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课程主讲:杨涛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上MRYang的课,MRYang现在想告诉大家:希望你上完课后,请常。也请在课上常。但请不要。祝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的个人信息杨涛:河南省济源市人,历史与文博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北洋集团与中国早期近代化、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联系电话:13707669782。Email:yangtaoyt07@sina.com。QQ:896402007公共邮箱:zgjdsgykc@tom.com,密码:ytytyt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主要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学科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概况(主要问题和现状、热点);难点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史料、理论、学科体系)等。教学内容:学科的特点;中国经济史的发展概况;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概况(主要问题和现状、热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史料、理论、学科体系)等。第一节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特点、发展概况一、何谓经济史1、从研究内容与研究的角度区分(1)在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传统观点,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它们共同构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动。(2)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思想研究。是对各种具体经济现象的历史研究。★以上两种侧重于宏观社会经济问题研究(3)相对于前两者的角度,从微观角度,以个体或微观社群(如商会、行会、公司、社团等)的经济活动或物质生产活动,和其在各历史时期经济活动为对象,可以是理财的、经营的、管理的,也可以是其心理、文化的、政治行为等方面的。2、经济史研究中两种对立的研究方法:一是强调科学性、理性,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点(计量、数理方法)看齐。注重研究过程、理论、程序的科学、客观性。二是人文科学主义,注重价值、道德批判,分析,注重人文因素,如文化、风俗、传统、宗教、心理等因素对经济史变化影响。二者的争论:哪一个更符合经济问题的研究实际?更为准确与客观?傅衣凌先生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傅衣凌(1911~1988)。中国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原名家麟﹐笔名休休生。福建福州人,长期任教于厦门大学。研究工作中把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吸取传统学术和西方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的长处,注重民间记录的搜集,以民间文献证史。在国内较早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条研究的束缚,抗御西方新经济史学研究的冲击。西方国家在上一世纪末兴起的新经济史研究(以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如制度学派、计量史学等。其对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生物、数学、统计学、物理等学科方法的吸收借鉴,在理论体系、研究手段上追求更精密、更程序化,追求制度、规则化。对经济史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新经济史学派主要著作、人物:福格尔与恩哲尔曼齐心协力,重新考察美国奴隶制经济学。《苦难的时代:美国黑奴制经济学》是迄今在美国史方面出版的一本争议最大的书。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部书的争议在于否定了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的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是一种没有经济效益、殖民经济残余、不人道的与反人性的经济制度。认为这一制度是被政治强制力消灭的。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对这本书的各种评论文献就远远超过了原书本身。二、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特点、发展概况:1、学科特点:(1)形成与起步时间晚、起点低。鸦片战争前中国无一部系统论述二千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专著。历朝历代经济发展情况体现在二十五史中的“食货志”部分,此外明代以后地方志中的相同部分也保留一些内容。在“会典”、“通志”等历史典籍中存有。另外,重要历史人物的文集中散见,是以经济思想史的形式曲折表现的。(2)、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思想史)(1840—1949)涉及两大范畴: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结构、途径,二是政治前提。一开始政治与经济结合在了一起。近代经济史学科的真正形成当在清末,详见下节介绍。(3)建国后,在研究近代经济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新经济史学派理论在解放前后一直影响很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影响不大。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借鉴很少,近年来社会经济史研究开始兴起。经济史研究是马克思理论影响下的经济史研究、新经济史学、社会经济史学三分天下。2、对传统经济史研究(经济思想史)评价:总体水平研究水平高过近代,但与西方国家近代经济史研究相比水平较低。传统经济史的研究中心和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主要有:(1):封建社会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经济问题如地租、赋税、农业生产技术、土地制度、农民生活方式等,实际不可避免的涉及了今天所谓的三农问题,明清以后也涉及了农业劳动力向以城市为中心的转移问题。(2)是手工业和传统工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业部门的发展问题,如其技术、管理、经营、企业、布局等具有参照价值。(3)是经济伦理问题即经济活动和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的多层社会经济关系。如政府与地主、农民的关系;官绅民、官商、商民等关系,反映在经济伦理观念上如公与私、义与利等(商业文化、职业道德)。其不足:一是在产业结构中因为强调对社会的控制,以农而非工商为本;二是反商品经济与市场化;三是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不足,其对外性、开放性不够。鸦片战争前传统经济史研究(思想史)发展概况:A、先秦以前诸子百家是第一高峰。●涉及“义利”、“公私”、富国与富民(经济伦理)问题。●农商工产业结构与地位、土地特别是井田制和农民负担问题(农业与土地)。●商鞅的思想渐成为主流。与其他学派如孟子、墨家、道家争鸣。●荀子对财政(财政、税收是反映经济伦理的最本质的表现)与经济问题讨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家关于人性的讨论涉及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牵涉到义和利哪个是社会发展源动力,社会能否实现均平问题)。B、西汉武帝统治前后第二高峰。●标志是由休养生息政策向轻重论的转移。●原因是征匈奴、讨七国使武帝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财政困难、主要财政收入以及金融、币制分散不统一)。●特点是对封建政府的地位、作用、政策作重大探索,货币市场因素,对金融、工商领域的统制。●桓宽《盐铁论》与《管子》的发表,政策有盐铁官营、酒榷、均输、平准、官山海、铸权统一等措施。