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方针和战略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的方针和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过程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业务流程改进信息系统实施规划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审计系统实施信息工程监理(1)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运作战略等一样,是公司的职能战略。它是关于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信息系统战略有以下部分组成:使命(Mission):阐述企业信息系统存在的理由、目的以及在企业中的作用;远景目标(Vision):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中长期目标(MediumtoLong-termObjectives):远景目标具体化,企业未来2—3年信息系统发展的具体目标;战略要点(StrategicPoint):实现上述中长期目标的途径和路线,主要围绕信息系统内涵的四个方面展开:即应用(Application)、信息(Data)、技术(Technology)和组织(Organization)。(2)信息系统实施规划信息系统实施计划(ISActionPlan)是落实信息化战略而制定的中长期的详细行动计划,它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的进程:未来2-3年信息化项目的投资进程及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项目描述和投资分析:每个项目的具体描述和ROI分析。核心能力的发展计划:为实现上述信息化进程,企业应相应具备的核心能同时也会涉及公司的IS资源策略(如外包策略、自主开发等)。3.1企业信息化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坚持“先进适用,讲求实效”原则。3.2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是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和近期兼顾的总体计划。美国经济情报社、IBM咨询和埃森哲咨询所作的联合调查:•年收入在10亿美元的大公司、95%进行了信息化战略规划;•年收入在1—9.99亿美元的中型公司、91.3%进行了信息化战略规划;•年收入小于1亿美元的小公司、76.1%进行了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成长的烦恼客观困境:看不见的黑洞—系统繁多—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高……——怀疑论者——谨慎论者——时机论者——利益论者……主观困境:谁在反对信息化?部门级业务功能的改进需求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缺失1、谁应该为IS黑洞负责?面向部门的信息化模式“孤岛”信息的产生接口需求的大量出现面向接口的高成本维护跨部门业务成本的提高2、企业信息化的成长曲线1初始2扩展3控制4集成5数据管理6信息管理诺兰(NOLAN)模型计算机应用信息资源管理3、我们的信息化还缺少什么?1初始2扩展3控制4集成5数据管理6信息管理供应不足供需结构平衡有效需求不足组建性进化效用性进化结构性进化从信息系统计划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大型计算机时代(50年代—70年代)微型计算机时代(70年代—80年代)网络时代(90年代—现在)主导技术大、小型机微型机客户/服务器和互联网计算模式“集中的智能”“分散的智能”“分布的智能”信息技术主要角色使现存过程自动化提高个人/群体的效应创造价值典型用户信息技术专家熟悉分析技术的商业分析人员所有人使用地点计算机室办公桌上所有地方计划模式信息系统计划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总的来说,信息化战略规划是指,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该架构主要涵盖企业业务架构、企业信息架构、企业应用架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架构、企业信息安全架构、企业信息组织架构等,为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一副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3.2.2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作用识别信息化关键需求,制订“以我为主”的信息化目标和长远计划;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实现全局性的优化整合;形成信息化的治理结构,为具体系统的建设提供管理规范和标准;在组织内达成信息化建设共识,创造变革的有利环境。“二八法则”的意思是说,80%的结果是由20%的可能原因产生的。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企业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诸如此类。信息化战略规划花费20%的投资将贡献80%的信息化成功率。可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二八法则3.2.3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和内容(一)内外部环境分析(二)制定战略(三)设计信息化总体架构(四)拟订信息技术标准3.2.4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本模型—战略一致性模型(StrategicAlignmentModel)JohnHanderson(1994,哈佛商学院)提出的一整套进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思考框架,帮助企业如何检查经营战略与信息架构之间的一致性。经营战略信息系统战略组织与业务流程信息架构①②②③③企业信息化建设三种路径的比较路径重要因素路径1:组织与业务流程信息构架路径2:经营战略组织与业务流程信息构架路径3:经营战略信息系统战略信息架构IS投资与战略的一致未考虑有所考虑考虑业务流程与组织的优化未考虑考虑考虑信息构架的集成未考虑未考虑考虑信息构架的应变能力未考虑未考虑考虑3.2.5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自6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系统在组织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许多专家和企业界开始了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关键成功因素法(CrISicalSuccessFactors,CSF)应用系统组合法(ApplicationPortfolioApproach,APA)信息工程法(InformationEngineering,IE)战略栅格法(StrategicGrid,SG)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ainAnalysis,VCA)战略系统规划法(StrategicSystemPlanning,SSP)……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结构化方法,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这里所说的“企业”也可以是非盈利的单位或部门。