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言学著述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语言学著述一览表年代文字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先秦《荀子、解蔽》、《韩非子、王蠧》、《吕氏春秋、君守》记载仓颉造字,是文字的起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对词义有辨析《庄子、渔父》对同义词或近义词有辨析《荀子、修身篇》对反义词有辨析《史籀篇》春秋战国时秦人所著,原书15篇,编成四言韵语,以教学童识字。秦朝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称作《三仓》供蒙童识字用。《尔雅》编撰人齐鲁儒生,全书20篇,主要辨析事物的概念,也是名物词的释义。另一内容是释方言,以雅言为标准比较各地有关方言词汇。此书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两汉《三仓》,主要内容教学童识字。《道术篇》解释了56对有关伦理道德的反义词。《独断》保存了一定数量的汉代政治、人事词汇的释义。《急救篇》史游著。今本34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为七字句,以教学童识字。《通俗文》和《小尔雅》是两本词汇专著,汉末出现,注重俗用词语释义和方言词语同义词辨析。《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本文14卷,又叙日一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116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每字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语音。根据六书解说文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方言》,西汉扬雄著,今本13卷。体例仿《尔雅》,对方言划为大、次、小三个方言区。类聚古今各地同义的词语,大部分著名通行范围,为研究古代词汇的重要材料。《释名》,东汉刘熙著。中国古代第一部词源学著作,全书共27篇,释天、州国、姿容、言语、衣服、床账、用器、疾病8卷。以音同音近的字来释意义,推究事物所以命名的由来,其中有主观穿凿附会之处,但是对探求语源辩证古音古义有参考价值。魏晋南北朝《字林》晋吕忱所著,是一部上承《说文》,下启《玉篇》的字书。《十四音训叙》,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用汉字与梵文的十四字母进行对照。《尔雅音义》孙炎,第一次大量使用反切法注音的著作。《广雅》,三国魏张揖著,博采汉人注、《三仓》、《说文》、《方言》诸书,体例仿《尔雅》,分《释古》、《释言》19篇,对尔雅加以补充,有解今语特点。为研究古代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资料。《文心雕龙》,南北朝刘勰著,10卷。阐释了修辞的基本原则,全面总结文体修辞的特点,阐发了篇章修辞的要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初步建立《玉篇》,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著,共16917字,部首与《说文》相同点的有529部,不同者13部,共542部,部首的次序则与说文的大不相同。《声类》,魏左校令李登所著,以五声命字,按五声把11520字分类,是最早的韵书。《韵集》,后晋世吕静,用五声来分析语言。《文心雕龙、声律》刘勰著。《经典释文》陆德明,是《切韵》的前汇及反切资料最为丰富的一部著作,共30卷,采集汉魏六朝关于易、诗、书、三礼、三传、孝经、论语、老、庄、尔雅等书得音义共230余家。隋《韵书》,①隋陆法言著,5卷。原书已不存。据唐写本韵书考订《切韵》分193韵:平声54,上声51,去声56,入声32。此书以当时洛阳音为主,酌收古音及其他方言音。为唐宋韵书的始祖,音韵学上推为重要著作。②唐李舟著。另唐孙愐《唐韵》对其有所增订。唐《干禄字书》,一卷,唐颜元孙著。文字自隶楷通行,草书变化。此书以四声隶字,每字分俗、通、正三体,收录了不少当时已经通行的文字,考辨颇详,有助于当时识字及书写规范的简建立。1.《一切经音义》,①唐代和尚玄应著,25卷。一名《玄应音义》,解释佛经音义,详注反切。②唐代和尚慧琳著,100卷。亦称《慧琳音义》或《大藏音义》。博引古代韵书、字书所不备,更广引经传为证,并录玄应、慧琳各家音义,编纂成书。