●汉代重商重农重工三位一体,轻重论政策偏重于工商、财政、金融,农业方面较为欠缺(大土地占有问题、流民问题、如何将大多数人口束缚在土地与农业生产上)。C隋唐两宋时期:●由北魏而隋唐,通过均田制、租庸调制使轻重论的思想在农业生产领域,政府与农民的经济关系完善,象杨炎、白居易、刘宴,以及王安石只是在框架下消除矛盾,理顺官、商、地主与民的关系。D明清时期●两大问题(一)是商品经济发展问题和市民经济思想,如王源、李贽、丘浚等。追求物欲、享乐、商品拜物、金钱至上,功利思想突出,反国家垄断工商业。是政治思想高压被打破后,首先表达出来的商品经济下的市民经济思想。●市民经济思想、社会思潮的反传统性。(二)是土地和其相关的人口问题明末清初人口从万历年九年(1581年)不足七千万增加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亿人,乾隆统治时期人口翻一番。土地在明末为500万顷,雍正三年(1725年)为890万顷。●丘浚、黄宗羲、洪亮吉、包世臣等,以及统治者中的康熙、雍正、乾隆、万历皇帝、张居正等思考如何促进农业增长、财政收入与农民负担兼顾,如何防止农业人口减少,对人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作探讨,相对人口过剩还是绝对过剩。有现实意义。提出不同方案。●康熙、雍正、乾隆帝:摊丁入亩,兴修水利、垦荒、技术改良,引进作物等。(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黄宗羲:均地,复井田,田权相等。●王源:粮少人多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了,劳动力人口转移,农业用地减少被挤占。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洪亮吉:认为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的人口增加,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劳动力价值下降,农业生产投入大于产出不可避免,形成的粮少人多现象是绝对人口过剩。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总量特别是农村人口,人兼有生产者与消费者特征。●丘浚的观点:在土地饱和、劳动力不断增加,其价值却不断减少,在单位生产中技术投入达到极限,资金低投入情况下,如何实现农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对农、工等中国产业发展的成本核算经济学具有典型意义。3、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前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思想史)●序幕阶段(1840——1864太平天国失败)传统向近代过渡时期,地主阶级的经世派自改革思想为主。经世派自改革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内部的改革派。认识到清朝国势的衰落和面临的国内外危机。主张在不改变原有制度下进行“自改革”,但也有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要关心的问题仍是漕运、河工、币制、蚕桑等传统问题。●主体阶段(1864——1919)由洋务思想到改良主义到革命派的经济思想,三者有分歧也有连贯性。连贯性在于承认工商业、金融业必须向西方学习,通过具体发展措施加快现代化。分歧主要在于一是政治前提不同;二是土地制度问题上的差异;三是对外国资本的认识问题。郑观应与李鸿章梁启超与孙中山梁启超对近代经济史研究贡献犹大。他在《饮冰室合集·文集二》51页中讲“嗟夫,以吾中国境内之情形,而吾之士大夫竟无一书能道之,是可耻也。吾所不能道着,而他人能道之,是可惧也。”1904年写《中国国债史》具有标志意义。再如贾士毅1917年的《民国财政史》和1916年王振先的《中国厘金问题》都堪称开山之作。●五四运动后至建国前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复杂的政治风云左右着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涉及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问题,近代中国国情,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土地剥削等问题。发生几次大的论战。无论那次论战都是拿来主义的结果,又与国情、国学问题相扭结。●第一次对章炳麟国粹派的争论。焦点是传统经济史研究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在价值、内容、方法上有无意义,对全盘西化可否接受或经济发展理论上的拿来主义能否接受(古典经济学)。争论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前夕。国粹派代表●第二次张东荪、梁启超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核心是中国是否是资本主义,能否搞基尔特社会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者宣传的社会主义。中国国情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要不要政党斗争等。何谓基尔特主义基尔特主义盛行于一战以后的欧美国家。它主张建立新型的行业公会,代替政党,担任政府、企业、劳资沟通桥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第三次:三十年代初郭沫若、吕振羽、张闻天、潘东周与陈独秀、任曙、严灵峰的所谓托派,陶希圣的新生命派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与历史发展分期的论战。中国的国情是否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要不要两步走,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第四次“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论。代表郑林庄与费孝通。以农立国论。代表章士钊与村治派和乡建派。以工立国论代表吴景超、陈序经、胡适。争论实质: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与国情、文化的关系。●第五次抗战中对蒋记、陈记、叶清的三民主义(主要是民生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论战。焦点是谁继承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义,它可以不可以代替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节制资本与平均地权)。●第六次解放战争胜利前,关于中间派路线的经济制度争论。是要社会民主主义(多种所有制和计划、市场双体制的混合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结果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取得胜利。第二节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概况(主要问题和现状、热点);一、建国以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思想史)研究特点1、相当长的时期内,近代史研究与革命史、党史混合,很多经济史研究成为空白,特别是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史的研究。2、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农村土地问题、资本主义萌芽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困厄成为主要研究内容。3、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呈现,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配,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具体发展过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道路,资本主义的经济社团没有详细的研究,对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道路未能作科学评价。二、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经济史研究有重大突破。1、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代替商品经济理论成为考察资本主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