基本思想:信息支持企业运行。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优点: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战略集合转移法提供一种建立起企业信息战略规划与组织战略相关联的方法,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它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和设计原则等,最后提交整个信息系统的结构。关键成功因素法(CrISicalSuccessFactors,CSF)关键成功因素法是通过与高级管理者的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企业问题,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根据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决定信息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别,并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发掘新的机遇。优点:能直观的引导高级管理者综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不足:在进行较低一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时,效率不是很高。应用系统组合法(ApplicationPortfolioApproach,APA)应用系统组合法着重强调,在企业应用系统的分离和组合方面,对信息系统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是进行信息决策和项目成功的保证。APA方法认为,企业在信息系统方面的经验和项目的大小与结构,是风险分析应该考虑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企业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分离与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信息工程法(InformationEngineering,IE)信息工程法(IE)提供了建立企业模型、数据模型和过程模型的技术手段,它首先利用业务分析来建立企业模型;其次进行实体分析建立主题数据模型;最后是进行数据的分布分析,结合数据的存储地点,确定主题数据库的内容和结构,制定数据库的开发策略。信息工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面向技术的方法。战略栅格法(StrategicGrid,SG)战略栅格法是一种诊断企业中信息系统作用的工具。该方法利用栅格表,依据现行的应用项目和预计将开发的应用项目的战略影响,确定出4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条件,即战略、转换、工厂、辅助;栅格表中每一方格确定了企业中信息系统的位置,通过对当前应用项目和将开发应用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以诊断当前状态和调整战略方向的作用。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ainAnalysis,VCA)价值链分析法认为信息技术在组织的战略牵引方面能起关键作用。价值链方法将一个组织视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的集合,而每一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服务或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作出贡献;利用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识别并放置“信息增强器”进行增值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战略系统规划法(StrategicSystemPlanning,SSP)战略系统规划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主要职能部门来定义企业的功能模型;再结合企业的需求信息,生成数据实体和主题数据库,从而获取企业全局数据结构;最后进行全局数据系统结构的识别,并提交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常用方法比较3.2.6在COBIT框架指引下制定与完善信息化战略规划COBIT,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信息与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定义了34个IT过程的34个高层目标,共318个低层的具体控制目标。高层目标表3-4IT战略规划的控制目标高层目标:通过战略规划,为企业提供长期并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IT规划,并且定期将这些目标转换成可以操作的短期实施计划。应当考虑的因素:企业的经营战略明确定义了IT是如何支撑企业目标实现的目前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架构的情况技术发展趋势可行性研究与实时检查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在风险控制、市场反应和质量方面所处的地位等等。具体目标:具体控制目标:1.IT作为组织长期和短期规划的一部分高层管理者有责任制定和实施长短期规划以实现组织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一方面,高层管理者应确保IT问题能充分地反映在公司长短期规划中,同时,企业应建立IT长短期规划以确保IT的使用和公司的目标及经营战略相结合。2.IT长期规划IT管理层和业务处理者有责任定期建立IT长期规划以支持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规划方法应包括从能对IT战略规划产生影响的相关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的机制。因此,管理层应当执行长期规划过程,采取结构法并建立一套标准的规划构架。3.IT长期规划—方法和构架IT管理者和业务处理者应建立和应用一套关于长期规划过程的构架方法。这种方法应能产生一套高质量规划,它包括基本的what,who,how,when,why问题。IT规划过程应当考虑风险评估结果,包括业务、环境、技术和人力资源风险。在计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和充分提出的方面包括组织模型及其改变、地理分布、技术发展、成本、法规需要、第三方或者市场的要求、规划方向、业务流程再造、人员安排、内外资源、数据、应用系统、技术体系等。IT长短期规划应当结合业绩指标和目标,规划本身也应当涉及其他计划如组织质量规划和信息风险管理规划。4.IT长期规划的改变为了及时、正确地调整长期规划,IT管理者和业务处理者应确保某一IT进程处于适当的位置,目的是为了适应组织长期规划的变化和IT条件的变化,管理层应当建立一项方针要求IT长短期规划能够得以发展和维护。5.保证IT运行的短期规划IT管理者和业务处理者应确保IT长期规划定期转化为IT短期规划,同时短期规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