张参《五经文字》共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分为三卷。主要是为考证五经中文字的形体变化和音义而作。《韵镜》,1卷。作者不详。为今传最早等韵书之一。其底本当出于唐代,今传为南宋张麟之再刻本。共43图,分图列韵。各图横分为四声与四等,纵列23行以统称“三十六字母”,为研究隋唐韵书反切的重要参考书。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全书仅一卷,共收421字,编写体例与《五经文字》大体相同,分76部,注音不用反切而基本上采用直音。《五音集韵》是韩道昭参考《集韵》及其他前人字书而完成的,它划分160韵。《开元文字》即《开元文字音义》共三十卷,分三百二十部,唐玄宗开元年间徐坚等奉命编撰,书已不存。宋《类篇》宋王沭等所编,它跟《集韵》相辅而行;一部是韵书,一部是字书,正好相为互用。《韵补》,5卷,宋吴棫著。根据音训与古韵文以说明古时韵部的相通。宋明以来的古音学,以此书为创始,但引据繁杂,缺乏条理。顾炎武有《韵补正》,正其错误。《物生门类》,宋陆佃,研究自然科学词语的名词训诂书。《龙龛手鉴》成于统和十五年,在检字法上颇有创造性,它将二百四十二个部首按平上去入分为四卷。每部之中,再按四声安排各字。《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5卷。宋陈彭年奉召重修,共206韵。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依据,研究上古或近代语音的比较资料,是汉语音韵学中重要的一部韵书,另有相关韵书《韵略》《埤雅》,宋陆佃,名词释义、释此著作。《篇海》的全称为《四声篇海》共分为五百七十九个部首。南宋郑樵《象类书》《六书证篇》。大小徐注《说文》《尔雅·翼》,宋罗愿,解释百科名词。《字说》,宋王安石著,共24卷。对不从《说文》和传统说解而自创新说。为“荆公新学”之一。《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宋薛尚功著,20卷。录历代彝器510件,除摩录其文字外,并加以考释。《集韵》,平声4卷,上、去、入各2卷,共10卷。宋丁度等奉召修订。共收53525,比《广韵》增一倍之余。因《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故重修此书韵部仍分206,而韵目名称和次序稍有更动,于同用的韵有所改并,为研究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宋景文公笔记》,宋代宋邦;王观国的《字林》;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叶大庆《考古质疑》;陈淳《北溪字义》等笔记文中包含一些词义研究条目,对研究近古汉语词汇很有意义。《复古编》,宋张有著,2卷,又附录1卷。此书根据《说文》辨别文字正俗,以四声分列诸字,正体篆书,而著别体、俗体于其下;又辨别形体笔画相似的字,以免混淆。其书过于泥古,谬误颇多。《集韵》,平声4卷,上、去、入各2卷,共10卷。宋丁度等奉召修订。共收53525,比《广韵》增一倍之余。此书韵部仍分206,而韵目名称和次序稍有更动,于同用的韵有所改并,并参考当时读音更订反切,内容注重文字形体和训诂,为研究文字训诂和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班马字类》,5卷,宋娄机著。此书采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所载古字僻字,分四声编次。考证训诂,辨别声音,于假借同用诸字罗列颇详。《七音略》,南宋郑樵著。今存最早等韵书之一。分43图,每图标明“内转”或“外转”,还有“重”“轻”的概念,“重”指开口呼,“轻”指合口呼。为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资料。《汉隶字源》,6卷,娄机著。此书分考卑、分韵、辩字、碑目等项。钩摩的隶字,按《礼部韵略》编列。所录汉碑309种,魏、晋碑31种,各记其时间地点及书写人姓名。形体异同,随字附注。为研究隶书和汉字演变的重要资料。《四声等子》,作者不详。为刘鉴《切韵指南》的蓝本。分为16摄20图,为“韵摄”立名之始、横分四层,表四等,每层横四行表四声。每图纵列“三十六字母”,以“见”母为首,终于“来”“日”。以入声兼承阴阳。《切韵执掌图》,2卷,作者不详,为南宋人所作。分为20图,不立“韵摄”之名。分各图为“独”“开”“合”三类。每图横分四层,表四声;每层横分四行,表四等。惟以“兹”“雌”“慈”“思”“词”等字列于一等,已近于近代官话音。为研究等韵和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是十四世纪根据北曲的用韵分析整理归纳而成的一部韵书。