:1推广服务系统2目标团体系统①扩散效率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变量[公式P=f(I.Es)]P工作债效I个人特征f函数符号Es环境变量②接受效率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