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李贺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和把握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3.比较《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表现手法的异同。学习目标解题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知人论世李贺(790~816):字长吉,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最后因抑郁而死,年仅27岁。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找出这场演奏会的演奏者、演奏的乐器、演奏的时间、演奏的地点。2.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并说说写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3.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这些听众听李凭演奏时有何反应?可选取你喜欢的一两个听众来谈论。想一想时间:高秋地点:中国(国都)演奏者:李凭演奏的乐器:箜篌2.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并说说写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昆山玉碎:唤起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写出了乐曲突起时的清脆激越凤凰叫: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和缓芙蓉泣露: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香兰笑: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3.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这些听众听李凭演奏时有何反应?可选取你喜欢的一两个听众来谈论。例:天空浮云——停步聆听天空流云为之停步聆听,湘妃素女为之愁啼哀思,至上紫皇为之扣动心弦,补天女娲为之忘乎所以,山中神妪为之折服求教,老鱼瘦蛟为之翻跃起舞,伐树吴刚为之通宵不眠,月宫玉兔为之如醉如痴。思考:李贺写这些听众被乐声吸引得如痴如醉的状态,其真正用意是什么?通过这些“听众”的反应突出主角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侧面烘托琵琶行·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瑟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相同点不同点李凭箜篌引琵琶行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是侧面烘托侧面烘托占绝大部分的篇幅。通过浮云驻足、江娥啼哭、素女哀愁、紫皇感动等这些“听众”的各种反应烘托了箜篌曲调的不同凡响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主要是正面描写段末也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从而侧面烘托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但总体上说侧面烘托的成分较少。提示默写诗中含有“响遏行云”之意的一句是:诗中点明弹琴地点的句子是:写箜篌声清脆激越的一句是:写箜篌声由哀怨走向欢快的一句是:诗中含有“女娲补天”之意的句子是:诗中含有“瓠巴鼓琴”之意的句子是:诗中含有“吴刚伐桂”之意的句子是:链接高考1.阅读下面一首绝句,回答以下问题。(2014年天津卷)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侧面烘托,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谢谢大家!