该书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仿古韵书的羁绊,全部根据当时实际语音的韵部编写而成,是汉语音韵史上的一次革新,是中国古代音韵研究从研究综合的读音转向研究实际的口语语音的里程碑,是北音系韵书的创始著作。卢以伟《词助》是中国古代研究虚词用法最早的专书。该书搜集了语助词百余,除了使用“叹辞”、“疑辞”、“语辞”等陈绎曽《修辞鉴衡》。是一部搜集两宋有关修辞的资料汇编,包括宋人关于修辞理论、修辞方式、炼字锻句谋篇、诗文风格以及养气、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般简称《切韵指南》。成书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以宋朝等韵学《四声等子》为蓝本,列十六摄二十四图,比《四声等子》多了四图,即汉、宕两摄和曾、梗两摄各自分开,又把咸摄的严、凡两韵另立一图。又纵列23行以统括“三十六字母”一般术语外,首次采用了一些新的语法术语,这些术语后来不少被《马氏文通》所采用。诗才等众多方面的论述,对宋人在修辞上的研究作了一定程度上的概括总结。明《六书故》明戴彤著。共33卷,按事类编排,分为数、天文、地理、人、动物、植物、工事七类《洪武正韵》简称《正韵》,16卷,明代洪武时乐韶凤、宋濂等人奉召撰。此书文字义训,根据毛晃父子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分韵归字,平、上、去各22韵,入声10韵,共76韵参杂南方方音,为曲韵南派创作著作。《字汇》明梅膺祚著。属字典类。全书收33179个字,按笔画的多少,循序建立部首,从一画到十七画,列214部,在图格内标明部首在卷内的页码,先注音,后释义,查字方便。注音详明,释义较全面。《正字通》分十二卷《毛诗古音考》4卷,明陈第著。列《诗经》中的韵字400余条,以《诗经》为本证,其他古代韵语为旁证,对古音的研究,具有历史的观点,清代音韵学的兴起,次数为开先路。《韵略易通》明兰茂著,此书声韵系统与《中原音韵》大同小异,声母20,韵部20,声调分平、上、去、入四类,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10部,以入声配阳平。第一次标明云南官话的声母系统。《西儒耳目资》属明代等韵学,用罗马字注音供西洋人学习汉语。分“译引首谱”“列音韵谱”“列边正谱”三册,首次运用“西字”标注汉语音节,并进行音素分析,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清《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根据《说文解字》体例和宋以前群书所引的《说文解字》词句,校正其讹,再用古书所用字义,阐明《说文》的说解和一字多义的由来,创通条例,联系音韵和训诂,对汉字研究有很大的贡献。《音韵阐微》,全书十八卷式清朝组织编写的一部官韵,有李光地撰修,王兰生协助、徐元梦校阅,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开始编写,雍正四年(1726)年完稿,历时11年。编者应用等韵学理改进韵书体例,又取满文十二字头拼音方法以改良反切。韵目依据当时流行大的“平水韵”,各韵之字按“开、齐、合、撮”四呼和“三十六字母”排列。每字反切,有因无字的则另立变体。虽未尽改革除反切之弊,实为改革反切较完备之书,而且是研究近代读音演变的重要资料。《广雅疏证》清王念生著,分20卷。此书举例翔实,材料丰富,对《广雅》进行校勘整理,发掘了一批语言史料,对词源进行了探索,是中国语言史上的一部光辉著作。《语助辨略》清刘淇著,分5卷。是第一部关于虚词的专著,博采宋元以前经传子史及俗语中的虚词共476条,按四声排列,把虚词分为重言、省文、助语等30余类,使用正、反、通、借、互、转训6种方法加以解释。《经义述闻》分32卷,对经书在句读、讹字、衍文、脱简方面进行考辩,是一部专门研究群经的著作。《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著,18卷,又谏韵一卷。根据《说文解字》9000多字,有增附7000多字,从中分子形声声符1137多字,再依古韵归并为18部。变更《说文解字》体例,按古韵及形声声符排列,先就字形构造考明本义,次以古书中通用之义,分列为转注、假借、别义等,兼载声训、古韵。认为转注即属字义引申,与《说文解字》解释不同,而以声音、训诂想通之理阐明《说文解字》,甚为详密。潘耒《类音》。是一部大规模音学论著,全书共八卷。第一卷为“音论”,包括“声音元本论”“南北音论”“古今音论”“全分音论”“反切音论”等部分。第二卷为i“图说”,有“五十母图说”“平声转入图说”“二十四类图说”“一百四十七韵图说”“四呼图说”“等韵辨淆图说”等。第三卷是“切音”,包括平、上、去声个二十四类及入声十类等内容,表明他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